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最畅销颜色:水浒传的创作手法及写作的可取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16:01:20
急用啊!
谢谢哥哥姐姐们!~~~~~~
我问的是:水浒传的创作手法及写作的可取之处
而且要简短一点的!
谢~~~~

水浒一传,或曰农民揭竿起义,或曰为市民写心。其栩栩人物、英雄豪气,素来受论者青睐。但是,人们在关心《水浒传》人物、情节、主题、版本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故事发生的广阔背景——乡村。乡村常可以粗分为“乡野”和“村落”两部分。“乡野”是空旷无人居住的地方,在人口稀少的古代社会,乡野是普遍存在的。“村落”是农村人的聚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又“有别于都邑的农村居民点”。[1](P1)

彼得·丁·戈雷斯在《宋代乡村面貌》一文中指出,“对于开封东部的京东两路和西部的京西两路乡村的情况,我们了解的尚不全面。”[2](P155),所谓的京东两路(包括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即为现在山东地域。而《水浒传》的故事又多是在山东境内发生的。我们或许可以从文本中指出一些宋代乡村的面貌,来弥补一下历史地理学家的遗憾。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作为文学著作的小说,《水浒传》是流传了几百年才最终成书的。其版本颇为复杂,又加之本非正史,我们显然没有权利去附会历史。

宋代经济发展水平很快,城市也繁荣了起来。比如说热闹的汴梁城就是显著的例子。正像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一样,当时也有农民涌入城市、城市流民浪迹乡野的现象——个稳定的农业社会开始注入了新的动因。从农村人眼中看农村和从城市人眼中看农村是不同的,从文人雅士眼中看农村和俚俗文客眼中看农村也是不同的。反映在文艺作品中的农村也显示出了当时的一定特质。反映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意象是小说着墨较多的地方,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大环境。而最终成书于明初的作者,也是在拥有自己的感受,基于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了这一“乡村”意象的。而《水浒传》的“乡村”能体现出哪些创作倾向,反映出哪些文化特色,这些都是本文所试图探究的。

乡村意象是一个很大的意象,在《水浒传》中又可以分解成若干小意象。这些将在我们下面的分析中得到体现。在本文中,所有引文都以容与堂本(百回全本)《水浒传》为依据。

一 “村景”

《水浒传》中人物广阔的活动舞台是乡村。《水浒传》文本在体现这一舞台时常采用韵文的形式。“村景”是对乡村景致的一种总体上的观照,是描述中最常见最突出的的乡村意象。我们可以从文本中看到,对“村景”的描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野。“红轮低坠,玉镜将明。遥观樵子归来,近睹柴门半掩。僧投古寺,疏林穰穰鸦飞;客奔孤村,断岸嗷嗷犬吠。佳人秉烛归房,渔父收纶罢钓。唧唧乱蛩鸣腐草,纷纷宿鹭下莎汀。”[3](P112)(第八回)这是董超、薛霸押送林冲配往沧州途中日暮乡野的景色。

(二)聚落。“青郁郁山峰叠翠,绿依依桑柘堆云。四边流水绕孤村,几处疏篁沿小径。茅檐傍涧,古木成林。篱外高悬沽酒旗,柳阴间揽钓鱼船。”[3](P198)(第十五回)吴用去寻阮家兄弟时所见的石碣村落的景象即是如此。

(三)庄院。“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染。草堂高起,尽按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3](P22)(第二回)这是史家庄的景象。我们知道,“我国宋代农村中的封建庄园普遍存在”。[4](P262)《水浒传》中象这样细致描绘的还有穆家庄、祝家庄等好多个,可见作者在描绘时也是基于一定依据的。

(四)酒店。“门迎溪涧,山映茅茨。疏篱畔梅开玉蕊,小窗前松偃苍龙。乌皮桌椅,尽列着瓦钵磁瓯;黄泥墙壁,尽画着酒仙诗客。一条青旗舞寒风,两句诗词招过客。端的是走骠骑闻香须住马,使风帆知味也停舟。”[3](P452)(第三十二回)这是对村落小酒肆的景象描绘。

以上四个方面是《水浒传》“村景”描写的重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村野和村落交替的北方大地,宋代的酒肆和庄院是常见的。

同时,我们会发现,“村景”中很少出现农耕等劳动场面。尽管“黄河中下游区是有着悠久耕作历史的古老农业区,虽自唐中期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但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使这里仍保持着雄厚的基础与先进的耕作技艺。”[5](P32)但《水浒传》在描绘“村景”时似乎根本没有顾及那“雄厚的基础”和“先进的耕作技艺”,而是在诗的语言里,把怡然自得的“小国寡民”统统纳入到描绘的视野中去。这种选择性是来源于作者对“乡村”的理解和把握,在润色文字的绝佳工艺中反映出了作者的文人化倾向。

下面我们再以《水浒传》中描绘“村野”的景象为例子,进一步分析作者在乡村意象创作过程中的文人化倾向。

村野景一:“崎岖山岭,寂寞孤村。披云雾夜宿荒林,带晓月朝登险道。落日趱行闻犬吠,严霜早促听鸡鸣。山影将沉,柳阴渐没。断霞映水散红光,日暮转收生碧雾。溪边渔父归村去,野外樵夫负重回。”[3](P39)(第三回)

村野景二:“山影深沉,槐阴渐没。绿杨影里,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蹄。”[3](P12)(第五回)

村野景三:“暮烟迷远岫,寒雾锁长空。群星拱皓月争辉,绿水共清山斗碧。疏林古寺,数声钟韵悠扬;小浦鱼舟,几点残灯明灭。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3](P530)(第三十七回)

由上面列举的诸村景,我们明显地发现:日暮、月上、孤村、古寺、收渔等,是作者反复提到并孜孜不倦加以生发的。有时并不一定需要这样的重复描写,但作者也使用了。难怪李卓吾对其中的几条毫不留情地加了“删”或“可删”之类的眉批。

但是,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在这种模式化的背后,实际上是隐藏着作者对乡村的看法的。作者事先就把乡村预设成一幅幅暮色归隐的水墨图画,然后在认为有必要点缀的时候拿出来“诗化”。作者用一颗有诗情有画意的心来看待乡村,用优美的文字寄予这种闲适和安逸。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文人化了的乡村。这种写意色彩是有士大夫的儒雅气的。那么,这种文人气到底是属于“雅文学”的范畴呢?还是“俗文学”的范畴呢?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白话长篇小说,由故事流传到最后的文本定稿,是经过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的。像《水浒传》这类作品,在宋元时期就有了“说话”。说话人凭仗集体创作的“话本”在民间传播。从“话本”到“小说”的成型过程中,是离不开文人的创作的。当文人走上前台时,也给纯民间流传的故事更多的文学色彩了。不过这类文人总是非正统的,创作小说本身就是属于“俗文学”的范畴。或许是不甘于太通俗、或许是仍醉心于“雅意”,这些文人试图给它注入文雅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传》在对乡村意象描绘的“模式化”和“诗化”,其目的也是使通俗小说更接近于正统文人创作。其“最初的目的是借韵文提高通俗小说的文化品级,及向听众或读者证明自己在主流文化方面的修养”。[6](P19)也正是由于这些指导思想的实践,我们在欣赏《水浒传》人物情节时,也为文本中这些“雅”的成分而感到不安,甚至觉得它们就是“鸡肋”。这种文人化创作倾向实际上反映出作者创作心理的不成熟性。在白话俗文学顺应着历史发展的潮流时,《水浒传》作者一方面可以用精彩的口语和通俗的文字宣泄情感、塑造人物、构建情节,但是另一方面又在试图“提高品位”,使文人化倾向更浓。这是转型时期文人创作心理矛盾的一个表现。

人物描写

回答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