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视频:有谁知道楚汉文化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8:51:46
和他有关的一切都行

楚汉文化与地域经济的发展关系

  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各种生产能力,以及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和总和,统被人们划归“文化”之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和历史评估,成为学术界、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在交叉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学科,如生态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经济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但无论是广义或狭义上的文化活动,无不与经济基础、经济活动等社会基本因素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文化和经济这两大前提下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一定的文化形态,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会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道理一样,文化——即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东西,同样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铸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凝聚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在这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物质财富,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创造了各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楚汉文化亦然如些,且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

  一、楚汉文化的形成

  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它是由多种地域文化融汇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在它的内涵中融汇有三种主体文化:一是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二是以太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三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楚文化。从徐州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她正是这三种文化交流融汇的结合点,从而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一般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地理位置、历史演革以及二者相结合所形成的历史区位。
  徐州地处东海之滨,岱南淮北,黄河、济水洞穿全境,是人之初东夷部落的聚居地。由于东夷部族的南迁,在江汉之地蜷缩于山林与平原之间,长期与“三苗”土著人杂处。至周成王时,鬻熊之重孙熊绎始受封于楚蛮之地,“楚”这个正式的国名兼族名始载于史册,进而成为春秋一霸。按其扩张迁徙国都之先后,称为荆楚、陈楚、吴楚;按其所处方位,分为南楚、东楚、西楚等,从而正式称之为“楚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成就了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长达八百多年的立国历史中,他不仅改写了古中国的政治地理,而且以卓越的奋斗精神改写了古华厦的文化地理,其文明成就灿然于天地之间。徐州,正是楚人的起源与归宿。
  楚文化,因楚人、楚国而得名,是形成于周代的一种地域文化。她初成于江汉地区的苗蛮之地,是糅合了东方文化之末流和荆蛮文化之余绪的一种低等文化。在楚人那里,一切都是崭新的创造,就兴的楚文化成了一种高视点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形态。楚人放眼天下、励精图治的精神,形成了外求诸人而博采众长,内求于己而独创一格的视野;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性文化和包容精神。在这样一种一派长川的文化创造中,楚人高昂着一种挑战的文化精神,按照自己的生命意志和审美情趣,把自己的风格和气派发挥的淋漓尽至,把楚文化的血色大旗挺立于华夏文化之前列,进而影响到华夏诸邦。“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就是楚文化对北方齐鲁文化的挑战和示威,是充满民族文化精神的宣言和昭示。
  刘邦、项羽都是楚人,都是在楚风、楚习、楚文化的薰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唱楚歌、喜楚舞、戴楚冠、尚楚俗,以楚文化为母本,演绎成包容八方的大汉文化,达到了文化上统一、思想上统一、体制上统一、行为上统一的至高境界,奠定了大汉王朝四百余年的浑厚基础。在楚文化向汉文化的过渡过程中,汉高祖刘邦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35年),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奉命押送民夫赴骊山服役,当走至丰县城西的大泽中时,民夫多有逃逸。他见离沛城短短几十里的路程便有人逃跑,若到骊山一路千里迢迢,届时能剩几人?按秦律,他将获杀头之罪。于是,也干脆将役徒全部放走,自己则带着十余个自愿追随者,遁入芒砀山中躲祸避难,并招聚人马伺机起事造反。刘邦顺应历史潮流揭竿起义后,经过三年灭秦、五年挫项的艰苦斗争,终于建立了新的统治王朝,坐上了一统天下的霸主之位。“一剑西提与楚争,风云惨谈五年兵;四海归来成家日,犹自悲歌气未平。”②刘邦在醒悟了“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③的道理后,则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④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演变成范围更广、水平更高、作用更大、影响更深的华夏一统文化——汉文化。从此,中国真正进入到炎黄同尊、龙凤呈祥的崭新时代,进入到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稳固时期。

  二、徐州经济的区域优势

  “徐州自古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这是人们形容徐州的历史悠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的形象说法。在最早详细记载徐州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优势的《尚书·禹贡》一书中描述:“……海岱及淮惟徐州。……厥赋惟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虫宾 珠暨鱼,厥筐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这段文字记述了徐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丰厚的物产资源。这时的徐州其范围西自济水,东至大海;北抵泰山,南达淮水,包括了当今黄淮经济区的苏北、淮北、鲁南、豫东大部分区域。其间就其资源而言,蕴藏有丰厚的煤矿、铁矿、盐矿、铜矿等地下物产;有辽阔的黄河、淮河、运河、济水、沂水、泗水、南四湖等水资源,有京沪、京杭、京九、京福、陇海、欧亚大陆桥等五省通衢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主干线;有重工、轻工、化工、电力等结构齐全的工业基础;有农林牧副渔齐头并进、贸工农种养加一体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因而成为全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地区。在这样一个经济优势条件下,直接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工业发展水平和文化进步程度的基本前提。
  徐州依托交通地理、军事地理、政治和文化地理独特的区位优势,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优势,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秦末汉初之际,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徐州人就起到了关键作用。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一批徐州人以淮海大地特有的民族精神和自持先进的本土文化,改写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推动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以楚风楚韵兼容黄河、长江系列的多元文化,以博大宽容、广纳贤良的人才思想,以及不屈不挠、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汉代文化,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壮誓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印记。
  然而,在北宋之后由于黄河夺泗侵淮,屡屡水患,改变了徐州的自然面貌,农耕条件日趋恶化。宋辽以下直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给徐州人带来一次次的灭顶之灾,“兵家必争”的自豪感成了历史悲剧的永叹调,徐淮大地由全国沿海经济链中最富饶的一环变成了最为贫瘠的一环。徐州人饱经了兵燹水患之苦,承受了超常的历史磨难,经济、文化受到了长期的冲击,从而攀援于历史的低谷。然而,有着先民传统美德的徐州人,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勤劳朴实的精神,敢想敢干的勇气,勤于思考的睿智,更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铸就了一座座永载史册的历史丰碑,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越的正气之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力潮头,正在创造更加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奏响新的时代强音。

  三、发展徐州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建立“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为熟悉、热切盼望的一个概念,也是每个当政者所要致力实现的基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推动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内涵很丰富,它既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包括经济运行体制的完善;既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着眼于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涉及到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涉及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既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全面进步,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在于人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就是整个文化事业综合水平的提高。
  徐州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前以陈述,东夷部落的复兴、楚汉文化的形成、两汉文化的发祥之地以及现代文明所造就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都为徐州文化事业的发展积聚了丰富多彩的开发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研究楚汉文化、开发楚汉文化、利用楚汉文化,为促进徐州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的根本目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事业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提高,是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事实上,文化活动是改变人们精神面貌的有效载体,只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才能使经济和社会进步。因此,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两个率先”和“争做苏北领头羊”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就充分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能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我们能不能发展先进文化、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总之,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没有象其他城市那样,把两汉文化资源、风景名胜资源、地产资源、民俗资源、民间文艺资源综合开发成旅游资源和第三产业,是使徐州名城不名、悠久不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和探讨楚汉文化与发展徐州地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其间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是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有责任为之努力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
  ②唐·李凤《高祖故宅》,详见白光华《历代诗人咏丰县》第1页,1993年;
  ③《史记·陆贾列传》;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
  ⑤《史记·项羽本记》。

楚词,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