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精品起来嗨 抄袭:家养小蝌蚪吃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2:43:19
1.捞的野生小蝌蚪,5天没喂食,似乎它们自产自销自己的便便..那要不要喂别的?喂多少合适?
2.直径有铅笔那么长的小号鱼缸里养25只,会不会密度太高了?
3.需要换水吗?
谢谢啦...

小蝌蚪可以喂食:

1、 刚孵化的蝌蚪可以喂食碎面包屑、饭粒等;

2、长出后脚后,就可以喂食小鱼干、碎柴鱼片、虾肉、贝肉等等;

3、蝌蚪吃石头上的青苔,水生藻类;

4、蝌蚪吃鱼饲料, 要等到泡烂了才可以吃(不然要稍做研磨);

5、蝌蚪吃”烂青菜〃(是煮烂,不是放到烂的喔!),让蝌蚪容易刮食;

小蝌蚪喂食次数: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

小蝌蚪换水次数: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每隔一两天清除一次。           

扩展资料:

1、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

2、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

3、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4、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  ,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

5、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蝌蚪

家养小蝌蚪吃什么根据其生长阶段选择。

1、生长初期:(1~10d)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

2、生长前期:(10~20d)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

3、生长中期:(20~50d)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4、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

家养小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

扩展资料

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蝌蚪提取液可以抑制人体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使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下降。另外,蝌蚪提取液还可以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起到抑制作用。

在中国古代药物典籍里,蝌蚪的确是一味中药。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蝌蚪提取液对于现代疾病攻克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效法传统,随意生吃活蝌蚪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有需要,也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要求使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蝌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蝌蚪


养小蝌蚪的玻璃瓶放在向阳书,用水藻、碎菜叶、煮熟的蛋黄或蚯蚓末、面包屑、金鱼饲料等喂养蝌蚪,每次喂得不要太多,每隔几天换一次水。 

养蝌蚪的玻璃瓶内应放一些水草,放水草不单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水草能不停地从水中吸收蝌蚪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放出蝌蚪所需的氧气,供给蝌蚪呼吸用。

扩展资料:

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在自然条件 ,雌蛙每的产卵总量可达5000枚左右,孵化率约为50%,而蝌蚪的存活率仅有20%~30%。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蝌蚪一般在母蛙产卵后经人工孵化8~15d孵出。

刚孵化的蝌蚪体呈棕黄色,体长6~8mm,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体质较弱,活动量小,通过卵黄囊供给营养,不进行开口摄食,3d后,可以投喂外源性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及生长需要。

蝌蚪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3~25 ℃,适宜pH在6~8之间,蝌蚪生长缓慢,自蝌蚪变态成幼蛙约需要60~80d,一般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时期蝌蚪对营养需要有所差异。

生长初期:(1~10d)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

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

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

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生长前期:(10~20d)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

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

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

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一般蝌蚪生活在水里。

生长中期:(20~50d)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

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

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蝌蚪

水草!!我家以前的那个小蝌蚪就吃水草的~小蝌蚪会咬着水草不放的
等他4条腿了一定不能放这么深的水里了~放的水只要过他一板的身体高度就可以了,不然第二天就翻白肚死了
小蝌蚪不换水没问题 再脏也不要紧(本来就是水沟里长大的……—_—)
以前我养的小蝌蚪都长成青蛙了……后来身上恶心的花纹都出来了……

你可以喂一些蚯蚓、馒头、面包屑之类的。在自然环境中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在野外的池塘里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