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莱利中尉:为什么戏剧叫梨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22:38:22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梨园”的来历在清乾隆时的进士孙星衍与嘉庆九年(1804年)所撰写的《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载;“……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指玄宗)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树,因名曰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现代人李尤白撰写的《梨园考论》中,考证了梨园的来历。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果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有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孙大娘等人都担任过乐营将的职务。他们不仅是才艺极高的著名艺人,又是诲人不倦的导师。诗人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咏叹公孙大娘的舞姿豪迈奔放,“如羿社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并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过,有一位书法家名张旭,自从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唐玄宗李隆基依靠这些杰出的创作人员和导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 唐玄宗时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一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就产生在唐代这块沃土之中。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还设有舞部,他又分为文舞和健舞。像这样庞大的编剧,男女兼有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出现在一千多年前,不能不说是世界罕见的。

梨园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由于时间久远,现已找不出一确切的地址。有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市东的临潼县骊山秀岭峡;有的人认为,在今西安市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的宜苑地址近旁的春临村一带,,这里植梨树百株;有的人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有的人认为在“禁苑”之中或近旁,今(西安迤逦之北,渭河以南一带);还有人为在今西安城北5华里许的未央区、大白羊村村西等等说法,但不管梨园在什么地方,他确实是培养和训练艺人的场所。 教坊是与梨园相近似的组织,以排演歌舞、百戏为主。唐高祖李渊时设教坊于禁内。由于唐代的经济繁荣,加上唐玄宗对音乐、舞蹈的喜好,豢养了乐工数万人,其规模就现在来看,也是相当庞大的,开元二年(714年)玄宗将原来隶属于太常寺的倡优中的音乐人才划出来,专门设立了“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左右教坊的责任不同,大致右多善舞者,左多善歌者。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过去泉州一带对戏班子也叫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

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又分为大梨园(成人班)和小梨园(孩儿班)。大梨园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省)曰上路,对自己则自称下南人。

解放后,经过发掘抢救,查明该剧种的剧目有一百多种,而有剧本或能口授演出的仅七十余种。梨园戏三个流派都有十八个基本剧目,叫做十八棚头(也叫棚内戏),但现在下南和小梨园只保留下十四个。常见剧目有《陈三五娘》、《李亚仙》、《胭脂记》、《苏秦还乡记》、《王魁负桂英》、《吕蒙正》、《朱文太平钱》、《刺桐舟》、《燕南飞》等。

梨园戏的行当沿用宋元南戏的旧制,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大梨园则多了老贴和二旦,一般不超过七人,又因角色少,通常要兼扮,所以只能演文戏。

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严谨的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如“举手到眉毛,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等。大、小梨园的表演只有粗犷与细腻之差异。因剧目都是文戏,所以武戏都用台词交代,作暗场处理(个别武打场面也独具一格)。

梨园戏的唱腔以南曲为主,三个流派各有其专用的曲牌和独特的风格。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读”,讲究“喜怒衰乐,吞吐浮沉”。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分与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