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的输出是什么:寻《第五乐事》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01:21:49
麻烦打在上面

少年纯净抗争的叙说——解读朱昊《第五乐事》

  2006年海南文坛第一“震”,应该是海南出了个少年作家。他的名字叫朱昊,他的长篇小说叫《第五乐事》。

  按照朱昊自己在书中的介绍,他出生在江苏扬州,长在山东济南,小学时由于父母均调海南工作,就读于海南海口,初中在上海上学,2004年16岁时,凭着其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成绩,考取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赴新加坡留学读高中。正应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这句话,2005年1月,朱昊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征文竞赛中成为全球6位获奖者之一,为父母亲赢得了免费去新加坡旅游的机会。2005年4月,由朱昊作为主办队员的新加坡华侨中学辩论队,力克20支劲敌,获得了新加坡全国辩论大赛冠军。朱昊本人,还以其机智、犀利和严谨的辩风,四次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自古英雄出少年。朱昊,也许就是一位不凡的少年才子。从他的《第五乐事》中可以看出,年仅17岁的朱昊,与其他许多同龄少年不同。他,堪称典型的现代少年,网络高手,时尚先锋,个性十足,锋芒毕露。而我们现在的许多父母亲,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乖乖仔或者乖乖女,小年轻本该有的独特个性或锋芒,不是被父母驯服,就是被高考压力拖垮,少有个性,更别说锋芒。

  朱昊在自己的书中宣称,人生有五大乐事:网游、K歌、拍大头贴、篮球、谈恋爱。所谓“第五乐事”,当然就是谈恋爱。看看,少有这样直言不讳的少年吧?朱昊还在书中序言里再次直言不讳地说了,他就是“想和你探讨一下关于中学生或小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早恋’现象”。他说,“很多家长,包括我的家长都告诫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要早恋不要早恋,早恋会影响学习,早恋这不好那不好的。可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而刻意不去喜欢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也就不是人了,更不是妖。他是人妖。‘喜欢’和‘爱’这两个东西,程度上都一样,都是人的本能,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特性。”“早恋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这是一个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是个成长的过程,是个美好的过程,是个甜蜜的过程。哪个家长敢拍着自己的胸脯对天发誓,我上学的时候从来没对异性有过好感?”话直白地说到这种份上,再“大”的大人,也都狡辩不出个所以然了。因而,再看朱昊的《第五乐事》,那当然就是一些美好过程、甜蜜过程的回忆了,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学习,更少不了成长和思索。而这,对于一个像朱昊一样17岁就写出这本书的少年作家来说,显然是不容易的。

  书中一系列的男女生,如林锦强、田英龙、雨多、吴雁冰……等等,都是活灵活现的人物与性格,小说笔法非常的生动跳荡,把学校生活、城市节奏、网络影响揭示得淋漓尽致。同时对学生家长组成的社会关系,也有视角独到的描摹。整个故事弥漫作者和同学的影子,少年时代淡淡的恋情,也是一个永久的记忆。

  如今,一提到少年作家,人们想到的不外乎就是韩寒,而从网络写作起始,最终出了名的,也不外乎就是郭敬明、蒋峰、李傻傻、春树、胡坚、张悦然等人。这似乎都与海南无关。可是,朱昊的出现,让海南文坛有了一个变数,一个例外,也许,他就将从海南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给人们带来更多“乐事”。我这样说应该有道理,毕竟朱昊的首部长篇小说就被中国鼎鼎大名的作家出版社相中,被编入其最新品牌丛书“美少年丛书”出版,自然是由于朱昊的文字功力,已经在2005年1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举行的那次征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了。《第五乐事》读起来生动有趣,新意迭出,寄予厚望,理所当然。

  《第五乐事》,朱昊著,作家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

  狗年之初,友人送我一部留学新加坡的少年朱昊的长篇小说《第五乐事》(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在五指山下的寂静入骨书斋里,在丝毫没有冷意只有凉爽的南中国海岛的南部,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仿佛听到少年朱昊本真的、纯净的叙说,这个少年平静的不急不慢的文字将我引进当代少年的生活。当书房的窗户里闪烁出满天繁星,我开始进食合并的午餐和晚餐时,知道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阅读了这部15万字的小说。

  少年朱昊的《第五乐事》将我引入一个十分生疏的天地,他在我面前刻画出一幕幕中学生的生活画面,讲述了他们的情感纠葛和他们的理想追求、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行为准则。掩卷长思之后,觉得小说并没有传奇的故事,也没有多少令人忘怀的细节,文字还嫌稚嫩。但是,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一口气将它阅读完毕,掩卷之后还长思不止?数天之后,我豁然顿悟,那种本真的、纯净的叙说里透溢着一代少年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纯洁爱情的真挚向往,饱含着少年本真的抗争,令人禁抑不住地进行文本以外的深刻思考。

  一部成功的小说必然真实地反映它所描述的时代的生活主流、文化主流、精神主流,蕴含着大量的当代的生活、文化、精神信息,张扬着一种时代的批判精神。在《第五乐事》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对当代许多现象的批判和抗争,尤其是对社会、家长对他们自由追求的霸道,对他们纯净爱情向往的压制的反抗。

  在《第五乐事》中,林锦强的父母为儿子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好的学校,作者在小说中用少年林锦强和父亲的对话表露了伪装的专制,少年对这种家长专制的反抗,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解读出作者的本来意愿:

  林父拿出做总结性发言的架式说:“我们觉得你在康德可能比在秦明更合适,秦明的学生素质、学风、升学率都是很高的,但是他们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很多学生为了学习,透支健康,少白头已成为那个学校的普遍现象。而康德虽然是新学校,但是那里的硬件环境属于全市一流,我觉得学习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康德学生的家境普遍较好,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你在康德不会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和你妈妈一致认为康德应该更适合你。所以我们就把你的志愿给改成康德高中啦。”林父尽量把自己的理由讲得通俗易懂一些。“好,很好。可你们怎么知道哪个学校更适合我?你是我吗?”林锦强把压抑在心里头的愤怒,一个字比一个字快,一个字比一个字重地喷了出来,爆发了。“我们正是希望你能在康德培养自己全方面的能力,这样以后才能成为我们家的继承人啊!”林父这样的回答在逻辑性上似乎牵强了点。锦强只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睛红红的,愤怒得像狮子。

  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林父的身上看到他对子女寄予的带有强烈功利思想的厚望,以及在这种厚望驱使下对子女意见的压制;我们还可以从林锦强身上看到他对家长对自己自由压制的抗争和无奈,这又恰恰是一代家长和一代孩子的缩影。

  这种压抑和被压抑的抗争,只有这些被压抑的少年才可以表露出来,任何一个成年作家都是很难将这种被压抑和强烈的抗争描述出来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少年的生命体验。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弥漫在充满功利和为功利而拼命的空气中,必然渴望自由和洒脱。而朱昊的《第五乐事》恰恰就是这种压制和被压制的抗争。

  校园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就像浩瀚大海里的一个海湾;青少年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就像万里长征中的一段路途。朱昊和学生作者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必然要走向成熟,必然要丰富生活,也必然要把写作的视野扩大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才气和运气可能继续相伴,也可能远离,这就由他们的宇宙观、创作思维、生活和写作方式决定了,还要看他们能不能尽可能地保持不迎合、不谄媚、无欲望的本真写作。

  帮您搜索了大部分的搜索网站都没有找到下载的地方,只能先给您提供几个能买到的地方吧
  估计得过一阵子才能够发到网上吧
  http://www.uobuy.com/browse/164674.aspx

  http://www.joyo.com/book/detail.asp?prodid=bkbk512909&uid=wusazsiwz2z1bbmknsggq7sum

  http://www.welan.com/1011377/

网络无原文,只有买或者买了后打字在这里了。

朱昊《第五乐事》是长篇小说,这里怎么打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