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式变速器包括:写景抒情的唐诗宋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7:15:04
麻烦各位给10首

最好是名家的

有赏析更好~!谢谢~!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一、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表述题]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 是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答:
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山这种感情的。(不超过25字。)
答: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表述题]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3. 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答: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答: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表述题]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表述题]
1.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
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
答:
2.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
答:
3.这首诗从哪两方面引发出感情的渐次变化的?
答: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述题]
1. 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 送别 ,表达了 的感情。
2.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其中 联是虚景, 联是实景。
3.颈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 ,“大荒” 是指诗中的 。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表述题]
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 。
2.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传统的写法。
答:
3.试分析“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的高妙之处。
答:

田 家 欧刚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表述题]
1. 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个四字句去概括,分别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答:
3.这首诗第 句和第 句动静相应,第 句和
第 句互为映衬。
竹枝词(其儿)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烧畲(sh6):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
[表述题]
1.诗歌的—、二句写景,第一句的“层层”写出桃花的 ,
第二句的“云间”写出大山的 。
2.诗歌的三、四句写人,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银钏金议”指代 ,“长刀短笠”指代 。这样从服饰
打扮上描写,突山了
3.透过对山民的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沾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句序是倒置的,请写出正常的句序答:
2. 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
表达了作者的 的心境。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答案
一、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表述题]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行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惬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迷 。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答:移步换景和闻声想景
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游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游山这种感情的。(不超过25字。)
答:鲁山虽然高大、幽静然而富有生气,充满野趣。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表述题]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雄奇伟丽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清丽幽远 。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指金人南侵带来的国仇家恨
3.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答:虚写 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意愿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答:李白所处的盛世无处可寻,表达对国家倾颓局面无法挽回的深沉感慨。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表述题]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胜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掬”、“弄”有珍惜、赏玩的意味,“舀”字动作过强,“闻”字不及“弄”字体现出的亲近、喜悦之情,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
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表述题]
1.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
答:“惊”字表明作者身在异乡,四处奔波因而对景物变化十分敏感。“惊”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时才能回家乡”的感慨。
2.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
答: 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
3.这首诗从哪两方面引发出感情的渐次变化的?
答: 一是春天的到来引发思乡之情,二是朋友的诗作加浓这种感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述题]
1. 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故乡水送别诗人自己表达了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
2.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其中颔 联是虚景,颈联是实景。
3.颈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 荆门 ,“大荒” 是指诗中的 楚国 。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表述题]
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 春末 。
2.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传统的写法。
答: 起兴
3.试分析“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的高妙之处。
答: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

田 家 欧刚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表述题]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个四字句去概括,分别是绿满平川 春祭笑语 雨歇鸠鸣 初日繁花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答: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3.这首诗第 — 句和第 二 句动静相应, “春雨歇” 和 “杏花繁” 互为映衬。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烧畲(sh6):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

[表述题]

1.诗歌的—、二句写景,第一句的“层层”写出桃花的繁茂 ,第二句的“云间”写出大山的 高峻。

2.诗歌的三、四句写人,这里运用了借代 的修辞方法,

“银钏金议”指代 女子 ,“长刀短笠”指代 男子 。这样从服饰打扮上描写,突出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3.透过对山民的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这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沾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句序是倒置的,请写出正常的句序。
答:“浣女归喧竹,渔舟下莲动”
2、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幽美、明净爽洁表达了作者的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志趣。 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