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战机:在我国古代,历朝都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你回顾清朝以前的历史,对这一问题加以归纳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9:37:56
越详细就越有可能成为最佳答案!

超级搞笑的明朝,历史的倒退

  朱元璋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见识浅薄, 开国也许能够,但治国就不怎么行了。 唯一拿手的本事是心恨手辣,把手下功臣杀光,就连小时候一起的放牛娃,毫无野心的玩伴也不放过。朱元璋常常出笑话,而且是大笑话。这里没有诬蔑或者贬低农民的意思,请不要误会,只是想说出事实,不通历史的农民,有很大的局限性,
  政治上,废除丞相而导致宦官干政。朱元璋当皇帝不久,为了大权独拦,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成为空前的封建cuan制的du裁者,并将此规定制度化,做为祖训让子孙后代依样画葫芦:“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本来,即便是有丞相协助处理政务,皇帝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没了中书省和丞相,朱元璋更是事无巨细日理万机,但这种情形无法持久,于是,不得不依赖宦官。朱元璋说:“阉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际,声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君心。”但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严禁宦官干政的朱元璋却无形中将那些曾被他视为权柄天敌的宦官当作了助手,继而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了。
  朱元璋决定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明史职官志》: 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 继而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了。如洪武十一年(1378年),“遣内臣吴诚诣总兵官指挥杨仲名行营观方略”。明代宦官参与政事,由朱元璋开始。到了朱棣,这一祖训变了。《明史职官志》: 成祖亦尝云,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朱棣表面上遵奉祖训,但却将乃父规定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悄悄地改为不得擅自作主,只要在皇帝可控制的范围内,宦官自可做主。成祖朱棣对祖训阳奉阴违,宣宗则阳奉阳违。朱元璋立下祖训:“内臣不许读书识字。”
  《明史宦官传》载,宣宗设立内书院,事在宣德元年(142年)七月,目的是提高宦官的文化素质,以便让他们将来做秉笔太监时,能够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文,以减轻宣宗本人每日批阅大量奏文的政务负担。为日后宦官在荒主执政时干预政治作了重要的铺垫。 英宗时代,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他重用宦官王振,王振竟然把太祖立于宫门上的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了下来,世人无不知权在王振,公侯勋戚皆呼之日“翁父”。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他赋予亲信宦官以军政大权,汪直实际上掌握了朝政,并且,汪直还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两次外任边将,指挥军队打仗。越到后来,朱元璋的继承者们便越不问政事和腐化,武宗时的宦官刘谨,遇一军人向其贿赂,他便批示:授某某官,转发兵部。兵部在批示上盖上大印,就成了正式任命书,武帝则完全蒙在鼓里。至于熹宗,更是历史上有名的“顽重”,走马、戏水、做木匠,无所不能,就是不理朝政,因此,魏宗贤才得以售奸。 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明朝是“最大的太监帝国”, 这真是一大笑话。

  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权力越大, 越是标志这个封建社会的成熟程度, 从这个角度看,清朝是完美的封建社会, 远比明朝高明 。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改正了明朝很多不足的地方, 明朝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廷杖制度。明朝的官员都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所以并不一定认为皇帝正确,经常和皇帝发生争执。弄得有时皇帝气急败坏使用廷杖乃至杀戮来对付他们,但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而且即使被处罚,也获得了另一种光荣。大清把道统收归到帝王手中,使道统和治统统一起来,维护了王朝的统一。大清帝王们采用恩威并举的方式收归道统,一方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而有人诬蔑理学在清朝成了碰不得的理教,完全是闭着眼睛造谣。另一方面则很绝妙,就是侮辱道学家们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名臣”自居。 康熙帝召集翰林官员,出了一道题目“理学真伪论”,自己做考官,让他们做现场作文,然后大发威风,当场羞辱这帮平时颇以才学满腹自居的文士们,骂这帮人是“假道学”。 康熙晚年又连续找机会,对此时已经过世的熊赐履,对曾认真教过自己的老师进行羞辱,说这种人自以为得道统之传,彼此纷争,简直就是和市井之辈没什么区别。以堂堂帝王之尊,对自己的恩师进行讥刺贬损,周围的文士们自然吓得噤若寒蝉、大汗淋漓。雍正和乾隆继续发扬光大。乾隆经常动不动就骂道学家们“欺世盗名”“假道学”,口气更加严厉冷酷,使文人们自己都觉得自己自卑。 清朝帝王们的高明手段,强行把道统从儒士们手中抢过去了。理学的解释权在皇帝手里,皇帝才是圣人,才是最好的思想家!于是,道统和治统的统一终于合一了,这是以前王朝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孟森《明清史讲义》 中说,“(明代)求为正人者多论劾蒙祸,濒死而不悔者,在当时实极盛,即被祸至死,时论以为荣。不似后来清代士大夫,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帝以为罪人,无人敢道其非罪。”。这里,请不要把现在的民主自由的观念套在封建社会,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偏偏有的人就是借此说什么明朝的民主自由,清朝如何黑暗之类的,简直是在搞笑。还有的说什么明朝的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但明朝照样运转,说明了明朝政治制度的先进等等,真的是幽默哦。

  封建社会的强盛与君主集权度程度成正比,在封建制度下,君主集权高办事效率才会高,若清朝前移到唐朝时代,清朝绝对比唐朝更强大 。清朝高度集权,却没有明朝的宦官现像,清朝皇帝的水平比明朝实在是高的太多。当然 ,封建社会再怎么强,还是打不过资本主义社会。

【归纳总结】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是地方分权的对称。这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秦朝,并在19世纪中期达到顶峰并迅速衰落。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相提并论。另外,也跟地方权力较大的几种政权体制作为对照。有观点认为现在中央集权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于民主政体之下。在中国,这种政治制度被史学界认为进存在于封建社会和部分专制政体之中。

【产生和发展、衰落】
中央集权的产生最早由中国战国时期思想派系之一的法家系统提出君主专制形式所衍生出的一种政治结构,法家代表之一的韩非子在他的论著中认为:在现有社会局势混乱,割据势力强大的情况下,需要君王统一国内一切力量来维护统治,这便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政府来辅助君王统治国家,扩大领土。同时在当时社会中农业自然经济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发展,同时作为社会中主要生产数据的占有者地主而言,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镇压农民的反抗,来维护自己对土地的所有权。

秦成为第一个将中央集权付诸实施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秦国商鞅推行的变法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雏形:将地方一级官员的委任权划归中央,并统一了部分物资的流通。这为日后秦有能力统一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秦帝国正式建立的时候,李斯利用已有的经验建立郡县制,并统一地方文字、财经、度量衡,建立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

隋朝时期隋文帝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中央集权的改革:推行三省六部制,将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了划分,不仅令政府机构效率、职权范围提高,也使各官员的权力相对分散,保证了皇权的稳定,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稳定性。唐朝在这一改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深改革,并广泛推行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整体文化素质,令平民也有机会成为社会的上层人物,稳定了中央集权后带来的社会底层不稳定因素。这次成功的改革经验也传至中国的周边国家,加强了这些国家的集权体制。

公元14世纪,中央集权的影响逐步为君主专制所替代,通过设立一些特务机构加强了帝王对政府、社会的管辖,在中国,清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设立军机处;印度莫卧儿帝国则在17世纪中叶建立一套极为完善的集权整体,标志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发展达到了顶峰。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的集中要求政治权力的集中,更趋向于中央集权。采用单一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多实行中央集权;采用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政府虽有相当的权力,但国家大权仍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随着19世纪中期后大批的中央集权国家半殖民半封建化的开始,中央集权制遭到近代民主制度的强烈冲击。尤其是要求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其理念正是对中央集权的全面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中国共产党宣称代表了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保证中央统一领导,集中处理国家事务,同时又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地方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特点及表现形式】
中央集权制往往包含有如下特点:

君上大权
如果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在中央集权推行的同时,君王也相应地控制了从地方上收回的权利,成为一个宏观上掌握国家机构一切资源的独裁者,这样的做法将导致国家兴衰的主要因素决定于统治者的素质,也往往造成君王信臣掌握大权,出现内部纷争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专职有时候对于一些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能够尽快做出决策,避免了繁复臃雑的解决方式。

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机构
这种形式的中央集权也是目前许多中央集权或偏中央集权的政体的特色,一个职权广泛的政府不仅需要打理宏观政策,也需要关注地方上的事件,这就导致中央机构臃肿,职权分位不明。在中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方式是设立一些政府中的高级实权者如三公九卿,并划分各机构的职权范围(三省六部制)。这样使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在唐以前基本上都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职权的分工并不是非常清晰,有时帝王为牵制官员的权力故意不分工,防止官员做大。

【作用】
中央集权为政府带来了足够的权力调动国家资源,为建立并维护一个统一的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带来了所需要的安定环境,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些采用改制度的国家在中世纪强盛的因素之一。同时这种制度带来的权利集中导致官僚机构臃肿,腐败丛生;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但更多的是对人民思想言论的控制,加剧了不同利益阶层的对立。而国家的安危被更多的取决于政府和帝王的素质,导致内乱不断。在现代社会,中央集权能够在国家处于危机时候或者国家社会处于极度贫困时产生较大的作用。而当国家处于和平时期的时候,过度的中央集权反而妨害了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不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形成过程、特点和地位(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会是那样的。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并渐趋衰落历史的学习,实在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史学习殿堂的关键一步。

同步指导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述略: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为了维持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所以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慨然写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君主专制统治。这种政治,是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在中国封建时代,君权是朝着强化的趋势发展的。与此相适应,中央集权成为必然要求,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势。

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的协奏曲。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

(2)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同步进行的,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封建国家的大权也日益集中于皇帝手中,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纵观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认识:该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对于每个朝代或不同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必须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知识梳理

??★基本线索: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

??★重点分析

??※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根源和意义。

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

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

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对秦朝“焚书坑儒”的认识

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

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

??※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指国家高度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巩固,特别是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的统一和思想上的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统治者,错误认为秦朝灭亡于没有实行分封制,所以主张分封同姓王,试图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来巩固政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加强。晁错提出“削藩”主张,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景帝乘机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回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通过“推恩令”和削夺王国爵位,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

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讨论: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一是宋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3)人生观诱导,让将领及时行乐。

作用和影响:(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省,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1)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3)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4)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

影响:(1)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

(2)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的设置:(1)设立时间:雍正帝时。

(2)始设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3)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4)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5)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6)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强烈建议看看钱穆先生的著作,如《国史新论》,可以对中国的所谓专政制度有新的认识,我国史上皇帝或者所说清朝以前的皇帝并非真实专权,皇权与相权的分离,内朝与外朝的分离,致使皇帝在多数情况下,只需明智的选择一个好宰相,就万事OK了,事实上中国史上也没出多少真正贤明的皇帝,连选择好宰相的义务都没完成,而外朝的政务则多由宰相定夺。事实上,历代皇帝的圣旨若不合情理,下级官员,如谏官,给事中等官员,就有权将拟定圣旨驳回,再定。
必须强调,中国古代史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古代民与官是一体的,任何人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成为政府官员。是一种信任关系。

---秦
政治上:(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3)颁布秦律
经济上:(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
(4)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上:(1)统一文字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基本沿袭秦朝)
1、地方行政建制
(1)汉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2)州郡县三级制(武帝后设刺史、东汉末改州牧)
(3)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2、选官制度(从征召到察举)
----隋唐
(1)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分科考试;隋炀帝建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进士和明经;武则天增人数、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高官主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集中到中央政府)
(3)改革兵制(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北宋(最BT的)
(1)集中军权
(2)集中行政权
(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4)发展科举制
----元
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并设宣政院。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
(1)在中央,废丞相制度,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2)五军都督府管统兵,与兵部牵制
(3)颁布《大明律》
(4)加强特务统治(锦衣卫和东西厂)
(5)八股取士

呵呵……真辛苦哇。。。。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述略:

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为了维持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慨然写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君主专制统治。这种政治,是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在中国封建时代,君权是朝着强化的趋势发展的。与此相适应,中央集权成为必然要求,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势。

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的协奏曲。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

(2)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同步进行的,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封建国家的大权也日益集中于皇帝手中,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纵观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
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
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认识:该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因此对于每个朝代或不同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必须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基本线索: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

逐个分析:

??1.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根源和意义。

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

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

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另注:对秦朝“焚书坑儒”的认识

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

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

?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指国家高度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巩固,特别是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的统一和思想上的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统治者,错误认为秦朝灭亡于没有实行分封制,所以主张分封同姓王,试图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来巩固政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加强。晁错提出“削藩”主张,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景帝乘机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回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通过“推恩令”和削夺王国爵位,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

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 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4.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

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另注: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

一是宋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3)人生观诱导,让将领及时行乐。

作用和影响:
(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愿望。

(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5.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省,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6.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1)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

(3)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4)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

影响:(1)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

(2)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另注: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答: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

??7.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的设置:

(1)设立时间:雍正帝时。

(2)始设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3)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4)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5)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6)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