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第二季游戏大全:曹操的谋士中谁最出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16:57:56

郭嘉.
  郭嘉(170~207),郭奉孝何许人也?也许除了三国铁杆粉丝,没有几个人答的上来吧,而且常常误听为对“国家”的评价。近来也闲的发慌,恰逢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三国演义》,今日又(8月23日)播放了“郭嘉遗计定辽东”一节,我遍写下了此文,立志让更多人了解——这位1800年前跟随曹操驰骋中原,平定袁绍的公元207年天下第一谋士(一点也不夸张!)。
  1 《三国演义》中的郭嘉
  《三国演义》是一本拉近老百姓和1800年前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的历史小说著作,开章回小说之先河,功莫大也。那滚滚逝去的长江仿佛引入我们进入那段历史…
  话说(起于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到第三十三回“郭嘉遗迹计辽东”,计二十四回)曹孟德在充州,时任东郡太守,镇东将军,招贤纳士。先后二荀(荀或(yu 4),荀攸),程昱,随即“昱谓荀或(yu 4)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荀或(yu 4)当时已经是曹操的行军司马,而且被曹操赞誉为“此吾之子房也!”)。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 或(yu 4)猛醒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征聘郭嘉到充州,共论天下之事。”自此,郭嘉登场了,他又举荐了刘(日华),满宠,吕*,毛或(yu 4);操军中又来于禁和“古之恶来”的典韦,曹操手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虽然仅仅是太守而已,相比郭嘉的旧主袁绍,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当时的曹操虽说将领和谋士都是勇冠三军,智名中华的精明强干之士,但是兵力——那就难以启齿了。时才,曹操主要谋士有两员,曹操最信任他们,听计于他们,他们是荀或(yu 4)和郭嘉。荀或(yu 4)早已名满天下,而且资格老,有经验,郭嘉刚刚27岁,与孔明出山时岁数相差无几。荀或(yu 4)主持内政,而郭嘉主持军事。但是从《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之中“时郭嘉,程昱考孝钱粮方回…”也是可以看出在内政上郭嘉也是有所作为的。可以同时在内政军事都是骨干的谋士,大概也只有东吴大都督周瑜和诸葛亮了。在这里就如此渲染——而且在崇刘抑曹的大背景下,罗贯中可以‘容忍’魏势力(在郭嘉的有生之年应当叫曹操势力,姑且叫做魏势力吧)有这样一个天才——而且不象其他魏国高官都死的离谱,或者早死几年(原本病死全成了战死,而且大多是被射死-徐晃,张辽就如此被罗贯中说‘死了’),竟然与正史上说的一样,是病卒!罕见!罕见!!连作者都对郭嘉——他大加贬低的势力的主要人物都如此赞美,稀奇!!!
  郭嘉立军功无数,但是官职并不大。至第14回,曹操平定山东,领建德将军,费亭侯(官职并不高,仅仅是亭侯。)才是区区司马祭酒!致死也再未升职。当时郭嘉已经立功无数:自从《 第十一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之中,郭嘉献计——“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从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在次后的对吕布作战之中,率建奇功。 到了《第十九回 下坯城曹操鏊兵 白门楼吕布损命》郭嘉建设性的提出“水计”——才造成了“洪水滔滔淹下坯…”的壮观情景。天下无双,三国第一条好汉的吕奉先的损命,除了在自己的匹夫之勇,不恤军士,不听良言之外,郭嘉所献的水攻之计也是埋葬吕布的主要原因。至此,东方没有几个势力可以和曹操争霸了。江东人称“小霸王”的孙策是曹操南方第二号敌人(当时袁术未灭),郭嘉仅言“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并且告诉曹操“不足惧也”果然被言中,死在许贡幕僚毒箭下。在对抗袁绍的战争中,在《第十八回》便提出“十胜十败”之说,后来的扫清袁绍残部平定河北花去了毕生心血…军至北疆,郭嘉病十分重,养病于易州,后卒。遗计平定了袁尚,袁熙残部,引公孙康归降,曹操赞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拖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郭嘉死后,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时才曹操到达南郡,大哭(见《三国演义 第五十一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操曰: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可见奉孝智谋之深远。在当时的曹操阵中,二荀,程昱,满宠,刘(日华)犹在;而且霸气十足的曹操竟然“捶胸大哭”,这是少有的,在《三国演义》之中,曹操仅仅哭过典韦之死和这次的郭嘉。

  早在“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迹计辽东”的文末,就有一篇古人的赞诗,内容如下: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蠹,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死,中原栋梁倾。
  在这首诗之中,郭嘉被赞誉为“豪杰冠群英”十分罕见,冠字说明了对于郭嘉的十分肯定,赞扬,认为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冠群英的是郭嘉!而非别的谁(文中还有左慈,于吉等仙人,可见一般。)冠群英的——仅仅是一个司马祭酒,十分罕见哪,他可不是丞相或者大都督!仅仅是普通官吏!和后来那个拔剑自刎的蜀祭酒程*(第八十四回 陆迅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一个官衔?!这不正反映了郭嘉的谦逊么?无庸质疑,十分多疑的曹操极少信任别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曹操的名言可以说明一切。)他手下的谋士有的也是身首异处(二荀),有的用他是为了消弱对手,其实是软禁(徐遮)但是曹操极其信任郭嘉,甚至在他壮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年岁就要欲拖以后事,要知道,有几个封建的君主(姑且叫他君主吧,其实从何进入京,皇帝的权利早已大权旁落了。)喜欢早早的安排好后事?关心后事,一般都是要…谋反!从这更能看出信任,而且是极其信任!可以被曹操信任的有几个?况且是非亲非故的一个谋士。信任呀,可以说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了。曹操死前(第七十八回 传遗命奸雄数终),叫来曹洪(亲信),陈群,司马懿(两人当时都是曹操幕僚),贾羽(朝中第一谋士,当时二荀已死,满宠,程昱,辛评在外,朝中仅仅剩下贾羽“看家”,其他几员谋士没有显露头脚。)。曹操十分不喜欢司马懿,陈群再后来没有多大作为,贾羽其实是曹丕幕僚(若是曹植即位,贾羽应当换成杨修了)。曹洪仅仅是众多亲信的代表(其实叫夏侯敦——曹操死后既被封为大将军的那位;曹仁——不久既是大司马;曹休——曹操说他是“吾家之千里驹也”的曹魏后曹操时期重要人才;乃至曹真等辈,甚至是五虎上将都可以代替曹洪,曹洪被选上仅仅是巧合而已。)。可以说没有一个抵的上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若是郭嘉在,在220年他仅仅50岁,而且身经百战,倘若还活着,已经为曹操打了23年仗,那威名无人可及,是魏国铁定的首任丞相!司马懿,陈群——包括贾羽,他们的经验在郭嘉面前太少了。况且“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悲痛,倘若奉孝真在?!那么赤壁之战也许不会成为以少胜多的范例了。在郭嘉面前,仅仅是刚出山的孔明和仅仅在很少的地方打很少的仗(《三国演义》之中仅仅提到周瑜在东吴的范围——扬州,最远荆州的东部打仗)的公瑾。逢战无数的奉孝会…在那阵东南风前也许就有计策,甚至是火计。不过烧的是联合军。草船借箭时,奉孝一定会借给孔明火箭!孔明鲁肃会在长江永眠;江东一举可定;困守江夏的刘备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一死——纵有关张赵之勇也会逝去;那刘璋之辈没准会束手就擒;南蛮也不是问题,一战可破——决不会七擒七纵的浪费兵士……天下可定!估计在曹操有生之年就会完成。可惜梦断207年的易州~~~可惜呀!连《三国演义》都称赞的谋士!死的太早了!!!
  天生郭奉孝!这是《三国演义》给我们对奉孝的整体评价。但是奉孝依然是一个人,他从来不装神弄鬼!不象孔明一样——神而近妖!!他还是人,是人杰!是冠群英的豪杰!!!
  2 历史中的郭嘉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早年出仕袁绍,但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纳才而不知用,难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遂去之。
  [196年]曹操得力谋士戏志才死,求才于荀彧,后者柬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欣然:“是我真正值得辅佐的人。”,遂出仕。表为司空军祭酒。
  [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与信羞辱。操就北方之势问计荀彧,郭嘉。出来乍到的郭嘉详细立体的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状况对比,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劝说曹操征讨吕布。郭嘉的分析流畅缜密,很具说服力,不但重新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从而正式将自己送入了曹操军事智囊的核心。
  [198年]吕布击败刘备和曹操的援军收纳了泰山贼部若干,势力壮大,虎踞徐州。曹操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东线,对吕布展开攻势。吕布在前期遇挫后固守,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郭嘉和荀攸却看出胜机。郭嘉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之气衰力竭只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从谏,果然一鼓作气擒杀吕布。
  [199年]曹操派刘备朱灵联合袁术。郭嘉看破刘备狼子野心,与程昱,董昭谏曰:“刘备不可谴也!”曹操从言大悔,派人追刘备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刘备果然杀车胄叛走,联合东海贼寇聚数万之众欲与袁绍联兵。(关于这一节,参考《傅子》及《资治通鉴》。《三国志》中没有相关记载,仅见与裴注。但是《魏书》中有完全相反的记载,说有人劝曹操杀刘备,郭嘉劝曹操莫因一害而伤众士之心,曹操笑而附之。)
  [200年]曹操谴将征讨刘备,不克,欲自讨之。诸将都惧怕袁绍偷袭后方劝阻曹操,曹操拿不定主义,问计于郭嘉。郭嘉说:“袁绍性格迟缓多疑,就算要偷袭也不会很迅速。但刘备的势力刚刚聚集不久,众心未附。如果实行闪电战,必然得胜。”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获其妻子,擒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
  江东小霸王刚刚成就江东霸业,其时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遂有谋图中原之心。曹军得知这个消息都很畏惧,只有郭嘉料道:“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众养死士的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容易对付。如果有刺客伏杀,只不过能凭借一人之勇罢了。我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此前董卓,曹操都遭到过刺杀)果然,孙策是年死于许贡家客的刺杀,北进计划毁于襁褓。
  [203年]袁绍已死,袁尚、袁谭被逐退到黎阳。诸将想乘胜攻破二袁。郭嘉说曹操道,谭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记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曹操十分赞同,于是南征,在军队形至西平的时候,果然谭尚变起,袁谭被击败走保平原。曹操轻而易举的分别击破了袁尚袁谭。
  是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205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207年]袁尚逃入乌桓。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夷人贪婪不义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郭嘉进言道:“胡人自持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覆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迟早是隐患,现在四州未稳,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胡人一动,旧臣复应,民夷俱动后方就不安稳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必然会对他有所防备不尽其用。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啦。”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立刻进兵辽东。
  到了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曹操于是便问计熟知辽东地理的田畴,行小路奇袭柳城,大破仓促应战的敌军。这一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从柳成回来的途中,也许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急行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陨。曹操痛拗失声,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户,谥贞侯,并谓荀彧等曰:“你们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只有奉孝最年轻。等到天下事竟,我还要将后事托付给他,但他夭折在巅峰之年,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叹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嘉长子奕,字伯益,为太子文学,也早逝。子深,猎先后继承封嗣,生平不详。
  嘉孙敞,字泰中,有才识,位散骑常侍。

曹操手下的那位谋士郭嘉。郭嘉虽然盛名不及孔明之辈,但鲁迅也也说过,孔明几近于妖。相比之下,郭嘉虽英年早逝,但他少有几次出场却是实实在在的令人觉得其 人 不可忘也

贾诩
本文侧重于历史 点击 5081 评论数 47

贾诩可称三国第一谋士。这是从两层意义上讲的,一是其所谋之奇之准,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谋士,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实际上却往往收到替将军作主的效果。

如果我们认可曹操是千古一枭雄的话,在三国时代,真正在谋略上击败曹操,并让曹操本人都佩服的人,就是贾诩了。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也决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展示。

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云: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周泽雄先生更认为,是贾诩挑动李傕、郭汜反上长安、又间接导致李、郭二人在长安城外自相残杀,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由此认为贾诩犯下滔天奇罪,为东汉元恶之一。

贾诩真的是时代的罪人吗?我认为对人物的理解要回到他的时代,要看到他的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

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的目的。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队风雨飘摇的乱世。在这个乱世,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黄天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因为没有精神束缚,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正是在这种精神自由中,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

贾诩并不是历史的罪人,他是历史的一颗棋子,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对一个旧王朝体制的摧毁。旧的王朝体制不摧毁,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生。

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他像一个在乱世中游戏人生的人。他不追求权势,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他对哪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沧桑沉浮;他把施展才华看作一种乐趣,笑盈盈地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你可以说他无情,但在那个时代,当太多的有情只是虚伪的面具,贾诩有理由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和唯美主义的游戏者。

需要指出的是,陈寿由于距离三国乱世时代较近,能够感受和理解那个时代非道德化的时代精神,对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和唯美主义(两者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致的)能够以一种赞许的眼光看待。而后来南朝裴松之因感受于他的时代由于与北方异族政权的对抗而重新兴起的道德主义,所以无法认可贾诩的非道德化行为,并对荀彧等人作出自己所认为的道德化解释。而贾诩本人正是由于摆脱了道德的束缚,才获得了精神自由,并成为三国第一谋士。

郭嘉,如果可以算上司马懿的话,应该是司马懿。在三国的历史上,也只有他能干得过诸葛亮。

我是带着郭嘉的答案进来的,想不到已经有那么多同好了,就算为郭嘉再添一票吧。最佩服的是11楼的拉狐,他所说的应该是郭嘉迷基本都知道的,难得他有耐心把郭嘉的评奖材料全部整理出来,算是铁杆级粉丝了。建议楼主把红旗给他吧,呵呵~~

曹操手下的那位谋士郭嘉。郭嘉虽然盛名不及孔明之辈,但鲁迅也也说过,孔明几近于妖。相比之下,郭嘉虽英年早逝,但他少有几次出场却是实实在在的令人觉得其 人 不可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