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2 对话选择:课文《有的人》的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5:27:31

很明白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比方毛主席,周总理,类风同志.虽然他们去世了,但还活在人们心中啊.
臧克家的东西都很直白的.

有的人活着,但他只是行尸走肉,对人民没一点好处。
有的人死了,但他的精神依旧鼓舞着人们。

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对比,教导孩子们向好人学习。

一。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它也是通过想象,把情感高度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不过这个焦点,不像惠特曼那样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上,而是集中在一句话上——“有的人”。而且每一节都重复两次,读者是不是感到重复甚至罗唆呢?这可以成为一个讨论的问题。应该说,读者根本就没有感到罗唆,因为同样是“有的人”,前一个和后一个,内涵是对立的,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同语对立”。作者把鲁迅那么丰富的精神集中在了一个焦点上,也就是和人民的关系上。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和敌人相对的。

二。每一节的意思
臧克家的这个同语对立很有特点,似乎是矛盾的悖论。这对矛盾是关于死和生的,在字面上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并不妨碍二者的自由转化: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自相矛盾的,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但是如果要把它改成合乎逻辑的话语,例如,“有的人活着,但因为他与人民为敌,所以他实际上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可是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所以他仍然活在人民心里,这样还像诗吗?一点诗意都没有了。情感和理智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这首诗来说,是在逻辑上的不同。从理性来说是自相矛盾的,但在表达情感方面却是十分强烈的:只要是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就是不朽的。

这个核心,这个焦点,是很生动的,但是如果光停留在这一点上,也可能很单调而且可能流于抽象。接着诗人还要完成两项任务,首先是把这个思绪在形象的可感性上延伸下去,让它有血有肉,形象更加丰满;其次是让这个形象更加明确地和鲁迅结合起来,因为关于死和活,只是一般的哲理,而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两处,让读者感到是歌颂鲁迅精神的。“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令人想到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则明显与鲁迅在《野草·题辞》中所说对应: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

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全诗构思非常严密,原因在于其中存在着双重对比,每一节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大都是均衡的对比(有分号为标志);而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又是一种逻辑的对比: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这里不但阐释了死了的人为什么还活着,而且提供了感性的形象(石头、野草)。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后面这一节的最后两行,并没有像前面那样,遵循对称的章法。“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显然不对称,但读起来,更觉顺畅。这是因为,统一固然能给人匀称的美感,但一味统一,又可能造成单调、呆板之感。在这里,臧克家有意打破读者的预期,以统一中变化的出奇制胜给读者以意外的惊喜

最后一节: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里的最后一个对比,不但形象比较顺畅,而且思想也比较鲜明。这首诗的思想倾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当时新中国成立才一个月,诗人宣传的是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首先是政治立场的选择,和“人民”站在一起,还是和“敌人”站在一起?其次是选择了人民立场的个人,应该是卑谦的,只有卑谦的人,无条件献身事业的人,才可能是伟大的;反过来说,如果一味追求个人的杰出或者伟大,则可能变成反动的敌人。这种思想是不是有点绝对和武断?与现今时代我们对人的理解是不是完全一致?可以讨论。是不是应该一概抹杀个人的追求?有个人的追求是不是一定就会走向反动?这也是可以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