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敦cc可以全脸吗:二元论和宗教的关系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8:44:19

二元论的一般定义是指物质与意识的绝对对立和相互作用,在辨证唯物主义中被认为是一种唯心主义,其实二元论在普遍定义上是和绝对的唯心主义,既——“精神决定一切”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辨证唯物主义看来,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和宗教的关系最早见于诺斯替教和早期基督教,这里的二元论主要强调是精神和物质对立的绝对性,并且宣扬精神的神圣性、指出:“物质天生是邪恶的,精神是真正的造物之神(上帝)直接创造的”,而“物质要么是一个次要的神创造的,要么是魔鬼创造的。”

而且二元论是以后许多宗教教义中的一部分,例如后来的基督教、天主教,都认为“地球是上帝和魔鬼(精神和物质)的战场”,必须禁欲,而诺斯替教则主张通过纵欲来认识物质的邪恶,锻炼精神,从而达到精神与伟大的“诺斯”的结合。拜火教,所罗亚德斯教及其发展出的摩尼教,伊斯兰教和其与一元论印度教混合出的锡克教都充斥着大量的二元论的思想。

作为欧美新兴宗教运动的“新时代”,其中也有大量对物质的排斥和对精神的绝对化重视……二元论在现在的西方国家中,由于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和世俗人文主义的清醒认识和失望,二元论思潮又蓬勃泛起……只知道这么多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和精神。他们说世界统一于存在。宗教是一种信仰,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二者都属于哲学范畴。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必须借助二元论,但真正纯粹的二元论宗教却很难在世上生存,因为极端的二元论会导致极端的禁欲或纵欲。

第十七章 约翰的二元论

两个世界 约翰的二元论,表面上看来,似乎和符类福音的二元论不同。这是约翰的神学思想中最困难的难题。符类福音中的二元论,基本上是横向二元论:是两个世代(现世与来世)之间的对比。约翰福音的二元论,基本上是纵向二元论:是两个世界(上头的世界与下头的世界)之间的对比。「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约八23)。符类福音对比现世与来世,我们并从保罗的用法知道:「这世界」可以是来世二元论中「这个世代」的同义词。但在约翰福音中,「这世界」几乎每一次都与上头的世界对比。「这世界」是邪恶的,是魔鬼管辖的(约十六11)。耶稣来作这世上的光(约十一9)。耶稣作工的权柄,不是从「这世界」来的,乃是从上头的世界来的,是从神来的(约十八36)。耶稣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就必须离开「这世界」(约十三1)。

当耶稣论到他从天上降下到地上,并且再上升到天上,也显明了同样的二元论。「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三13)。耶稣从天上降下来,是要成就他从神领受的使命(约六38)。他从天上降下来,作「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永远不死,就有永生(约六33, 41, 50, 5l, 58)。当耶稣完成他的使命,他必须升到天上他原来所在之处(约六62)。耶稣复活以后,当马利亚要依附他,他叫她不要紧抓住他,因为他还没有升上去见他的父,他却要往门徒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约廿17)。

黑暗与光明 下头的世界是黑暗的领域,但上头的世界是光明的世界。基督来,进入黑暗的领域,把光带来。光明与黑暗被看为彼此相争的两个法则。「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能胜过光(约一5,另译)。耶稣自己是那光(约八12),他来了,好叫人不留在黑暗里,却要得着生命的光,使人能行在光中,就不至跌倒(约八12;九5;十一9;十二35;46)。凡信从这光的,就成为光明之子(约十二36)。可是,虽然光已经来到世间,世人却不爱光倒爱黑暗,并且拒绝来就光,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凡「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的真实品性(约三19、20)。约翰福音认为,最大的恶就是恨恶那光,就是不相信耶稣。

肉体与灵 约翰的二元论还有一项对比,就是肉体与灵,虽然用得不多。肉体属于下头的领域;灵属于上头的领域。就像保罗的用法一样,肉体不是恶的,但肉体是下头领域的软弱与无能。人类生命通常是「从肉体的意生的」(约一13,另译),即借人类天然繁殖而生的。肉体不是罪恶,因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肉体是人性、人类的同义词。可是,肉体被限制在下头的领域,不能构到上头世界的生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三6);人必须从上头而生。耶稣进一步描述,从上头而生是从圣灵生。人本身与靠自己都是软弱会死的;惟有借着神之灵内在的工作,人才能明白或经历天上领域的恩典(约三12)。永生是神之灵的赏赐;按永恒看来,肉体是无用的。肉体不能使人得到永远的生命(约六63)。

在耶稣论及崇拜的话中,有一不同的层次插入约翰的二元论。「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四24)。「用心灵拜」原文作「在灵里拜」,这句话不是指「在人的灵里拜」,不是对比「用外面形式与礼仪拜」;这句话是指「靠着神的灵而有的礼拜」。此处的对比并非上头世界与下头世界之间的对比,也不是以前时代的礼拜与在耶稣开启的新纪元的礼拜之间的对比。此处的对比是在圣灵与真理里礼拜与在耶路撒冷或基利心山的礼拜之间的对比。此处是「末世取代了暂时的制度(像圣殿)。」「圣灵把人提升高过属地、肉体的层面,并帮助人能正确地敬拜神。」此处我们首次遇见纵向与横向汇合。因为耶稣已经从天上来到世间,他已经设立万事万物的新制度。

KoSmos(世界)进行约翰神学的研究,重要的是要知道他如何使用「世界」(Kosmos)这个字。该字有几种不同用法。有时类似符类福音的用法,Kosmos(世界)这字,正如希腊哲学用语,可以指整个受造的宇宙(约十七5,24),也可以专指大地(约十一9;十六21;廿一25)。大地往往是指人的居所,用在一些类似犹太用语的句子中:进到世界来(六14;九39;十一27;十八37),在世界里(九5上),离开世界(十三1;十六28下)。虽然这些句子有些因为上下文的缘故而有神学意义,但这用语本身却是常用的犹太用语。进到世界来就是诞生;在世界里就是生存;离开世界就是死亡。

没有半点迹象显示有「世界是恶的」概念。「万有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籍着他造的」(约一3)。约翰福音没有天体二元论的成份,也没有否定世界的成份。受造的世界一直都是神的世界。

Kosmos(世界)借换喻不只可以指这世界,也可以指那些居住在这世界上的人类(十二19;十八20;七4;十四22)。查考上述这些经文可以知道:KOsmos(世界)不是特别用来指居住在地上所有的人,便只简单地泛指人类。「世人都随从他去了」(约十二19)这句话意指耶稣得到许多人的回应。「我(耶稣)从来是明明的对世人说话」(约十八20)这句话意指他是公开地传道。约翰这个用法和希利尼的希腊文并七十士译本希腊文的用法相同,但古典希腊文则不常这样用。该法也出现在符类福音,在马太福音五章十四节和十八章七节。

Kosmos(世界)用来指人类,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以世界(人类 )为神所爱和拯救对象的句子。神爱世界(世人)(约三16),并且差他的儿子去拯救世界(世人)(约三17下;十二47)。耶稣是世界(世人)的救主(约四42);他来要除去世界(世人)的罪孽(约一29),并且赐生命给世界(约六33)。就像前述第一组引用的经文,这些句子并没有特别强调普世性,只是简单地泛指人类是神的爱和拯救行动的对象。

Kosmos (世界):与神为敌的人 讨论迄今,Kosmos(世界)的约翰用法类似符类福音的用法。可是,约翰有一种Kosmos(世界)的独特用法,是符类福音所没有的。人不只简单地被看为地上的居民并神爱与拯救行动的对象而已,人也被看为(与神对比之下)是罪恶的、叛逆的、并远离神的,是堕落的人。Kosmos(世界,世人)的特性是邪恶(约七7),并且不认识神(约十七25),也不认识神所差来的基督(约一10)。世界(世人)这样行不是因为世界(世人)有什么与生俱来的邪恶。当约翰说:「Kosmos(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约一10),从上下文显示, Kosmos(世界)在此处是指人类,不是仅指宇宙或大地。Kosmos(世界)之所以邪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乃是因为世界转离其造物主,并且作了邪恶权势的奴隶。世界远离神表现在世界对神所差来拯救世界之基督的憎恶(约七7;十五18),奴役这世界,叫这世界背叛神的邪恶权势在约翰福音中曾三次被称为这世界的王(约十二31;十四30;十六11;见约壹五19)。世界与耶稣的门徒针锋相对。门徒从前属于世界,但神会把他们从世界中挑选出来,归给基督(约十七6);虽然他们要继续活在世界里(约十三1;十七11,15)。他们不再与世界共有一样的品格,因为他们属于耶稣基督,领受了他的道(约十七14)。就如耶稣的目标是要按他父的旨意而活,不纯粹为人的目标而活,因而他虽然活在世上,却不属于这世界,他的门徒也可以这样说,他们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喜爱,从单是人的目标转成神的目标,因此他们不属这世界(约十五19;十七14)。耶稣来了,已经实际上在人当中造成了划分区别,虽然他们仍然继续生活在一起。神已经从世界当中拣选了人出来(约十五19),使他们可以以耶稣为核心,形成一个新的团契(约十七15)。因为这世界恨恶耶稣,所以这世界也将恨恶跟随耶稣的人(约十五18;十七14)。

门徒的反应不是要从世界退隐,乃是要活在世上,其动机不是爱世界,乃是爱神。门徒要在世界负起使命,就是彻底继续耶稣的使命(约十七18)。就如耶稣把自己委身于完成他父对世界的旨意,并且完成他救赎世人的计划,因此跟随他的人也照样不从人的层面去寻找他们的安全感和满足,乃是委身于神的救赎计划(约十七17 ;19)。他们要保守自己脱离这世界的恶者(约十七15),其方法是以神为他们爱的核心。

这种把人类区分为神的百姓与世界不是绝对的分割。人可以借着听信耶稣的工作和信息而从世界移转到神的百姓(约十七6;三16)。因此门徒要继续耶稣在世界的传道事工,叫人可以认识福音而得拯救(约廿31),脱离这世界。这世界不能接受圣灵(约十四17),不然世界早就不再是世界了;但许多在世界的人将要接受耶稣门徒的见证(约十七21),并且要相信他,虽然未曾看见过他(约廿39)。

撒但 约翰幅音和符类福音一样,认为世界是在一邪恶超自然的权势掌握之中,这权势称为魔鬼(约八44;十三2)或撒但(约十三27)。它被描述为「这世界的王」(约十二31;十四30;十六11)。保罗也有类似的措辞。符类福音称它为鬼「王」(archon)(太十二24)。约翰没有提到它管辖众污鬼,但约翰和保罗一样,说「全 kos-mos(世界)受这archon(王)所管辖」。它的目标是要拦阻神的工作。当犹大正要出卖耶稣,「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约十三27)。犹太人自称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并正因为这原因,他们是承受了亚伯拉罕恩典的应许。耶稣回答说,他们憎恨他,便证明他们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他们实在是魔鬼的儿女,因为魔鬼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它心里没有真理(约八39及以下)。耶稣来带给人真理(约一17);但魔鬼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虽然约翰福音不像符类福音那样叙述耶稣赶运污鬼,但在约翰福音,耶稣的工作显然也同样包括了超自然权势的争战。撒但是这世界的王,它试图征服耶稣(约十四30),但它无能为力。相反的,耶稣要得胜他的仇敌。耶稣在十字架上胜过了撒但,以致撒但可以说是「被赶出去」(约十二31)。换句话说,这个得胜可以描述为「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约十六11)。约翰并不臆测撒但的来源或本质。约翰只描述撒但为邪恶的超自然权势,是这世界的主,却被耶稣在他十字架上征服了。

许多现代学者不能接受超自然权势的观念,尤其是不能接受耶稣所说,犹太人是魔鬼的儿女。「拿撒勒人耶稣居然说过这些话,这种记载简直匪夷所思。」他们认为这些话不是耶稣的教训,乃是约翰福音作者一个激烈的反犹太人论调。可是,我们必须承认,这句话与整个约翰福音的教训相符合。「(犹太人)不能自称为神的儿女,因为他们的行为否定了这个身份。犹太人对耶稣的态度,抗拒他从父启示给他们的真理,并且决定要杀死他,这些都相当符合他们的父魔鬼的性情,这魔鬼反叛神,因为神的国度是真理,魔鬼从起初就是杀人的。它的本质是虚谎,而它的母语是谎言。因它的嫉妒和凶恶,带给人类背逆和死亡。它的儿女不能欢迎从独一真神来的启示,他们且被驱使图谋杀害圣子,就是父所差来,要带给世界人类光明与自由的基督。」

罪 hamartia(罪)在符类福音中用来指罪恶的行动,罪恶的彰显。约翰福音较多强调罪的本质。圣灵要定这世界的罪(单数,不是诸罪「复数」)(约十六 8)。罪是一种本质,这本质在这例子中彰显在不信基督的事上。每一位活在罪行中的人就是罪的奴仆,就是在罪的捆绑之下(约八34)。「人的罪是服役于邪灵的权势,并因此完全与神隔离。」除非人相信耶稣是基督,不然他们将要死在他们的罪中(约八24)。

罪是黑暗;而罪恶世界的特性是黑暗。但神未曾遗弃这世界。那光照在黑暗中,亦即说,神借着道,用超自然启示的光穿透黑暗;虽然黑暗很漆黑,但黑暗不能熄灭那光(约一5)。耶稣也用类似的字句称他的传道事工。耶稣告诉人,这光在他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他们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拒绝了这光,黑暗就吞噬了(Katalam-bano)他们。那些拒绝这光的人,在黑暗中瞎眼跌倒,不知道往何处去。只有借着相信这光,人才能成为光明之子(约十二35)。

罪是不信 不信基督是恨恶神的进一步彰显。耶稣临在人中间,使他们对神的恨恶到了一个紧急关头,以致对神的恨恶变成清楚彰显为恨恶基督(约三19一21)。人若决定不信基督,他就要死在他的罪中(约八24)。约翰壹书五章十六节及以下的「至于死的罪」也许要按约翰福音八章廿四节来了解。也就是说,顽梗不信的罪其本身就判决了这人永远与神隔绝。因为这个缘故,约翰福音非常强调相信(Pi-steuo eis「信入」)基督。这句话在符类福音只出现过一次(太十八6)。这句话却在约翰福音出现过卅四次,其中十一三次是耶稣说的,廿一次是约翰的注释。不信是罪的精髓(约十六 9)。除非人相信,不然他们要灭亡(约三16),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6)。

死亡 约翰福音,除了认为是人生存在世上的一项事实外。多讲死亡。他极少臆测有关撒但、罪、或死亡的根源。人若没有基督带来的生命,人类是在死亡的手中,人类要为此负责,因为人类犯了罪。死亡是这世界的特色;但生命已经从上头来到这世界里,叫一切的人可以脱离死亡,并且进入永远的生命(约五24)

末世二元论 讨论迄今,我们已经追溯约翰二元论的纵向面。下头的世界是黑暗的领域,是撒但权势、罪与死亡的领域。上头的世界是光明的世界,是圣灵和生命的世界。光明与生命已经借着耶稣的传道事工,闯进黑暗,并且把人从黑暗、罪恶与死亡里解救出来,赐给他们圣灵的生命。

但是,这还不是约翰二元论的全貌。因为约翰福音有纵向末世论与横向末世论之间的紧张状态。约翰不只知道上头的世间闯进下头的世界、闯进「历史」。布特曼认为,约翰的二元论其实是抉择二元论 (a dualism of decision),是诺斯底主义天体二元论转化而成的。陶德则认为,约翰的二元论其实是柏拉图二元论,就是「这世界各物各事所拥有的实体都源自他们蕴含的永恒观念。」因此,了解约翰有否救赎历史的概念,就更形重要了。

库尔曼认为,必须从救赎历史的角度来看约翰的神学。虽然约翰有些用语的确在诺斯底主义的思想中出现过,并且虽然约翰也许真的故意使用这些用语向有诺斯底主义倾向的人阐释福音,可是我们不必再以为约翰的用语是源自诺斯底主义的思想。这些用语也在巴勒斯坦的思想,就是库穆兰作品中有出现过。同样重要的是,约翰把「道」的降临放在历史之中。约翰福音固然没有像符类福音那样频繁使用旧约圣经来证明耶稣是旧约盼望的成全。但约翰福音也多次引述旧约圣经的预言来证明这些预言已经在耶稣生平事件中成全了。施洗约翰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一23)。耶稣洁净圣殿,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约翰福音跟着便记载:「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二13一17)约翰以耶稣对圣殿的主权为成就了诗篇六十九篇9节的预言。约翰记载:耶稣开启了新的纪元,所有人都比旧时代的人更能直接认识神。约翰福音跟着便记述:「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神的教训。』」(约六45)表示耶稣成就了旧约先知的预言(可能是以赛亚书五四章十三节)。约翰记述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他记载:「如经上所记的说:『锡安的民哪,不要惧怕,你的王骑着驴驹来了了』」(约十二12一16 )约翰认为这是以色列王君临耶京,应验了诗篇一一八篇廿五节及撒迦利亚书九章九节所预言的。约翰福音也记载:以色列拒绝耶稣,「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阿,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引述了以赛亚书五三章一节及六章十节的话。约翰也记载耶稣被卖是要应验诗篇四一篇十节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十三18)。约翰甚至认为,耶稣受死时发生的事,都一一应验了诗篇廿二篇十九节(约十九24),诗篇卅四篇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