东莞立式覆膜机价格:长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长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0:30:55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之后,红军像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他们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四渡赤水,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人。随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这时,红军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随即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之后,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1935年5月下旬,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6月14日与先期到达懋功的红军第四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摆在党和红军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的战略方针。6月26日召开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红军应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造川陕甘苏区。7月上旬,红军连续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四川松潘地区的毛儿盖。8月上旬,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队,组成左、右路军经草地北上。8月下旬,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先后抵达阿坝和巴西地区。9月,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焘才率领左路军抵达阿坝地区。之后,他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央和右路军南下,甚至企图危害中央。中央发觉后,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右路军中的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转移,脱离险境,单独北上,并攻占天险腊子口。10月间,张国焘在卓木碉另立伪中央后,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分裂党和红军。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于10月19日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攻袭击,被迫退往西康的甘孜一带,并于1936年7月2日,在此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在朱德、贺龙、刘伯承的斗争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要求下,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同意与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于会师后改称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在我看来是一种“逃跑”。只不过是共产党的天下了,就叫“长征”在国民党看来我们就是“逃跑”。当然那些伟大的意义也是共产党方面的了,在国民党看来这次“逃跑”使国民党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消灭共产党,使之可以有机会发展壮大。只是站在哪边看问题的原因。

关于红军长征原因的三种观点
(1)红军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结果.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不能把敌人重兵"围剿"及其推行的堡垒政策作为第五次反"围剿"不能打破和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更不能把它视为具有"必然性''的中国革命"发展规律".因为:第一,从客观条件来说,从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到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只相隔半年时间,客观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敌人用于"围剿"中央苏区红军的兵力,第四,五次"围剿"中没有什么变化;而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却有明显的增强.而且在第五次反"围剿"初期,中央苏区的东线还出现了十九路军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的有利形势.第二,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把革命力量由城市转到农村,在农村长期积累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全国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这些根据地,既有遍布南方各省边区的,也有建立在北方的(如陕北,陕甘根据地).不能把红军主力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也看做是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否则,则无法解释长征后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支持,也无法解释抗日战争时期大江南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红军长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主要的不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举行长征,而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共产党内主观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从中国革命的特点看,红军长征顺乎当时国内变化了的形势,合乎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第二,从中原军阀混战后蒋介石集团对南方根据地和红军的态度看,他们决心剿灭红军,因此红军难以再在南方存在和发展;第三,九一八事变后,救亡图存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民族斗争的需要决定了党领导的南方红军必须实行战略大转移,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的抗日前线;第四,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来看,为了避免在不利时机与敌人决战,红军必须实行战略转移,以免在敌人进攻时使自己在军事上,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红军长征是继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第一次战略大转移后的又一次战略大转移,是从敌人力量比较大的南方农村转移到敌人力量相对较弱的北方农村,这是由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
(3)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二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三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之后,红军像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他们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四渡赤水,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人。随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这时,红军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随即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之后,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1935年5月下旬,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6月14日与先期到达懋功的红军第四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摆在党和红军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的战略方针。6月26日召开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红军应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造川陕甘苏区。7月上旬,红军连续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四川松潘地区的毛儿盖。8月上旬,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队,组成左、右路军经草地北上。8月下旬,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先后抵达阿坝和巴西地区。9月,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焘才率领左路军抵达阿坝地区。之后,他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央和右路军南下,甚至企图危害中央。中央发觉后,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右路军中的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转移,脱离险境,单独北上,并攻占天险腊子口。10月间,张国焘在卓木碉另立伪中央后,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分裂党和红军。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于10月19日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攻袭击,被迫退往西康的甘孜一带,并于1936年7月2日,在此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在朱德、贺龙、刘伯承的斗争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要求下,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同意与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于会师后改称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在我看来是一种“逃跑”。只不过是共产党的天下了,就叫“长征”在国民党看来我们就是“逃跑”。当然那些伟大的意义也是共产党方面的了,在国民党看来这次“逃跑”使国民党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消灭共产党,使之可以有机会发展壮大。只是站在哪边看问题的原因。

红军的长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

2.了解王明“左”倾思想形成对中共中央统治的原因及过程。

3.了解中央苏区红军第四、五次反“围剿”的简要过程并理解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

4.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重要经历地区的先后次序、识记其中的重要事件、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5.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对遵义会议内容及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纠正自身错误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具有创造力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2.在学习长征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培养学生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王明“左”倾错误、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红军长征。

2.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具准备

1.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2.红军长征路线图。

3.关于长征的影视资料片断,如反映遵义会议的影视资料。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于学生必须了解而又不是教学重点的内容,由教师系统地、扼要地讲述;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叙述,应注意语言的感染力。

2.谈话法:提问→回答→补充→总结。

3.讲解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构思

首先,教师应以“红军战略转移的背景及原因→长征的经过→长征的历史意义”的思路来处理教材内容,确定课堂结构,以便学生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对长征已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有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材主要是以中央红军的长征的历程来讲述的,教师对其余几支红军的长征应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之一,导入语例示

例示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中国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阶级阶层都有可能参加到反对日本侵华的民族革命斗争中来,中国民族革命的阵营不断扩大。因此,中国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出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不曾有的革命发展新形势。如何科学地估计这一形势,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头等任务。然而,这时的中共中央却处在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统治下,对革命形势做了错误的估计,执行了一条“左”倾路线,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巨大损失,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长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例示2: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红军为什么能够胜利地完成这个壮举呢?今天,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再次认识。

之二,情境式导入

〔教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资料或音频资料,从中选取可以用来设问的信息,根据这些(个)信息,向学生提示思考有启发性的一组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板书〕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谈红军长征的原因时,总要提到红军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我们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先来看一下进行“围剿”的一方,即蒋介石为欺骗全国舆论而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板书〕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教师讲述〕《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国民党积极筹划对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鄂、豫、皖、湘、赣五省“清剿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蒋介石正式抛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板书〕1.“攘外必先安内” 1932.6

〔教师提问〕蒋介石为何以“攘外必先安内”取代原先所提的不抵抗政策?

〔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对不抵抗政策强烈不满。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7竖写黑体字材料,回答蒋介石的“攘外”“安内”分别指什么。

〔学生回答〕“攘外”指反抗日本的侵略者,“安内”指镇压、剿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力量。

〔教师提问〕蒋介石认为这两者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安内”是第一位的,是前提,“攘外”是第二位的、次要的。

〔教师提问〕蒋介石认为“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试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蒋介石为何这样认为?

〔学生回答〕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与帝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广大工农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若学生不能顺利作答,教师可对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从表面上看,“安内”是为了“攘外”,“攘外”是最终目的。然而,从蒋介石害怕共产党甚于害怕日本侵略,不难看出,“安内”是实,“攘外”是虚。因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就是对内“围剿”红军,镇压人民革命,排斥国民党内的抗日民主力量,对外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退让的政策,它同不抵抗政策的目的和实质是一致的。

〔板书〕实质:对内“围剿”、对外投降

〔教师讲述〕1932年6月下旬,蒋介石在武汉成立“剿匪”总部并自任总司令,调集81个师63万人,发动对湘、鄂、豫、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932年7月至10月,国民党军以主力向鄂豫皖、湘鄂西两根据地进犯,以鄂豫皖为重点,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暂取守势。

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奋起反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由于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张国焘的指导失误和敌我力量悬殊,红军苦战两个月,未能扭转战局,被迫于1932年10月撤出鄂豫皖苏区,向陕南、川北地区转移。留下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吴焕先、徐海东的领导下,组成红25军,坚持游击战争。

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向湘鄂西根据地发起进攻。贺龙率红二军团自洪湖地区北上鄂中一带,多次击退敌军。但是,由于中共中央代表、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的“左”倾错误,使红军困在内线分兵把守,节节抵抗,完全陷入被动,不得不放弃湘鄂西根据地,向湘鄂川黔边境转移。

(注:这里较详细介绍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的反“围剿”情况,是为随后学生掌握红军长征路线图中所示红四方面军、二方面军、25军长征情况提供背景知识)

〔教师提问〕导致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有哪两个?

〔学生回答〕一是敌我力量悬殊,二是“左”倾错误。

〔教师提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呢?

〔学生回答〕“左”倾错误是主要原因。

〔教师讲述〕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反“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便集中50万兵力,以顾祝同为总司令,陈诚为前敌总指挥,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那时候,中共中央“左”倾错误居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对苏区党和军队的领导权,改做政府工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抵制了苏区中央局的错误指令,灵活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仍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教师提问〕中央革命根据地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周恩来、朱德等军队领导人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认识整个第四次反“围剿”的胜负问题。

〔学生回答〕学生甲:有胜有负 学生乙:取得了最终胜利

〔教师总结〕说胜也好,有胜有负也好,都是有道理的,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那就是“左”倾思想已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并在各根据地形成各方面的领导地位,第四次反“围剿”中的胜利是在红军领导人抵制“左”倾错误领导的情况下取得的。

〔板书〕2.第四次反“围剿”1933.2(中央)

〔教师过渡〕当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尤其在形成“左”的错误军事路线后,其危害便发展到极致,根据地斗争的失败也就到来了。

〔板书〕(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8第一小节小字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显示〕

1.形成王明“左”倾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临时党中央由上海迁至中央苏区的原因是什么?

3.临时党中央迁至中央苏区后,在哪一方面产生了最严重的危害?

〔学生回答〕1.王明“左”倾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

2.由于“左”倾思想对国统区革命斗争的错误指导,使革命力量遭受了惨重损失,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临时党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

3.临时党中央迁至苏区后,“左”倾路线在军事方面得到全面贯彻,形成了错误的军事路线,从而给苏区带来了最严重的危害。

〔教师过渡〕当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在中央苏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大力贯彻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加紧准备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经过充分准备后,蒋介石于1933年10月,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其中半数兵力用于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教师提问〕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在对战争的整体认识和进攻、防御三方面都犯了“左”倾错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最后一小节,指出他们在这三方面所犯错误的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在对战争的整体认识上,他们认为这是一次“谁战胜谁的决战”;在进攻中犯了冒险主义错误;在防御中犯了保守主义错误。

〔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还远没有到同反革命力量的决战时刻,革命还处于积蓄力量的发展时期。当时中央有10万红军,而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有50万,博古和李德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条件下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敌的正确作战方针,而是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根据地外敌人的坚固阵地,结果正中蒋介石与红军进行阵地战、拼消耗的下怀,因而屡战不胜。敌人向根据地推进后,他们又实行消极防御,主张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结果使本已受损的红军兵力更加分散,然而却要同优势的敌军进行阵地防御战。尽管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各个防御点仍被敌人分割击破,红军陷入被动境地,中央革命根据地一天天缩小。1934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红军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最终断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通过分析下列表格所示数据,同学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提请学生注意:课本上的100万,是包括进攻其他根据地的敌军在内的)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从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情况看,第五次反“围剿”是不是最严重的?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不是最严重的。这更好地说明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左”的错误指挥。

〔板书〕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其中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遵义会议。

〔板书〕三、红军长征(1934.10~1936.10)和遵义会议(1935.1)

〔教师讲述〕关于红军长征的原因,同学们抓住教材中“被迫”两字,自然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即反“围剿”失败,红军在根据地无法立足。而红军被迫长征,更深刻地反映了什么呢?

〔投影显示〕

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共仍没有找到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B.中共失去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严重失误

D.中共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C。

〔教师分析〕同学们用排除法可得到问题的答案,当然,也可以这样分析:“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反“围剿”的失利,而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左”倾路线,“左”倾路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教材P20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指出进行长征的有哪几支红军?

〔学生回答〕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主要看一看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历程,请大家“跳过”遵义会议的内容,整体把握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

〔投影显示〕(或以小黑板展示)

〔教师提问〕图中,①是湘江,②是乌江,请同学们指出③④⑤代表的河流。

〔学生回答〕③赤水,④金沙江,⑤大渡河。

〔教师提问〕请同学在图中标出夹金山、大草地的位置。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关于长征,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这样,我们就有了“左”倾思想在反“围剿”斗争及长征初期的三个表现,即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军事上的逃跑主义错误,使中央红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并始终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二,红军由被动变主动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而红军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则是在1935年5月巧渡金沙江后。

第三,教材没有明确给出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同学们只记“陕北”这个大的地点概念就行了,而不要以图中的“吴起镇”作为会师地点。(原因见“备课资料”)

〔板书〕中央红军:

两次会师:陕北 1935.10:中央、陕北 会宁:1936.10 一、二、四

〔教师过渡〕通过对长征历程的学习,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对遵义会议进行专门的学习。

(以录像或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会议的片断)

〔教师讲述〕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使红军在长征初期损失惨重,并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困境,这引起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要求改换领导。同时,由于毛泽东等领导人同错误军事路线的坚决斗争及耐心的说服工作,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对“左”倾错误思想有了清醒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等22人。会议揭发和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和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常委进行了分工,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板书〕内容:纠正……肯定……选举……取消

〔教师讲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遵义会议只是从军事、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由于当时紧迫的军事斗争形势,会议没有,也不可能从思想上根本清算“左”的错误,至于对“左”倾思想的彻底纠正,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到。

〔教师提问〕对于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统治这一点,同学们是容易理解的,那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呢?

〔学生回答〕学生甲:毛泽东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人军事指挥小组的一员。

一军团,和彭德怀

原因大家都讲过了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如果说长征就是"逃亡"也不对,刚开始可以说是很狼狈就如毛泽东说的叫化子打狗,暂且说是"逃亡"但后来不同了。是有目的的转移,是战略上的转移,如果打不过而要硬拿鸡蛋碰石头是很愚蠢的行为.长征在红军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估量,是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特别是长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超人的毅力.长征的作用也不可忽略长征起到保存、壮大队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对后来抗战胜利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