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65度价格及图片:高手进啦(有关佛教的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5:00:20
1.108数字与佛教的关系
2.为什么说龙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人们为何把中国文化称为龙文化?
3.佛的9大象征是什么?试议莲花与佛教的关系!
4.何谓世界三大宗教和中国四大宗教?谈谈学习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性.
5.试议与西方人忌讳数字"13"的习俗由来,尤其数字"13"与基督教的关系.
6.试论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色.

1、108和佛珠的关系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2、龙在上古时代,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龙的宗教意义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加强。但汉以后,龙又重新被注入了宗教的内容,龙也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

  龙的这一身份变化源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由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这个王子就是佛教里所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也称如来佛。佛教创立后,经西域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在传播过程中,为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国化,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神柢和巫术的吸收。佛经在传入中国时,也在概念和术语上尽量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

  在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这种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实际上,那迦的原型是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护卫者,按佛经的说法,佛降生后,那迦护卫在佛的左右,吐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洗浴,并在空中歌舞赞礼,散各种妙花。那迦的数目在佛经中说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说法,每位又有眷属千百。那迦可兴云布雨、决江开渎、致福却灾,居于海川沼渊之中,显然,佛教中的那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佛经转译为中文时,那迦顺理成章地被译为龙,而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对佛教中的龙也就慨然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了。

  在佛教中,龙是护法八部神抵中的第二位,神通广大,被称为“龙王”。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中国龙王及龙王传说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提供了素材。

  道教形成于东汉未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因而,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道教中的神仙也多以龙为脚力,道教的法术中有一种为“乘峤”,即乘坐神兽飞行于空中,与神仙往来,所乘的神兽有三种,即龙、虎和鹿,分别称为龙峤、虎峤和鹿峤。三种之中,以龙峤为最上,因为龙能上天入地,穿山潜水,能助修炼之人混杳冥而通大道。据道教经典所说,乘龙断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无论到何地,都会有神祗出迎。早期道教,尽管不否定龙的施云布雨的功能,但为龙所规定的基本职责是供得道仙人驭乘。那么,为何道教后来特别重视龙的施水功能,以致后来也出现了龙主这一“神”呢?这主要是因为早期道教与佛教曾有过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是双方争相拉拢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尽量附和民众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所以,当佛教关于龙王的内容日益渗入中国文化之中、产生社会影响后,道教也奋起直追,把道教中的龙也附会为王,而且后来居上,名目的繁多超过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龙王,东海敖广、南海敖闰、西海敖钦、北海敖顺;五方龙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此外尚有清净、大地、法海,日月、星宿、天宫、龙宫等各种名目的龙王数百位。上古原始宗教中的龙虽有神性,但并不占地一方,但道教的龙则均有守土之责,诸天有龙,四海有龙,五方有龙,三十八山有龙,二十四向有龙,渐至凡有水之处,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甚至井、泉之内,莫不有龙王驻在。

  由于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道教的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而且还可救火,当龙降临时,还可以在祈雨的同时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大有包打天下的气概。道教中龙的施雨也更有人情味和传奇色彩。《太平广记?》曾记有一位名叫释玄照的人在嵩山修炼讲法。听众中有三位须发皆白、相貌奇异的老者从无缺席,虚心听讲。一日,三老臾谒见玄照,称三人皆为龙,得闻大道,非常感激,无以为报,请玄照指使。于是玄照说:

  “今天下久旱,如能行云致雨,润万物而苏民困,功德非浅。”三老臾回称:“施雨不难,但天帝雨禁森严,擅自行雨,于系非小,恐有杀身之祸。不过有一方法可行,我等闻听少室山处士孙思邈德高望重,仁德无量,其所传《千金翼方》惠济万世,其名已录仙籍。如得孙处士一言相庇,定保我等安然。”于是将相庇之法告诉给玄照。玄照即赴少室山孙思邈处,请庇护三龙,使龙能召云致雨。孙思邈问以何法,玄照答以三龙降雨之后,即避于思邈居室后的池沼中隐蔽。如有异人拘拿三龙,请思邈劝谕释三龙之罪。孙思邈允诺。于是三龙行雨一昼夜,千里雨足。次日,玄照赴孙思邈处,二人对谈之际,忽见一骨状奇特之大汉径奔室后池沼,大声叱咤,须臾间便有三只水獭浮出池面,大汉以赤索将三獭捆定,准备离去。孙思递急趋前拦住大汉说:

  “三物之罪,死不足以赎,但擅自行雨是出于贫道之意,还望开释三物,并请上达天帝,恕三物之罪。”大汉听毕,即解开绳索而去。事后三龙赴孙思邈处,意有所酬,孙坚拒。三龙又向玄照致谢,再三为请。玄照不得已,遂请三龙作法将观前障路山峰移走。于是三龙作法,将山以雷霆击碎,观前豁然开朗,数里坦平。

  故事中的孙思邈为隋未唐初名医兼名士,有千金方传世,当时颇有名气,被道教牵扯入内,反映道教不仅能使龙致雨,还能救龙之命,龙与神仙的感遇富有人情味。孙思邈救龙故事不止一端,《酉阳杂俎》记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时天大旱,一名来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他结坛祈雨。七日后,池水缩数尺。池中之龙化为一老者至孙思邈处求救。孙说:“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将方予我,即可救你。”龙答称仙方天帝不准妄传,但事急已顾不了许多,遂将仙方奉上。孙思邈大喜,嘱龙不必忧虑。自此果然池水渐涨,甚至溢出池岸。胡僧祈雨不成,羞奎而死,这个故事中的孙思邈没有仁圣的色彩,颇有乘人之危、且不顾天下而念一已之私的意味,但表现了在龙问题上的佛、道之间的竞争。

  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一神兽而成神。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几乎无水无之。封建帝王也对龙神发生兴趣,唐代就有祭五龙之制,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封天下五龙神为王爵。明清两代帝王也有封龙为王之举。帝王的褒扬,抬高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本来在佛、道二教中,龙虽为神,但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因此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不供奉龙,龙但是宗教建筑的装饰,至多不过是佛、仙的坐骑,但在中国民间,龙却扬眉吐气,成为一种信仰最众、独立于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龙王庙林立,龙王庙与城隍庙、土地庙成为中国到处可见的祠字。

  3、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中国。佛教分北传、.南传两种。·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尽管世界各国的佛教,·因地域不同各具地方民族特色,但却拥有共同的佛的九大象征。

  1、塔
  梵语为SIupa,原为安置佛菩萨、祖师、高僧遗骨,作为供奉礼拜之用的一种坟墓建筑。,现在成了象征佛教的一种建筑物。究其根源,塔的建筑可以溯至佛陀。·,传说佛陀涅檠后,他的须、发、舍利子等均由国王大臣收取,开建塔供奉。据佛经记载,建造塔有三层意思,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并为后世佛教徒沿用。建造各种各样的塔,以珍藏大德高僧生身舍利或经卷等。久而久之,塔式建筑就成了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了。
  2、法轮
  法轮的梵语为Dharmacakra,,是佛教诸多象征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它也是佛陀所说教法的象征。所谓 “轮”,原本是古印度的战车,据说能席卷战场之敌,可见其威力之大。佛教取其摧破、圆满等义,象征佛陀教法所具有的窟义:(1)摧破众生之烦恼;(2)辗转不停,不滞于—人一处; (3)圆满无缺。因此,佛教称弘法为“转轮”,的象征,并且,在印度的国旗中至今保留着法轮图案。
  3、莲花
  莲花是佛教典型的象征0e物。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晶质,有香、净、柔软、可爱的四德,故佛教常以莲花来比喻法界的清净。又莲花妙香广布,令见闻者喜悦、吉详,:故,诸佛、菩萨大多以莲花为座。如西方极乐世界之王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都坐在宝莲花上;佛教密宗中,以莲花比喻人的肉团心,表示众生本来具足之心莲。经常观想莲花可使人清净光明,所以莲花历来受到佛教徒们的珍视。
  4、光相
  人们常常在佛、菩萨造像上看到一轮圆环形的美丽光环,这就是光相。它象征着佛、菩萨的智慧之光。据说这种神秘的光明可以遍照二切而无所障碍。光相——般分为头光和身光两种。头光是发自眉间的白毫光,头顶周围所发的圆光;而身兜则是全身周围放出的毫光。
  5、(读作“万”)
  是古印度表示吉祥、圆满、清静的符号,它也是人们最常见的佛教象征之一。印度教中以此象征湿婆神与毗湿奴神胸前的旋毛;在佛教中, 是佛陀的胸、手足、头发等处所显现的和,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6、念珠
  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持咒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之一,今 已昔遭成为佛教徒表示身份的标志。念珠因其颗粒数目不同,其意义也有所不同。如108颗念珠,即象征108种烦恼。一般信徒只用寸·八颗手珠,称罗汉珠。
  7、菩提树 ·
  传说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修撂佛道的。于是,菩提树就成下佛教关于“觉悟”、 ”成道”理想境界的象征。因此菩提树被佛教徒擞为圣树,至今许多寺庙仍种植这种树。
  8、曼陀罗
  足以佛陀跌坐金刚座、菩提座上觉悟为主题所绘画的 一种图案,用来表现大乘佛教“一·即—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一般意义亡的曼陀罗是“道场”的意思。但在密宗 当中,曼陀罗则有多种象征意义:佛觉悟的境界;观想的界;以图像绘出佛菩萨布列的情形,作为修行密法时观想的对象。
  9、六色旗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成道时,圣体曾放出红、黄 橙、白、蓝及五色混合色。基于这一佛教界普遍的型信仰,1952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合会第二次大会,决定 将六色旗作为今后世界佛教信仰的一大象征。

  4、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中国四大宗教儒、佛、回、基督教

  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

  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

  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讲夷夏之别,也有排斥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各教之间也常发生摩擦、论辩;个别时期皇权实行过强力毁教政策。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皇权能够容忍和支持各教的合法存在,中国的开明派最终总能战胜保守派而成为主流。中国的各教之间未曾发生大规模武力流血冲突,更没有西方宗教史上那样残酷的长期的宗教战争,只是在新疆边陲发生过伊斯兰教武力传教的事件,而这恰是未来得及接受中原贵和文化深厚熏陶的结果。儒佛道三教之间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在理论上关系日趋密切,最后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三教合流、三教归一的观念深入人心,普及于大众,成为习俗和风气,这是中国人信仰上的一大历史特点,在世界上找不到同类的事情。

  中国人对外来宗教的宽容还基于对以儒学为轴心的传统哲学和以敬天法祖为宗旨的正宗信仰充满自信,并用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宗教,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人吸收外来宗教的重要心理文化背景,没有这样一个背景,中国人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宗教,还有可能被外来宗教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吸收外来文化和同化外来文化同时并存,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不丧失中国文化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宗教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化的程度越高,它在中国的影响便越大。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犹太教这种独立性很强的外来宗教,在不知不觉中消弭于无形。

  宗教上的多样性和宽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目前中国社会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其他四大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国外传入而后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中国甚至把印度传入的佛教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不过是按照中国人的方式发展的,所以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5、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太。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

  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
  “13"这个数字被西方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不吉利的凶数,事事处处 ... 据说它源于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 ...
  1/4的西方人忌讳“13”,要是“13日”正赶上“星期五”被认为更不吉利。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13日”再加上“星期五”是最“险恶”的日子,其由来要追溯到远古。据传说,犹太教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休息日,称为安息日。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witch)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monster)是在夜会高潮时出现的撒旦(Satan)。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定,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 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和“星期五”。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尽管并非每个13日都赶上“星期五”。 其实,并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欧洲人就很喜欢13。不错,以色列曾被分成13部分,可救世主恰恰就是13日降临的。欧洲神秘的占卜术中有许多13,比如说,有13眼天泉、13座天门、信奉上帝的人希望得到13种神药。而在古埃及,在玛雅人(印第安民族群)的心目中,13象征着上帝的青睐。有人认为13不仅不晦气,而且会给人带来运气。第一位飞越大西洋的驾驶员林德伯格就是第13次飞越时获得成功的———前12次都以失败告终…… 长期以来,人们为克服迷信(superstition)、崇尚科学做了许多工作。例如,1791年,英国一家造船厂准备造一条大船,厂家特意选择“13”号开工,这一天正是“星期五”,而且这条船的名字也叫“星期五”,大船第一次下水航行的日子还是“星期五”。

  6、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 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eashe

六道题目需逐一回答
1: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只有全部灭除掉才能成佛,进入无忧的佛国净土。方法惟有出家修行。按照其说,佛性人皆有之,只是被世尘遮蔽不显,为贪、嗔、痴所惑而烦恼。戒除烦恼要持戒、入定、识慧,其中最关键是摆脱凡尘俗念的定法最难修。即将有分辨的执著心拉回到幼婴时本无烦恼的无分辨的原点,并使其永不二念,这样才能断伪存真,不生烦恼。为了收心入定,僧侣在诵经、坐禅时,以念珠代烦恼,以不停地拨转代戒除,以循环数数,使心专注一境真正入定。另外山门前多有108级台阶,也是为了使人踏灭烦恼而设。敲钟108次为得是警示世人不要为不明的苦恼所迷。

1、108和佛珠的关系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2、龙在上古时代,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龙的宗教意义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加强。但汉以后,龙又重新被注入了宗教的内容,龙也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

龙的这一身份变化源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由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这个王子就是佛教里所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也称如来佛。佛教创立后,经西域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在传播过程中,为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国化,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神柢和巫术的吸收。佛经在传入中国时,也在概念和术语上尽量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

在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这种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实际上,那迦的原型是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护卫者,按佛经的说法,佛降生后,那迦护卫在佛的左右,吐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洗浴,并在空中歌舞赞礼,散各种妙花。那迦的数目在佛经中说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说法,每位又有眷属千百。那迦可兴云布雨、决江开渎、致福却灾,居于海川沼渊之中,显然,佛教中的那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佛经转译为中文时,那迦顺理成章地被译为龙,而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对佛教中的龙也就慨然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了。

在佛教中,龙是护法八部神抵中的第二位,神通广大,被称为“龙王”。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中国龙王及龙王传说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提供了素材。

道教形成于东汉未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因而,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道教中的神仙也多以龙为脚力,道教的法术中有一种为“乘峤”,即乘坐神兽飞行于空中,与神仙往来,所乘的神兽有三种,即龙、虎和鹿,分别称为龙峤、虎峤和鹿峤。三种之中,以龙峤为最上,因为龙能上天入地,穿山潜水,能助修炼之人混杳冥而通大道。据道教经典所说,乘龙断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无论到何地,都会有神祗出迎。早期道教,尽管不否定龙的施云布雨的功能,但为龙所规定的基本职责是供得道仙人驭乘。那么,为何道教后来特别重视龙的施水功能,以致后来也出现了龙主这一“神”呢?这主要是因为早期道教与佛教曾有过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是双方争相拉拢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尽量附和民众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所以,当佛教关于龙王的内容日益渗入中国文化之中、产生社会影响后,道教也奋起直追,把道教中的龙也附会为王,而且后来居上,名目的繁多超过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龙王,东海敖广、南海敖闰、西海敖钦、北海敖顺;五方龙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此外尚有清净、大地、法海,日月、星宿、天宫、龙宫等各种名目的龙王数百位。上古原始宗教中的龙虽有神性,但并不占地一方,但道教的龙则均有守土之责,诸天有龙,四海有龙,五方有龙,三十八山有龙,二十四向有龙,渐至凡有水之处,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甚至井、泉之内,莫不有龙王驻在。

由于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道教的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而且还可救火,当龙降临时,还可以在祈雨的同时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大有包打天下的气概。道教中龙的施雨也更有人情味和传奇色彩。《太平广记?》曾记有一位名叫释玄照的人在嵩山修炼讲法。听众中有三位须发皆白、相貌奇异的老者从无缺席,虚心听讲。一日,三老臾谒见玄照,称三人皆为龙,得闻大道,非常感激,无以为报,请玄照指使。于是玄照说:

“今天下久旱,如能行云致雨,润万物而苏民困,功德非浅。”三老臾回称:“施雨不难,但天帝雨禁森严,擅自行雨,于系非小,恐有杀身之祸。不过有一方法可行,我等闻听少室山处士孙思邈德高望重,仁德无量,其所传《千金翼方》惠济万世,其名已录仙籍。如得孙处士一言相庇,定保我等安然。”于是将相庇之法告诉给玄照。玄照即赴少室山孙思邈处,请庇护三龙,使龙能召云致雨。孙思邈问以何法,玄照答以三龙降雨之后,即避于思邈居室后的池沼中隐蔽。如有异人拘拿三龙,请思邈劝谕释三龙之罪。孙思邈允诺。于是三龙行雨一昼夜,千里雨足。次日,玄照赴孙思邈处,二人对谈之际,忽见一骨状奇特之大汉径奔室后池沼,大声叱咤,须臾间便有三只水獭浮出池面,大汉以赤索将三獭捆定,准备离去。孙思递急趋前拦住大汉说:

“三物之罪,死不足以赎,但擅自行雨是出于贫道之意,还望开释三物,并请上达天帝,恕三物之罪。”大汉听毕,即解开绳索而去。事后三龙赴孙思邈处,意有所酬,孙坚拒。三龙又向玄照致谢,再三为请。玄照不得已,遂请三龙作法将观前障路山峰移走。于是三龙作法,将山以雷霆击碎,观前豁然开朗,数里坦平。

故事中的孙思邈为隋未唐初名医兼名士,有千金方传世,当时颇有名气,被道教牵扯入内,反映道教不仅能使龙致雨,还能救龙之命,龙与神仙的感遇富有人情味。孙思邈救龙故事不止一端,《酉阳杂俎》记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时天大旱,一名来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他结坛祈雨。七日后,池水缩数尺。池中之龙化为一老者至孙思邈处求救。孙说:“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将方予我,即可救你。”龙答称仙方天帝不准妄传,但事急已顾不了许多,遂将仙方奉上。孙思邈大喜,嘱龙不必忧虑。自此果然池水渐涨,甚至溢出池岸。胡僧祈雨不成,羞奎而死,这个故事中的孙思邈没有仁圣的色彩,颇有乘人之危、且不顾天下而念一已之私的意味,但表现了在龙问题上的佛、道之间的竞争。

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一神兽而成神。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几乎无水无之。封建帝王也对龙神发生兴趣,唐代就有祭五龙之制,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封天下五龙神为王爵。明清两代帝王也有封龙为王之举。帝王的褒扬,抬高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本来在佛、道二教中,龙虽为神,但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因此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不供奉龙,龙但是宗教建筑的装饰,至多不过是佛、仙的坐骑,但在中国民间,龙却扬眉吐气,成为一种信仰最众、独立于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龙王庙林立,龙王庙与城隍庙、土地庙成为中国到处可见的祠字。

3、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中国。佛教分北传、.南传两种。·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尽管世界各国的佛教,·因地域不同各具地方民族特色,但却拥有共同的佛的九大象征。

1、塔
梵语为SIupa,原为安置佛菩萨、祖师、高僧遗骨,作为供奉礼拜之用的一种坟墓建筑。,现在成了象征佛教的一种建筑物。究其根源,塔的建筑可以溯至佛陀。·,传说佛陀涅檠后,他的须、发、舍利子等均由国王大臣收取,开建塔供奉。据佛经记载,建造塔有三层意思,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并为后世佛教徒沿用。建造各种各样的塔,以珍藏大德高僧生身舍利或经卷等。久而久之,塔式建筑就成了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了。
2、法轮
法轮的梵语为Dharmacakra,,是佛教诸多象征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它也是佛陀所说教法的象征。所谓 “轮”,原本是古印度的战车,据说能席卷战场之敌,可见其威力之大。佛教取其摧破、圆满等义,象征佛陀教法所具有的窟义:(1)摧破众生之烦恼;(2)辗转不停,不滞于—人一处; (3)圆满无缺。因此,佛教称弘法为“转轮”,的象征,并且,在印度的国旗中至今保留着法轮图案。
3、莲花
莲花是佛教典型的象征0e物。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晶质,有香、净、柔软、可爱的四德,故佛教常以莲花来比喻法界的清净。又莲花妙香广布,令见闻者喜悦、吉详,:故,诸佛、菩萨大多以莲花为座。如西方极乐世界之王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都坐在宝莲花上;佛教密宗中,以莲花比喻人的肉团心,表示众生本来具足之心莲。经常观想莲花可使人清净光明,所以莲花历来受到佛教徒们的珍视。
4、光相
人们常常在佛、菩萨造像上看到一轮圆环形的美丽光环,这就是光相。它象征着佛、菩萨的智慧之光。据说这种神秘的光明可以遍照二切而无所障碍。光相——般分为头光和身光两种。头光是发自眉间的白毫光,头顶周围所发的圆光;而身兜则是全身周围放出的毫光。
5、(读作“万”)
是古印度表示吉祥、圆满、清静的符号,它也是人们最常见的佛教象征之一。印度教中以此象征湿婆神与毗湿奴神胸前的旋毛;在佛教中, 是佛陀的胸、手足、头发等处所显现的和,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6、念珠
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持咒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之一,今 已昔遭成为佛教徒表示身份的标志。念珠因其颗粒数目不同,其意义也有所不同。如108颗念珠,即象征108种烦恼。一般信徒只用寸·八颗手珠,称罗汉珠。
7、菩提树 ·
传说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修撂佛道的。于是,菩提树就成下佛教关于“觉悟”、 ”成道”理想境界的象征。因此菩提树被佛教徒擞为圣树,至今许多寺庙仍种植这种树。
8、曼陀罗
足以佛陀跌坐金刚座、菩提座上觉悟为主题所绘画的 一种图案,用来表现大乘佛教“一·即—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一般意义亡的曼陀罗是“道场”的意思。但在密宗 当中,曼陀罗则有多种象征意义:佛觉悟的境界;观想的界;以图像绘出佛菩萨布列的情形,作为修行密法时观想的对象。
9、六色旗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成道时,圣体曾放出红、黄 橙、白、蓝及五色混合色。基于这一佛教界普遍的型信仰,1952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合会第二次大会,决定 将六色旗作为今后世界佛教信仰的一大象征。

4、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中国四大宗教儒、佛、回、基督教

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

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

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讲夷夏之别,也有排斥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各教之间也常发生摩擦、论辩;个别时期皇权实行过强力毁教政策。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皇权能够容忍和支持各教的合法存在,中国的开明派最终总能战胜保守派而成为主流。中国的各教之间未曾发生大规模武力流血冲突,更没有西方宗教史上那样残酷的长期的宗教战争,只是在新疆边陲发生过伊斯兰教武力传教的事件,而这恰是未来得及接受中原贵和文化深厚熏陶的结果。儒佛道三教之间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在理论上关系日趋密切,最后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三教合流、三教归一的观念深入人心,普及于大众,成为习俗和风气,这是中国人信仰上的一大历史特点,在世界上找不到同类的事情。

中国人对外来宗教的宽容还基于对以儒学为轴心的传统哲学和以敬天法祖为宗旨的正宗信仰充满自信,并用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宗教,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人吸收外来宗教的重要心理文化背景,没有这样一个背景,中国人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宗教,还有可能被外来宗教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吸收外来文化和同化外来文化同时并存,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不丧失中国文化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宗教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化的程度越高,它在中国的影响便越大。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犹太教这种独立性很强的外来宗教,在不知不觉中消弭于无形。

宗教上的多样性和宽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目前中国社会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其他四大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国外传入而后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中国甚至把印度传入的佛教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不过是按照中国人的方式发展的,所以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5、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太。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

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
“13"这个数字被西方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不吉利的凶数,事事处处 ... 据说它源于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 ...
1/4的西方人忌讳“13”,要是“13日”正赶上“星期五”被认为更不吉利。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13日”再加上“星期五”是最“险恶”的日子,其由来要追溯到远古。据传说,犹太教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休息日,称为安息日。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witch)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monster)是在夜会高潮时出现的撒旦(Satan)。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定,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 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和“星期五”。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尽管并非每个13日都赶上“星期五”。 其实,并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欧洲人就很喜欢13。不错,以色列曾被分成13部分,可救世主恰恰就是13日降临的。欧洲神秘的占卜术中有许多13,比如说,有13眼天泉、13座天门、信奉上帝的人希望得到13种神药。而在古埃及,在玛雅人(印第安民族群)的心目中,13象征着上帝的青睐。有人认为13不仅不晦气,而且会给人带来运气。第一位飞越大西洋的驾驶员林德伯格就是第13次飞越时获得成功的———前12次都以失败告终…… 长期以来,人们为克服迷信(superstition)、崇尚科学做了许多工作。例如,1791年,英国一家造船厂准备造一条大船,厂家特意选择“13”号开工,这一天正是“星期五”,而且这条船的名字也叫“星期五”,大船第一次下水航行的日子还是“星期五”。

6、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 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