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水世界人造纤维:关于“超级女声”大家有什么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15:10:48

哗众取宠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都,我认为主办这样的活动,媒体只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可是他们却误导了下一代(价值取向)!

一群混蛋!

湖南卫视该自我审视一下了,长此下去台将不台 人将不人 ,收视率事小,对人影响事大!!!

太吵,太浮,太无聊.

我对“超女”的一些看法(摘自我的音乐作业^_^)
湖南卫视在暑期推出的一款“超级女生”,赢得了无数歌迷的好评。一时间“玉米”、“荔枝”充斥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旁必毁之。”,在“超女”秀遍京城时,不少人也唱出了反调:什么“充满娱性与商业气氛的节目迷失了音乐本身的内涵。”、“‘超女’体现了国民精神素质的整体低下。”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天,我尝试着去客观评价“超级女生”,并透过“超级女生”的现象,寻找本质。
“超级女生”作为一款娱性节目,本身就需要适应大众口味,而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相对精英文化的世俗。高雅的电视节目当然也有,但是观众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高雅的格调,“曲高和寡”便是这个道理。既然是要娱乐大众,那么达到娱乐的效果就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超女”是极为成功的。它最终的效果是:如果媒体哪天没有报道它,那便是媒体的失职;如果有人不知道李宇春、周笔畅是谁,那便要遭到旁人的嘲讽。在各大媒体上,关于超女的报道不断提前版数、扩充版面。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超女”毋庸置疑的影响力。
“超女”采用的让大众参与的方式(海选)开创了中国娱性节目的一条先河。于是很自然,大众对它便有了很高的热情。换而言之,大众也需要参与、认同,或者说是要拥有决策的权利。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仅作为一个看客,只拥有欣赏的权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社会需要能愉悦大众的“明星”。就如同竞选一样,由大众选出的“明星”拥有足够的号召力。每个人选择的理由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它的本质却是一样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的行为反应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期望寄托在了自己喜欢的选手身上。而对于选手,也许他们的动机很单纯,只是想展示自己;或者很复杂,是想一夜走红,填满腰包。但他们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己的阅历。
红极一时,又能否长久?几年前风光占尽的F4组合,现在还有那么高的人气么?所谓的流行,只有时间能证明它的价值。也许再过几年,人们就会厌倦这样的选秀活动。这样的活动除了娱性还是娱性,可以说它是残酷的,对于做着明星梦的年轻人来说,没有良好的心理引导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但是仍然不可否认它的价值,是它让大众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发现了自己的热情。从这一点思考,它又何尝不好呢?
一个社会现象,之所以会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换言之,它是有市场的(只是这种市场不见得长久罢了)。这并不是媒体导向低俗与否的问题,而是大众文化背后显现出的问题。毕竟,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毕竟,现在的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

非常不错的娱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