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有一款车门没框的:小学升学有哪些题应该注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2:31:58

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适应今后发展了的社会环境。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变化,如果我们的眼光短浅,教育目标没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是根据当前社会、甚至是过去社会的需要来指定教育的目标,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我们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心理特征作为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
2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地发展。例如,要培养学生关心和爱他人的品质,从学前到高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阶段,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在水平上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在学前期,重点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和集体观念;在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以及爱祖国和爱人民的意识。
3可操作性原则
所谓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教育目标不能假大空,而要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完善的自我"、"道德高尚"和"心理健康"等作为人格教育的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如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和肯定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遵纪守法等等。这样的特征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和评定方法来评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从整体上讲,心理教育活动课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规律特点及当前学生遇到的主要焦点问题,将教育活动的目标层次化,从内容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学习、生活、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着眼,按照每方面内容,又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又由许多许多相对独立的活动组成,每个独立的活动即是教育活动课的最小单位。
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升学,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考试前的心理焦虑比较严重,他们需要在考试前接受有关的指导。鉴于此,可设计"调试考前心理与一个单元的活动,其目标为,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活动:
1)调整考试动机。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考试动机,促使其将外部考试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②使学生学会调整考试的恰当动机水平。
2)合理控制考前情绪。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考前的情绪。②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考前情绪的方法。
3)要有良好的临场状态。目标: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水平。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下面具体介绍一节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①确立主题及目标
按照本单元的目标,确立本节活动课的主题及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选鲜明、活泼、能够吸引学生关心的问题做主题。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越具体,实施中越好操作,越易于实现。有些活动设计,目标定得高、空泛,教师在活动时不好把握,活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易停留在表面,不能深人,难以收到实效。
②选择合适的活动模式
根据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式,有时一节课是多种模式的交互运用。要注意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光图表面热闹,要体现出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平行关系的活动易使活动浮于面上。
③列出活动的步骤
包括活动准备,活动的先后顺序,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及说明提示等。
④选择相应的参考
实施一节活动课可能涉及到的心理教育原理、学生案例资料很多,仅靠心理辅导老师一人在课前去准备是不够的,因此,在设计时要把相关的资料提示或某些具体参考列出,以备实施人参考使用。
二、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心理教育活动课(或称心理素质培养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总体目标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观念、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改善其意志品质。
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
我们把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具体化,即,以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编排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大多处在6、7岁至11、12岁之间。跟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快速变化相比,此时儿童生理方面的发展显得年缓而稳固,身高体重稳步增长,各种组织和器官也进一步成熟,尤其是大脑重量逐步接近成人,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增强。
伴随生理上的更加成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心理有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注意的有意性进一步增长,注意品质明显提高;感知觉的各个方面继续完善,观察力水平不断提高;记忆的有意性、意义性和记忆策略都有明显发展;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但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仍不够高。
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深刻性和稳定性;需要、兴趣、志向、价值观体系等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复杂化和深刻化,各成分均有明显发展;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也进一步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大多数学生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具体每个学生能否达到这种一般水平,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通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心理的最佳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例如,有的学生身高、神经系统的发育均达到同年龄正常水平,但其智能却处在常态之下。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要么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跟不上,使得行动的盲目和情感发展方向上偏离;要么是情感的发展跟不上,使得知与行的发展失去生机和活力;要么是意志过程跟不上,造成情感的脆弱和言与行的脱节。
(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如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得到发展,但却没有形成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志向。
(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有些儿童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其智力水平和某些特殊能力会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对常规教学条件和教育发展要求就会感到不适应、不满足。相反,另一些人则由于自我发展和自我要求偏低,会感到外部要求过高。针对以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选择如下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1智能和创造性:(1)观察力。(2)记忆力。(3)思维能力。(4)注意力。(5)想象力。(6)创造力。
2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
(1)自信心一一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坚信自己。
(2)目的选择性一-能够选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3)独立性一一依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轻易接受他人帮助和支配。
(4)勇敢一一敢于挑战、不胆小怕事、不怕苦和累。
(5)成就动机强一一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和自己所做之事负责。
(6)坚持性一一做事彻底、有耐心。
3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
(1)爱人-一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爱环境一-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大自然、具有环保意识。
(3)爱集体和社会一-班级、学校、家乡、祖国。
(4)社会交往技能一-倾听、礼貌等等。
4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
(l)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一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2)幽默感。
(3)美感一一乐于和善于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三、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与实施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
心理活动课有三种基本的活动途径:
1认知式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
(1)故事联想式
引入故事。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的心理,提供学生阅读或倾听的故事。
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一澄清式
专题讨论。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展开讨论。
辩论。就争论性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
配对讨论。就一个题目,先两个人讨论,提出一个意见,然后再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会比较高,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
六六讨论。分组进行,每组6人,在小组中每个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要给出个人思考时间。
2情境式
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
(1)氛围式
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
人际氛围是指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活动,增进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形成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期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活动中教师能切实体验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师生共同体验活动之乐趣,活动之收益。
(2)角色一体验式
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比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喜欢别人或讨厌别人的情景,以揭示内心活动,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
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或是异性同学,或是另一位同学,或是老师,或是父母),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
双重扮演。两个同学,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
(3)游戏式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
①游戏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
②游戏的自主性
表现在允许"自由选择"和"自由加入与退出",让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必一定按别人的好恶行事,当参与者在游戏中兴致很高时,他是忘我地技人,其自主性表现的最淋漓尽致。
③游戏的虚构性
表现在它可以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下活动,在这个情境中,不同于现实中的生活,参与者抛弃了原来的生活角色,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大家无论平时课堂上学习好坏,高低卑贱,品德优劣,只要参与进来善于出谋献策的,都得到同伴的尊重。因为具有虚构性,在游戏中的喜哭怒骂都不会太在意,参与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
④游戏的创造性
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由于是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同时,由于游戏的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
⑤游戏的社会性
游戏的组成是团体形态,因此,也要求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在游戏过程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契约。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契约,约束和规范着成员的活动。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规则、契约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团体的力量,在团体中能够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
一般游戏辅导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建立伙伴关系阶段。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学会表露自己和倾听别人。共同承担义务阶段。学会与伙伴共同商议、执行任务、承担责任。相互信任互助阶段。在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中增进自我认识和建立尊重别人的态度。交流分享领悟阶段。交流领悟合作的价值,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正确认识自我阶段。找到现实的我与自我概念的距离,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
3行为训练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
(1)示范
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比如用"大声思维"法让起示范作用的学生大声陈述其思维过程,把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示范给其他人。注意力、想象力的训练,学习处理矛盾冲突时的寻找解决方法等都可运用此法。
(2)奖赏
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奖章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或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惩罚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
(4)契约
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每次要扣掉几个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各阶段的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模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模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全体性原则
这是基本要求。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同学。
2主体性原则
这是前提。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
3活动性原则
这是主导。它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体现的,更适于学生特点和教育训练内容及目标的实现。
4情感性原则
这是核心。避免了概念化,以学生情感的激发、起伏、变化、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的共鸣,以及共感技术的运用。
5开放性原则
这是方向。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教材在活动中只起个引子或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散发开去,在一个主旨目标下,附带着其他目标。重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整体活动设计结构上不拘泥于线条结构,而应体现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活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也是开放性原则的体现。
6过程性原则
这是重心。心理教育活动课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及过程体验,把握、优化好活动过程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和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的关键。
四、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
明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能够用心理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活动方法设计教育活动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该课程,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心理教育课程规定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技能
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理抗拒的技术、沉默技术和情感转移技术等等。
2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力状况、人格特点、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这就是教师经常所说、课前准备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
3先行接触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4设置助手
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以帮助主持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某些冲突事件。
(二)课堂组织
要上好一堂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
1课堂开始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
(1)预热方法
可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开展。
(2)澄清方法
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3)介绍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有必要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使学生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①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②每人自问自答10次,每次都是"我是谁?""我是……",说出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③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训练其机智。
2教学过程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
(1)引导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问题上能寻求较好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开放性的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
(2)反馈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把握学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自动修改自己的机会。
(3)明朗化
这种方法是教师除复述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感情外,再增添教师认为学生想要说而没说出的东西,即教师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白表达的感觉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
(4)面质
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面质学生,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3课程结束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回顾与检讨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
(2)计划与展望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应该作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
(3)祝福与道别
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
4注意事项
在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态度还应注意。
(1)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
(2)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的和安全的,能够了解他们,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话和感情表露出来。
(3)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班级的活动能轻松活泼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投入。
(5)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够迅速了解其原因,作出即时的和适当的反应。
(6)在团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

就数学而言,现在小学的学习内容很多都是以前初中的教材了,象什么几何方面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这部分我觉得是比较难的<我做的那个家教的小孩就是这样>,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没有成熟,有很多东西看不透彻,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然后就是应用题,这个压轴题型学校老师也是讲得很多了,反正要让他理解最重要.
当然,不能忽视的就是计算.很多学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大题上,在前面的计算上就大而化之了,甚至在大题中,尽管方法对了,都要计算错的案例屡见.家长还是要提醒娃娃噢.
祝你成功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适应今后发展了的社会环境。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变化,如果我们的眼光短浅,教育目标没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是根据当前社会、甚至是过去社会的需要来指定教育的目标,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我们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心理特征作为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
2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地发展。例如,要培养学生关心和爱他人的品质,从学前到高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阶段,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在水平上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在学前期,重点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和集体观念;在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以及爱祖国和爱人民的意识。
3可操作性原则
所谓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教育目标不能假大空,而要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完善的自我"、"道德高尚"和"心理健康"等作为人格教育的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如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和肯定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遵纪守法等等。这样的特征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和评定方法来评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从整体上讲,心理教育活动课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规律特点及当前学生遇到的主要焦点问题,将教育活动的目标层次化,从内容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学习、生活、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着眼,按照每方面内容,又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又由许多许多相对独立的活动组成,每个独立的活动即是教育活动课的最小单位。
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升学,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考试前的心理焦虑比较严重,他们需要在考试前接受有关的指导。鉴于此,可设计"调试考前心理与一个单元的活动,其目标为,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活动:
1)调整考试动机。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考试动机,促使其将外部考试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②使学生学会调整考试的恰当动机水平。
2)合理控制考前情绪。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考前的情绪。②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考前情绪的方法。
3)要有良好的临场状态。目标: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水平。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下面具体介绍一节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①确立主题及目标
按照本单元的目标,确立本节活动课的主题及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选鲜明、活泼、能够吸引学生关心的问题做主题。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越具体,实施中越好操作,越易于实现。有些活动设计,目标定得高、空泛,教师在活动时不好把握,活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易停留在表面,不能深人,难以收到实效。
②选择合适的活动模式
根据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式,有时一节课是多种模式的交互运用。要注意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光图表面热闹,要体现出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平行关系的活动易使活动浮于面上。
③列出活动的步骤
包括活动准备,活动的先后顺序,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及说明提示等。
④选择相应的参考
实施一节活动课可能涉及到的心理教育原理、学生案例资料很多,仅靠心理辅导老师一人在课前去准备是不够的,因此,在设计时要把相关的资料提示或某些具体参考列出,以备实施人参考使用。
二、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心理教育活动课(或称心理素质培养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总体目标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观念、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改善其意志品质。
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
我们把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具体化,即,以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编排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大多处在6、7岁至11、12岁之间。跟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快速变化相比,此时儿童生理方面的发展显得年缓而稳固,身高体重稳步增长,各种组织和器官也进一步成熟,尤其是大脑重量逐步接近成人,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增强。
伴随生理上的更加成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心理有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注意的有意性进一步增长,注意品质明显提高;感知觉的各个方面继续完善,观察力水平不断提高;记忆的有意性、意义性和记忆策略都有明显发展;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但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仍不够高。
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深刻性和稳定性;需要、兴趣、志向、价值观体系等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复杂化和深刻化,各成分均有明显发展;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也进一步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大多数学生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具体每个学生能否达到这种一般水平,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通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心理的最佳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例如,有的学生身高、神经系统的发育均达到同年龄正常水平,但其智能却处在常态之下。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要么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跟不上,使得行动的盲目和情感发展方向上偏离;要么是情感的发展跟不上,使得知与行的发展失去生机和活力;要么是意志过程跟不上,造成情感的脆弱和言与行的脱节。
(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如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得到发展,但却没有形成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志向。
(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有些儿童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其智力水平和某些特殊能力会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对常规教学条件和教育发展要求就会感到不适应、不满足。相反,另一些人则由于自我发展和自我要求偏低,会感到外部要求过高。针对以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选择如下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1智能和创造性:(1)观察力。(2)记忆力。(3)思维能力。(4)注意力。(5)想象力。(6)创造力。
2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
(1)自信心一一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坚信自己。
(2)目的选择性一-能够选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3)独立性一一依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轻易接受他人帮助和支配。
(4)勇敢一一敢于挑战、不胆小怕事、不怕苦和累。
(5)成就动机强一一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和自己所做之事负责。
(6)坚持性一一做事彻底、有耐心。
3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
(1)爱人-一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爱环境一-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大自然、具有环保意识。
(3)爱集体和社会一-班级、学校、家乡、祖国。
(4)社会交往技能一-倾听、礼貌等等。
4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
(l)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一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2)幽默感。
(3)美感一一乐于和善于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三、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与实施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
心理活动课有三种基本的活动途径:
1认知式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
(1)故事联想式
引入故事。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的心理,提供学生阅读或倾听的故事。
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一澄清式
专题讨论。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展开讨论。
辩论。就争论性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
配对讨论。就一个题目,先两个人讨论,提出一个意见,然后再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会比较高,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
六六讨论。分组进行,每组6人,在小组中每个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要给出个人思考时间。
2情境式
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
(1)氛围式
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
人际氛围是指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活动,增进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形成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期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活动中教师能切实体验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师生共同体验活动之乐趣,活动之收益。
(2)角色一体验式
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比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喜欢别人或讨厌别人的情景,以揭示内心活动,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
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或是异性同学,或是另一位同学,或是老师,或是父母),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
双重扮演。两个同学,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
(3)游戏式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
①游戏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
②游戏的自主性
表现在允许"自由选择"和"自由加入与退出",让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必一定按别人的好恶行事,当参与者在游戏中兴致很高时,他是忘我地技人,其自主性表现的最淋漓尽致。
③游戏的虚构性
表现在它可以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下活动,在这个情境中,不同于现实中的生活,参与者抛弃了原来的生活角色,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大家无论平时课堂上学习好坏,高低卑贱,品德优劣,只要参与进来善于出谋献策的,都得到同伴的尊重。因为具有虚构性,在游戏中的喜哭怒骂都不会太在意,参与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
④游戏的创造性
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由于是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同时,由于游戏的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
⑤游戏的社会性
游戏的组成是团体形态,因此,也要求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在游戏过程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契约。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契约,约束和规范着成员的活动。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规则、契约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团体的力量,在团体中能够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
一般游戏辅导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建立伙伴关系阶段。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学会表露自己和倾听别人。共同承担义务阶段。学会与伙伴共同商议、执行任务、承担责任。相互信任互助阶段。在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中增进自我认识和建立尊重别人的态度。交流分享领悟阶段。交流领悟合作的价值,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正确认识自我阶段。找到现实的我与自我概念的距离,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
3行为训练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
(1)示范
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比如用"大声思维"法让起示范作用的学生大声陈述其思维过程,把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示范给其他人。注意力、想象力的训练,学习处理矛盾冲突时的寻找解决方法等都可运用此法。
(2)奖赏
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奖章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或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惩罚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
(4)契约
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每次要扣掉几个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各阶段的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模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模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全体性原则
这是基本要求。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同学。
2主体性原则
这是前提。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
3活动性原则
这是主导。它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体现的,更适于学生特点和教育训练内容及目标的实现。
4情感性原则
这是核心。避免了概念化,以学生情感的激发、起伏、变化、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的共鸣,以及共感技术的运用。
5开放性原则
这是方向。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教材在活动中只起个引子或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散发开去,在一个主旨目标下,附带着其他目标。重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整体活动设计结构上不拘泥于线条结构,而应体现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活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也是开放性原则的体现。
6过程性原则
这是重心。心理教育活动课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及过程体验,把握、优化好活动过程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和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的关键。
四、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
明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能够用心理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活动方法设计教育活动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该课程,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心理教育课程规定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技能
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理抗拒的技术、沉默技术和情感转移技术等等。
2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力状况、人格特点、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这就是教师经常所说、课前准备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
3先行接触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4设置助手
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以帮助主持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某些冲突事件。
(二)课堂组织
要上好一堂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
1课堂开始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
(1)预热方法
可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开展。
(2)澄清方法
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3)介绍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有必要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使学生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①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②每人自问自答10次,每次都是"我是谁?""我是……",说出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③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训练其机智。
2教学过程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
(1)引导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问题上能寻求较好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开放性的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
(2)反馈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把握学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自动修改自己的机会。
(3)明朗化
这种方法是教师除复述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感情外,再增添教师认为学生想要说而没说出的东西,即教师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白表达的感觉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
(4)面质
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面质学生,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3课程结束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回顾与检讨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
(2)计划与展望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应该作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
(3)祝福与道别
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
4注意事项
在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态度还应注意。
(1)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
(2)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的和安全的,能够了解他们,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话和感情表露出来。
(3)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班级的活动能轻松活泼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投入。
(5)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够迅速了解其原因,作出即时的和适当的反应。
(6)在团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