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奶用酸性还是碱性:马克思经济学是否难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0 09:31:34

经济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几乎各行各业若想做精做大都需要经济学知识。比如法律专业就需要经济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和脊柱,(本人就读过的法律院校入学第一年就开设经济学课程)。
其实经济学并不难学也不是很枯燥,如果你对经济学有一点兴趣的话更容易将这门课学好。经济学和生活的关系太紧密了,你几乎无时无刻都可以将经济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正因为你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实践”,所以经济学知识不会像其他书本知识一样在考试、工作以后就被丢在脑后,反而它会相伴你一生。
学经济学的最大的感触就是,经济学教你如何节约时间,如何事半功倍,如何选择机会成本。这些都不仅可以运用你将来的工作,更会带给你高效的人生。
官方解释:
经济学(economics)是 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经济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与许多同龄人不一样,我先学习了所谓“西方经济学”,才开始阅读马克思经济学,且至今并没有系统学过“政治经济学”或者“资本论” ,体会不是很深,但至少仅有的体会告诉我:对经济学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应该学习一下马克思经济学。
其实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我一直有所偏见,这些偏见除了与年轻人 “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的特性有关之外,具体来说可能主要基与这样的认识:
1.马克思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了,所以马克思经济学也没有用处了。
2.按照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失败,它在现实中被“证伪”了,所以这个理论没有价值了。
上述的两个问题是有代表性的,其一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基础或者说逻辑上的问题,其二是历史检验的结果问题。马克思常常标榜自己理论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如果逻辑和历史上都出了问题,这样的理论如何使得?
这就是我长期以来的疑惑,也许上面的问题同样使许多经济学学生“几顾(马克思)家门而不入”——虽然对经济学兴趣至深,但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常常避之不及,现在看来,这样的排斥和轻蔑虽然“理直气壮”却又何其虚妄?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
在价值理论上,我接受效用价值论,但这不是因为劳动价值论错了,而是因为效用价值论可以容纳劳动价值论,换句话说,效用价值论的解释力比劳动价值论更强。
商品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资本论》开篇就讲商品和货币,这不但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术环境有关,也是他唯物主义观彻底性的表现。
早在1738年,伯努里(Bernoulli,D.,1700-1782)在其发表的《测定风险新理论之解说》一文中就指出,一物价值的决定不以该物的价格为基础,而以其带来的效用为基础,但“边际革命”却是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事情。[1]马克思所处时代的主流经济学被我们称之为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而他们都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这样的学术传统下马克思接受劳动价值论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受李嘉图影响很大,而李嘉图的价值论当时遇到两个矛盾:一是劳动和资本相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二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同价值规律的矛盾。马克思的价值论实际上是对这两个矛盾的回应,“边际革命”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回应,后者发展到今天成就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从马克思的学术发展轨迹上看,他先从法律转向哲学,而后又从哲学转向经济学。他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斥某些经济学家为“庸俗”自有其道理,他雄心勃勃的要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仅仅研究财富如何产生,尽管上个世纪被这些雄心鼓舞起来而遍布全球的革命给他带来了不好的声誉。马克思接受了劳动价值论并对其发展,其实是在经济学上坚持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客观的说他坚持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上理论的一致性。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理论讨论都必须建立在踏踏实实的客观实体基础上,[2]任何脱离实体存在形式的概念和观点在他看来都是荒诞不经的,因此他不可能接受效用价值论,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效用价值论也可看作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挑战。不管挑战的结果如何,但应承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保持了其理论的严密性,它在逻辑上是统一的。
这里我并非为劳动价值论辩护,只是试图去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为什么会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了,所以马克思经济学也没有用处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前半句的原因没有问题,但是后半句的结论就有问题。根据上边我们对经济思想史的回顾,并非只有马克思强调劳动价值论,有关威廉.配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知识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去学习,为什么偏偏容不下马克思呢?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饿了,买馒头吃,吃到第三个馒头饱了,他觉得很浪费有些后悔,心想,如果直接吃这第三个馒头多好?他的愚蠢在于错误的理解了效用价值论。同样,在经济学思想史上,马克思经济学是绕不过去的,当然,它的意义也许更多是在此方面。
三、被“证伪”的理论?
马克思不满足仅仅用理论来解释世界,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与保守主义者正好相反,马克思的理论对于传统毫不手软。马克思本质上向往自由和人的解放,只是他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他的理论可以通过限制人在经济上的自由以到达政治及其他方面全面的自由和平等,上个世纪许多国家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对当今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是孔子和马克思,这样马克思及其理论也应视为当今中国的传统。100年来,伴随着中国发展的是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冲融,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从以前的“现代”成为今天的“传统”,马克思的学说尤其是马克思经济学对于对中国经济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修的一课。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失败,它在现实中被证伪了,所以这个理论没有价值了。”这样的说法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即使马克思经济学是被“证伪”了,这种“证伪”也恰恰说明了对其了解、学习的必要,“证伪”的过程在客观上使它不仅仅只是理论。在对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和新中国经济史的阅读中,我常常“发现”中国建国后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基本都能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理论依据,如国民核算体系,如工资制度,如价格制度等等甚至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办法,马克思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与其他经济学体系和流派不同,它扎扎实实成为制度影响过并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从制度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既然是转轨、过渡,那么任何制度创新绝对不可能是横空出世,不了解马克思经济学如何能够从深层次上理解发生在我们面前的制度变迁呢?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使是如此“理性建构”的理论都能很好的结合中国的“传统”,主张渐进理性的读书人就更应该能善待传统了。其实一个自由主义者,往往首先是保守主义者,如果不顾及现有的“传统”而将所谓的“自由”生搬过来,不但败坏了自由的名声,也同样是一种“理性建构”。 作为热衷学习西方现代经济学思想的理论工作者,更不应该简单的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经历斥之为“沉没成本”。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伟大预言至今还没有出现太多的征兆,反倒是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弃马克思经济学如敝履并不令人意外,只是这种理论对社会、经济甚至文化的影响却不仅仅是抛弃就可以解决的。

四、小结
布坎南回忆自己在芝加哥大学求学于奈特的经历时说,经济学的学习使他从“社会主义者”成为市场经济的拥护者,而且这种拥护的坚决是一般经济学学生所没有的。[3]同样,经过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漠视到重视,我对学习马克思经济学重要性的支持也可能更坚决。

[1] 根据俞文钊等人的总结,伯努里的观点可以总结为:1.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效用,而不是商品的价格,2.商品的效用大小是因人而异的,1000元对富人与穷人的效用是不同的。(见《经济学心理学》,俞文钊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2] 我认为,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先从商品开始讨论的原因。我也同意樊刚先生的观点——马克思需要通过劳动价值论将价格这个最基本、最常见的现象形态最终归结为社会劳动价值这样一个本身包含社会关系的范畴。(见樊刚,《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5页)
[3] 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第一编“各种不同的观点”中写 到:令我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群人中的其他忠诚的社会主义者,虽然也有同样的在高等学府的经历;包括受弗兰克·奈特的思想薰陶,却没有经历相同的转变?为什么他们在“学习了经济学”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定地信奉社会主义?他们确实“学习过经济学”,而且在当时观察得到的学术水平上,他们并不亚于其他人。

不管是为了考试还是别的,能够学透彻是最好的,这样的话还是要下点功夫的。

你需要一个马政经的专业老师,因为它不是单纯的社科学科,还涉及到逻辑数学等方面。重在理解!

八股式的,背一背就行了

不难!一点都不难啊
雨夜狂人都帮你把重点找出来了,厉害!!

非常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