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数量单位有哪些:乙肝如何防传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5:51:32
我一朋友是乙肝,有时和我一起吃住,但我已注射过甲、乙肝疫苗,被传染的机率有多大?是不是注射过疫苗后,就不会被传染了?
注射乙肝疫苗后,真的可以做到终身免疫吗?即使与乙肝携带者亲密接触? 要不要隔两年再打一针疫苗?

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果从原理上分析,应该说是有传染的可能性的,但从现实上讲,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我们经常见到夫妻双方其中一人患乙肝,另一方却终生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传染,除了必须有患者作为传染源以外,还必须有容易感染的人群以及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传染途径。一般的健康成年人都有比较完善的免疫系统和完整的皮肤粘膜屏障,病毒一般很难侵入,即使病毒突破了重重防线,进入了健康人的体内,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的把病毒消灭掉。临床统计表明,成年人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率高达95%。所以说成年人对乙肝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即使受到感染也很容易痊愈。
如果家人或同事患了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完全不必精神紧张或大惊小怪,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达到抗病毒和保护机体的目的。
至于经消化道能否传染乙肝,一般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消化道的粘膜也能构成一道屏障,胃酸,小肠液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乙肝病毒要想通过消化道传染他人也是很困难的。有专家分析经过消化道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只有1%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1)经血传播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
(2)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3)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其中口对口传染可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能检查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为什么乙肝病人发作期传染性最强?因为发作期的病人,血液中HBV复制(繁殖)明显,血清学指标表现为ALT明显异常,病毒学指标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其中HBeAg最具传染性,如HBeAg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或HBeAg阳性的血液不慎污染了健康人破损的皮肤,HBV即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热退后厌食、恶心、呕吐、尿色加深、ALT升高等。

HBV通过哪些途径进入血液中呢?

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上述这么多的传播途径,我们如何来预防呢?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