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市政公司: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0:45:13
不要西安事变的影响

周恩来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

周恩来

在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要 把 中 国 变 为 它 的 殖 民 地 的 严 重 形 势 下 , 以 张 学 良 将 军 为 首 的 国 民 党 东 北 军 和 以 杨 虎 城 将 军 为 首 的 国 民 党 第 十 七 路 军 , 受 红 军 和 人 民 抗 日 运 动 的 影 响 , 要 求 蒋 介 石 停 止 内 战 , 一 致 抗 日 , 被 蒋 介 石 拒 绝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十 二 日 , 张 、 杨 联 合 行 动 , 在 西 安 逮 捕 了 蒋 介 石 。 以 汪 精 卫 、 何 应 钦 为 首 的 亲 日 派 , 准 备 乘 机 发 动 大 规 模 内 战 , 除 掉 蒋 介 石 并 取 而 代 之 。 当 时 , 中 共 中 央 坚 持 了 反 对 新 的 内 战 、 和 平 解 决 西 安 事 变 、 逼 蒋 抗 日 的 方 针 , 并 派 周 恩 来 、 博 古 ( 秦 邦 宪 ) 、 叶 剑 英 同 志 为 代 表 去 西 安 。 经 过 周 恩 来 等 同 志 艰 苦 的 工 作 , 西 安 事 变 终 于 和 平 解 决 。 西 安 事 变 的 和 平 解 决 成 了 时 局 转 换 的 枢 纽 , 在 新 形 势 下 的 国 内 合 作 形 成 了 , 不 久 , 全 国 的 抗 日 战 争 发 动 了 。 这 三 份 电 报 是 在 谈 判 过 程 中 发 给 中 共 中 央 的 , 其 中 后 两 份 是 和 博 古 同 志 联 合 署 名 的 。

一 与 宋 子 文 谈 判 情 况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三 日 )

( 甲 ) 宋 子 文 、 宋 美 龄 、 蒋 鼎 文 〔 9 0 〕 昨 到 西 安 。 蒋 暗 示 宋 改 组 政 府 , 三 个 月 后 开 救 国 会 议 , 改 组 国 民 党 , 同 意 联 俄 联 共 。

( 乙 ) 今 日 我 及 张 〔 9 1 〕 、 杨 〔 9 2 〕 与 宋 谈 判 。 第 一 部 分 , 我 提 出 中 共 及 红 军 六 项 主 张 :

子 、 停 战 , 撤 兵 至 潼 关 外 。
丑 、 改 组 南 京 政 府 , 排 逐 亲 日 派 , 加 入 抗 日 分 子 。
寅 、 释 放 政 治 犯 , 保 障 民 主 权 利 。
卯 、 停 止 剿 共 , 联 合 红 军 抗 日 , 共 产 党 公 开 活 动 ( 红 军 保 存 独 立 组 织 领 导 。 在 召 开 民 主 国 会 前 , 苏 区 仍 旧 , 名 称 可 冠 抗 日 或 救 国 ) 。
辰 、 召 开 各 党 各 派 各 界 各 军 救 国 会 议 。
已 、 与 同 情 抗 日 国 家 合 作 。

以 上 六 项 要 蒋 接 受 并 保 证 实 行 。 中 共 、 红 军 赞 助 他 统 一 中 国 , 一 致 对 日 。 宋 个 人 同 意 , 承 认 转 达 蒋 。

第 二 部 分 , 宋 提 办 法 及 讨 论 情 况 :

子 、 宋 提 议 先 组 织 过 渡 政 府 , 三 个 月 后 再 改 造 成 抗 日 政 府 。 目 前 先 将 何 应 钦 、 张 群 、 张 嘉 璈 、 蒋 鼎 文 、 吴 鼎 昌 、 陈 绍 宽 〔 9 3 〕 赶 走 。 推 荐 孔 祥 熙 为 院 长 , 宋 子 文 为 副 院 长 兼 长 财 政 , 徐 新 六 或 颜 惠 庆 长 外 交 , 赵 戴 文 或 邵 力 子 ( 张 、 杨 推 荐 ) 长 内 政 , 严 重 〔 1 2 〕 或 胡 宗 南 长 军 政 , 陈 季 良 或 沈 鸿 烈 长 海 军 , 孙 科 或 曾 养 甫 长 铁 路 , 朱 家 骅 或 俞 飞 鹏 长 交 通 , 卢 作 孚 长 实 业 , 张 伯 苓 或 王 世 杰 长 教 育 。 我 们 推 宋 庆 龄 、 杜 重 远 、 沈 钧 儒 、 章 乃 器 〔 9 4 〕 等 入 行 政 院 。 宋 力 言 此 为 过 渡 政 府 , 三 个 月 后 抗 日 面 幕 揭 开后 , 再 彻 底 改 组 。 我 们 原 则 同 意 , 要 宋 负 责 ; 杜 、 沈 、 章 等 可 为 次 长 。
丑 、 宋 提 议 由 蒋 下 令 撤 兵 , 蒋 即 回 京 , 到 后 再 释 爱 国 七 领 袖 〔 9 5 〕 。 我 们 坚 持 中 央 军 先 撤 走 , 爱 国 领 袖 先 释 放 。 寅 、 我 们 提 议 在 这 过 渡 政 府 时 期 , 西 北 联 军 先 成 立 , 以 东 北 军 、 十 七 路 军 、 红 军 成 立 联 合 委 员 会 , 受 张 领 导 , 进 行 抗 日 准 备 , 实 行 训 练 补 充 , 由 南 京 负 责 接 济 。 宋 答 此 事 可 转 蒋 。 卯 、 在 蒋 同 意 上 述 办 法 下 , 我 们 与 蒋 直 接 讨 论 各 项 问 题( 即 前 述 六 项 ) 。 宋 答 可 先 见 宋 美 龄 ( 子 文 、 学 良 言 她 力 主 和 平 与 抗 日 ) 。 ( 丙 ) 如 你 们 同 意 这 些 原 则 , 我 即 以 全 权 与 蒋 谈 判 , 但 要 告 我 , 你 们 决 心 在 何 种 条 件 实 现 下 许 蒋 回 京 。 请 即 复 。

二 与 宋 子 文 、 宋 美 龄 谈 判 结 果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五 日 )
( 甲 ) 与 宋 子 文 、 宋 美 龄 谈 判 结 果 。

子 、 孔 、 宋 组 行 政 院 , 宋 负 绝 对 责 任 保 证 组 织 满 人 意 政 府 , 肃 清 亲 日 派 。
丑 、 撤 兵 及 调 胡 宗 南 等 中 央 军 离 西 北 , 两 宋 负 绝 对 责 任 。 蒋 鼎 文 已 携 蒋 手 令 停 战 撤 兵 ( 现 前 线 已 退 ) 。
寅 、 蒋 允 许 归 后 释 放 爱 国 领 袖 , 我 们 可 先 发 表 , 宋 负 责 释 放 。
卯 、 目 前 苏 维 埃 、 红 军 仍 旧 。 两 宋 担 保 蒋 确 停 止 剿 共 , 并 可 经 张 手 接 济 ( 宋 担 保 我 与 张 商 定 多 少 即 给 多 少 ) 。 三 个 月 后 抗 战 发 动 , 红 军 再 改 番 号 , 统 一 指 挥 , 联 合 行 动 。
辰 、 宋 表 示 不 开 国 民 代 表 大 会 , 先 开 国 民 党 会 , 开 放 政 权 , 然 后 再 召 集 各 党 各 派 救 国 会 议 。 蒋 表 示 三 个 月 后 改 组 国 民 党 。
巳 、 宋 答 应 一 切 政 治 犯 分 批 释 放 , 与 孙 夫 人 商 办 法 。
午 、 抗 战 发 动 , 共 产 党 公 开 。
未 、 外 交 政 策 : 联 俄 , 与 英 、 美 、 法 联 络 。
申 、 蒋 回 后 发 表 通 电 自 责 , 辞 行 政 院 长 。
酉 、 宋 表 示 要 我 们 为 他 抗 日 反 亲 日 派 后 盾 , 并 派 专 人 驻 沪与 他 秘 密 接 洽 。

( 乙 ) 蒋 已 病 , 我 见 蒋 , 他 表 示 :
子 、 停 止 剿 共 , 联 红 抗 日 , 统 一 中 国 , 受 他 指 挥 。
丑 、 由 宋 、 宋 、 张 全 权 代 表 他 与 我 解 决 一 切 ( 所 谈 如 前 ) 。 寅 、 他 回 南 京 后 , 我 可 直 接 去 谈 判 。

( 丙 ) 宋 坚 请 我 们 信 任 他 , 他 愿 负 全 责 去 进 行 上 述 各 项 , 要 蒋 、 宋 今 日 即 走 。 张 亦 同 意 并 愿 亲 身 送 蒋 走 。 杨 及 我 们 对 条 件 同 意 。 我 们 只 认 为 在 走 前 还 须 有 一 政 治 文 件 表 示 , 并 不 同 意 蒋 今 天 走 、 张 去 。 但 通 知 未 到 张 已 亲 送 蒋 、 宋 、 宋 飞 往 洛 阳 。

( 丁 ) 估 计 此 事 , 蒋 在 此 表 示 确 有 转 机 , 委 托 子 文 确 具 诚 意 , 子 文 确 有 抗 日 决 心 与 改 院 布 置 。 故 蒋 走 张 去 虽 有 缺 憾 , 但 大 体 是 转 好 的 。

( 戊 ) 现 在 军 事 布 置 仍 旧 , 并 加 紧 戒 备 。 ( 蒋 临 行 时 对 张 、 杨 说 : 今 天 以 前 发 生 内 战 , 你 们 负 责 ; 今 天 以 后 发 生 内 战 , 我 负 责 。 今 后 我 绝 不 剿 共 。 我 有 错 , 我 承 认 ; 你 们 有 错 , 你 们 亦 须 承 认 。 )

三 关 于 西 安 事 变 和 平 解 决 后 的 局 势 和 我 们 的 方 针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九 日 )

我 们 以 下 的 意 见 供 你 们 参 考 :

一 、 西 安 事 变 之 和 平 解 决 , 意 味 着 中 国 的 政 治 生 活 走 入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的 开 端 。 就 是 :
子 、 进 攻 红 军 战 斗 走 向 停 止 ;
丑 、 对 外 退 让 政 策 将 告 终 结 ;
寅 、 国 内 统 一 战 线 初 步 局 面 的 形 成 ;
卯 、 陕 甘 两 省 变 成 抗 日 根 据 地 之 现 实 的 可 能 性 。

二 、 西 安 事 变 及 其 和 平 解 决 , 指 示 着 阶 级 力 量 之 分 化 及 重 新 结 合 , 特 别 是 资 产 阶 级 营 垒 之 决 定 性 的 分 化 过 程 , 其 意 义 就 在 推 动 和 加 速 了 资 产 阶 级 营 垒 中 左 派 之 集 中 , 打 击 了 中 间 道 路 之 思 想 。 然 而 分 化 过 程 没 有 终 结 , 大 致 的 情 况 仍 然 存 在 着 三 个 营 垒 : 抗 日 、 降 日 、 中 间 。 新 的 变 动 就 在 :
子 、 抗 日 力 量 的 增 强 与 合 法 化 ( 至 少 部 分 地 ) ;
丑 、 亲 日 派 遭 受 一 致 命 打 击 ;
寅 、 中 间 派 开 始 接 近 于 左 派 ( 虽 然 依 旧 不 免 动 摇 地 缓 慢 地 , 即 保 存 中 间 之 基 础 ) 。 方 针 : 打 击 亲 日 派 , 巩 固 以 西 北 为 中 心 之 左 派 , 影 响 与 吸 收 中 派 。

三 、 孔 、 宋 政 府 是 一 个 过 渡 的 政 府 。 这 个 政 府 在 目 前 基 本 问 题 — — 对 日 问 题 上 将 采 取 较 强 硬 的 态 度 , 在 民 主 问 题 上 或 许 可 有 一 小 步 之 前 进 , 但 显 然 在 许 多 方 面 仍 然 会 继 续 着 旧 的路 线 。 我 们 对 孔 、 宋 政 府 , 应 当 以 过 渡 政 府 看 待 , 即 是 : 推 动 与 赞 助 其 抗 日 倾 向 , 争 取 逐 步 的 即 使 不 大 的 民 主 改 革 , 同 时 丝 毫 不 放 松 对 他 的 批 评 。 如 一 切 过 渡 政 府 一 样 , 有 着 必 然 的 摇 摆 与 不 同 可 能 的 前 途 , 我 们 应 与 他 每 一 个 摇 摆 斗 争 , 而 争 取 他 过 渡 到 抗 日 政 府 。

四 、 在 这 个 情 况 下 召 集 抗 日 救 国 会 议 的 运 动 , 在 发 动 、 觉 醒 、 组 织 群 众 及 推 动 时 局 的 进 展 上 , 均 具 有 重 大 之 意 义 。 应 该 把 要 求 南 京 召 集 和 平 会 议 和 人 民 的 促 进 运 动 联 结 起 来 。 但 会议 召 集 的 时 期 及 胜 利 的 保 证 , 依 靠 于 促 进 运 动 之 开 展 , 这 是 局 势 开 展 之 一 个 重 要 的 环 节 , 加 强 抗 日 统 一 战 线 的 群 众 性 的 关 键 。

五 、 局 势 开 展 之 另 一 个 中 心 环 节 是 巩 固 西 北 , 将 西 北 变 成 抗 日 根 据 地 和 统 一 战 线 的 模 范 地 区 的 可 能 性 变 为 现 实 性 。 这 需 要 :
子 、 规 定 和 实 现 三 方 面 共 同 合 作 的 纲 领 和 西 北 的 军 事 计 划 ;
丑 、 张 、 杨 两 部 之 巩 固 与 改 造 , 红 军 的 休 整 与 在 新 的 基 础 上 之 正 规 化 , 以 及 三 方 面 的 休 戚 相 关 的 互 相 尊 重 的 合 作 和 互 助 ;
寅 、 群 众 运 动 之 开 展 和 发 动 ,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地 方 政 权 之 民 主 化 与 改 造 ;
卯 、 宁 、 青 、 甘 西 之 解 决 回 民 问 题 。

六 、 坚 持 全 国 团 结 一 致 抗 日 的 组 织 者 与 发 动 者 的 立 场 : 一 方 面 , 在 抗 日 与 打 击 亲 日 分 子 的 基 础 上 , 和 南 京 左 派 合 作 , 吸 取 中 间 派 到 我 们 方 面 来 ; 另 一 方 面 , 结 合 南 京 之 外 的 各 派 , 以 西 北 为 中 心 , 以 抗 日 为 目 的 和 条 件 , 为 推 动 南 京 向 左 之 力 量 。 七 、 转 变 党 的 全 部 工 作 , 使 之 适 合 于 新 的 环 境 , 成 为 全 国 政 治 生 活 中 的 主 导 者 。
子 、 恢 复 在 大 城 市 , 首 先 在 工 人 阶 级 中 的 党 的 工 作 。
丑 、 改 变 各 地 零 散 的 游 击 队 为 农 民 自 卫 武 装 , 并 成 为 农 民 运 动 之 策 源 地 。
寅 、 迁 移 中 央 至 便 于 领 导 全 国 政 治 生 活 之 地 区 。
卯 、 教 育 与 重 新 教 育 干 部 。

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了谈判。南京政府当局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是希望和平解决事变的态度后,22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及妻弟宋子文亲赴西安商谈。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与南京方面的谈判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压力下,蒋介石也不得不认识到内战没有前途,抗战才是必由之路,终于表示同意谈判条件,“以人格担保”口头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终于准备转向抗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素的综合压力下,蒋介石也不得不认识到内战没有前途,抗战才是必由之路,终

起到调解和过渡作用,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