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寄到英国几天: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为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4:09:07

伊拉克战争后的世界:国际力量失衡--市东欧中亚学会等举办专题研讨会

11月14日,市东欧中亚学会和上海市建委党校联合举办“伊拉克战争后俄美欧大国关系研讨会”。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克拉修克·阿列克谢、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亚洲代表处首席代表库兹涅佐夫·帕维尔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伊拉克战争后的俄美欧大国关系及相关问题展开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伊拉克战争后的俄美欧大国之间的关系
发言者指出,伊拉克战争后美欧、俄美和俄欧之间的关系均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点.首先,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大西洋联盟内部的矛盾、分歧进一步表面化,具体表现为美国与欧盟的矛盾、欧盟内部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及伊拉克战争后出现的“新欧洲”与“老欧洲”的矛盾。与此同时,伊拉克战争后,俄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俄罗斯不仅迫切地希望加入欧盟,而且已付诸行动,逐步实现融入欧盟的蓝图。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俄欧立场基本保持一致,巴黎-柏林-莫斯科轴心已初步构建。虽然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对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构成挑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割裂了其与伊拉克的传统关系,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美欧俄之间的关系仍处于纵向深化的发展轨道,三边关系的缓和是总的发展趋势。
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伊拉克战争背后制约、影响大国关系的一些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有的学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后大国关系的变化、分歧主要根源于对国际秩序的不同理解。美国一直力图建立以其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将联合国视为自己的工具性机构。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法、德和中、俄等大国则强调要以联合国作为行动的框架,致力于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此外,经济利益也是擎肘三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仍会将利益考量作为制订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因素和文化差异,大国之间仍缺乏充分的理解与沟通,这也构成三边关系的一个主要障碍。多数学者认为,由于三边关系是决定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把握三边关系的发展动态及其趋势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与美欧俄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也为我们制定灵活有效的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东欧国家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
与会者认为“新欧洲”目前尚未形成固定的联合体,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东欧各国仍主要以独立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活动。被美国称之为“新欧洲”的中东欧国家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与以法、德为代表的“老欧洲”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其政治经济转型以来谋求独立外交地位的昭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东欧国家作为两大对立阵营之间缓冲地带的重要战略地位已经消失,伊拉克战争后波兰等“新欧洲”国家一系列突出的外交表现使国际社会再度对整个东欧地区的发展前景予以关注。虽然从总体趋势来看,东欧仍以回归欧洲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但是从这些国家转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轨迹来看也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即东欧国家正在着眼于以独立的身份回归国际社会,并且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地位继续采取灵活的外交行为在各大国之间斡旋。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及国内改革
与会者认为,目前俄罗斯实行的外交政策惟国家利益是举,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缘于俄罗斯社会历史的独特性。当前俄罗斯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发展的优先方向,强调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合作,不断调整、改善和发展俄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俄罗斯积极推进与美国的关系,尤其在9·11事件后,以反恐合作为契机,俄美关系有了新的进展。普京政府在调整大国关系的同时,继续深化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学者们认为,迄今为止,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绩效不尽如人意。从经济角度来看,虽然建立了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但总体制度结构的运行效率低下,制度环境亟待完善;从政治角度来看,虽已构建了民主政治模式的框架,但民主形式与实质相距甚远,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仍然有限,尚未构筑起成熟的公民社会。因而,从整体上看,目前俄罗斯政治体制可界定为介于权威主义和代议制民主之间的选举民主,仍未形成西方意义上的真正成熟的民主制度,表现在一些具体的制度层面,如外交政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变数。
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克拉修克·阿列克谢在发言中指出,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不仅影响了过去的国际政治结构,而且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伊拉克战争虽然显示了美国的强大,但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表明,单靠美国的单边主义无法解决“战争后遗症”。事实证明,伊拉克战争所造成的若干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单凭美国的力量无法保障世界的永久和平。
市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姜琦在会议总结中指出,目前,世界多极化只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非国际政治形态的现实。从现实的国际力量对比来看,只有美国堪称世界的一极,现实的各种国际力量仍处于失衡状态。在此情况下,建立多极化的世界须仰赖于多元化主体的成长与合作以及国际社会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因此,对我们而言,构建多极化的世界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