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作文说明文600:急!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新资料?多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9:59:38

长江资料
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干流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川东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径流资源和水力资源
流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千米,约有3万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1: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以下简称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总人口 8742.2万人,农业人口 6907.7万人。全区总面积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水蚀面积33.7万km2、风蚀面积11.7万km2),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达16亿t,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2: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全唐诗》 作者: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3:

黄河大合唱
http://www.hbtv.com.cn/zt/lunxian/rm/006.mp3

保卫黄河
http://www.szlhdj.gov.cn/upfiles/soundfiles/sf_200410132287.MP3

4:
黄河断流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北麓,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
。黄河滋润着两岸人民,两岸人民离不开黄河水。那么,黄河到底有多少水资源
呢?据国家对黄河的配水方案,黄河每年58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其中370亿立方
米用于沿黄各省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210亿立方米用来冲刷下游河
床里的泥沙。然而前者的实际用水量已大大超过了370亿立方米,仅沿黄50多座城
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就超过300亿立方米,刷沙水量则没有保证,加剧
了下游泥沙淤积,削弱了行洪能力。

为了抵御旱灾,各种水利设施便瞄准了黄河。中国水利科学院王浩先生(1999)
说:“黄河断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断流的根本原因,
还是河道外用水的大量增加和无序引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园口实测平均径流
在850立方米/秒左右,而下游两岸的引水能力却高达4000立方米/秒,大量无序引
水在任何时段均可造成断流。”

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消耗的水资源量越来越大,滋润本流域的最大河流——黄河径
流则日趋衰竭。20世纪70年代黄河平均断流长度为242公里,80年代为256公里,
90年代达到392公里。90年代以前,断流一般发生在河口地区。1992~1994年,断
流上延到山东济南附近;1995年断流延展到河南夹河滩以上,长达683公里;199
7年又延展到河南开封以上,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干流长度的90%以上。据利
津水文站实测资料,20年间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年断流45天,其中199
7年断流226天。与此同时,黄河入海水量不断减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
量只有184亿立方米,相当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亿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
均入海量371亿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亿立方米的47%。一些专家
预测,如果以5年时间为单元计算,到2000年黄河下游将出现年年断流现象,到2
020年黄河下游将会出现全年干涸,黄河由此将成为一条内陆河。

更为危险的信号是,黄河以往仅在下游发生断流,如今上游的源头地区亦开始出
现断流。《中国环境报》评出的1999年“十大国内环境新闻”之一是:“青海省
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干流出现了长达近8个月的断流现象,这是黄河源头历史上
出现的首次跨年度断流。”玛多县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和鄂陵
湖(面积610.7平方公里),是黄河的源头,1998年10月2日——1999年6月3日,
出现了自1997年断流以来的第二次断流。鄂陵湖1993年出水量为7.80立方米/秒,
1995年降为2.71立方米/秒。玛多县第叁大湖——冬格措纳合湖,水位垂直下降了
2~3米,湖面萎缩30米。据玛多县最新统计资料,全县4077个湖泊,已有2000多
个小湖泊干涸,新的公路可直接从干涸的湖心穿过。境内风蚀活动加强,星星峡
一带原来半固定的沙丘变成了活动沙丘。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威胁着牧
民的生存,也使黄河源区径流量越来越小。

(4)荒漠化问题

干旱化、荒漠化,已成为威胁我国生存环境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占国土面积40
%的北方地区干旱化,主要表现为降雨减少、河网干枯、湖泊萎缩、雪线抬升、土
地荒漠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据近年来得到的观测资料,青藏高原大量湖泊退化
,已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累计亏水量达148亿立方米。新疆全区湖泊面
积比50年代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

冰川是宝贵的淡水资源,从1979年~1998年,我国冰雪覆盖面积缩小了11%,祁连
山冰川从1956年~1976年,平均退缩速度东部为16.8米/年,西部为2.2米/年,远
远超过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根据遥感测量分析,长江源头冈加曲巴冰川
一带,近30年冰川后退了600米,平均每年20米。

干旱化推动荒漠化,荒漠化加剧干旱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宋宗忆
研究员(1999)撰文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
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遍及13个省区市,包括90个整体沙区县、508个部分沙区县,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
。据测算,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间接损失则更大。

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剧增、过度耕作与放牧,导致荒漠化南下东进。
荒漠化使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环境难民”,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找
新的生存环境。全国沙漠化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每年以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迫使一些稀有和敏感的物种难以继续生存。如新疆沙化
草原地带,大风一吹,飞沙走石,沙石顺风流动,以每小时0.270平方公里以上的
速度向草原推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我国“叁北”地区,约有2亿亩农田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有15亿亩草场沙化,牧草
退化,牲畜承载力下降;数以千计的水库和大批的灌渠因风沙侵袭而淤积;有80
0多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的公路常受风沙威胁。据1999年12月15日《人民政协报》
报道: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盟段一条长154公里、宽50米的防风固沙林
带,如今已基本变为枯障。黄沙正以每年5 ~ 8米的速度威胁着黄河、包兰铁路
与110国道。磴口县许多干渠泄洪闸被破坏,流沙漫过大堤,吞噬良田近万亩。河
道淤积比县城高出4米多。1993年几次沙尘暴,加大了输沙量,导致河堤决口,形
成了80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形势仍然是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沙化土地也有自我恢复
功能,但人为破坏常常使沙化土地难以自我恢复植被,仅以青海为例。青海省地
处黄河的源头,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难度大,自然平衡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目前青海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难(包括天灾与人祸)
问题:一是草地退化。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共有退化草地面积413万公顷,占全省总
草地的1/4。其中沙化面积113万公顷,而且每年正以新增4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扩
大。20世纪80年代,由于淘金者大量涌入青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事非法的掠
夺式开采,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再恶化。黄河源头草地大部分为高寒草原
和高寒草甸,生长缓慢,草场承载力低,1公顷草地可养活一只羊,一旦破坏,很
难恢复。草地成为裸露的土壤后,靠自然恢复需要百年乃至千年。源头草场破坏
,导致沙化与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使黄河径流出现减少趋势;二是草地与植被退
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全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
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其东部干旱山区坡耕地年均每公顷流失表土30~40吨,
致使黄河含沙量逐年提高。湟水盆地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近万亩,每年流
失的氮、磷、钾高达23万吨以上,相当于青海省1985年农用化肥的两倍多;叁是
干旱化引起雪线上升,积雪减少,湖泊萎缩或干涸。1997年青海湖较1908年下降
了11.12米,黄河的主要支流湟水的平均流量由1990年前的20.5立方米/秒,下降
了26.3%。1997年黄河上游的来水也降低到历史最低点,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
库比1995年少蓄水24.9亿立方米。

新近,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
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参见2000年12月12日《科学时报》)。符淙斌研究员指出
:“占我国国土面积40%的北方地区干旱化,是环境系统整体的异常变化,很可能
是全球增暖对区域生存环境影响在综合表现。”安芷生院士则指出:“初步分析
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国北方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主要依
据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干旱指数自60年代以来明显上升;近50年来的土壤湿度
资料表明,干旱化最严重的是华北平原和西北的西部;珠峰远东绒布冰川的冰芯
记录,指示北坡冰川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退缩当中;干旱灾害统计结果表明,60
年代以来,东北和华北的旱灾面积持续增加;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实地考察
证实干旱化和荒漠化正在加剧。”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类
不合理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重点是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利用土地。在不合理
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干旱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互相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1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了“探索沙尘暴”科学考察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沙尘暴与原生沙漠无关,人类活动应负主要责任”。即所谓
沙尘暴:“真正的沙物质不是来自于原生沙漠戈壁,而是来自于地表受人为活动
扰动、植被被破坏以后的沙漠化地区。我国境内的沙漠戈壁它是在200万年以前、
青藏高原隆起后,由于西部气候的干旱而形成,它们表面的细物质经过漫长的地
质时期早已被风吹掉了,戈壁上留下的都是砾石,沙漠表面覆盖的也是粗沙。所
以,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近50年来沙尘暴的沙源区主要来自由于土地退化过程
造成的沙漠化土地。”“沙尘暴是由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
发生于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的沙漠化及其易发地区。我国塔
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和贺兰山以西受大陆性气候控制,常年缺少降雨,土地利
用为绿洲灌溉农业;沙漠化的因素和表示形式主要是中上游水资源调配不当,下
游农耕地因缺水撂荒或在沙漠与绿洲过度带盲目开垦引起,或草场因地表水枯竭
、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物死亡,风蚀量增大;东部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秋有
一定量的降水,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带,冬春干旱季节,由滥垦、草场严
重超载等引起,以农耕地土壤沙化、砾质化、灌丛沙漠化和沙地活化为主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