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试板:我想知道长江文化,有谁能告诉我吗?越详细越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03:19:01
关于长江的发展历史!以及长江流域的文化!

长江,世界上的四大河流之一,中国的第一大河流。
  世人论及长江,无不倾慕向往!但应该说,一般还是大观的印象多,深入了解少。因此,一涉及到她的价值问题,往往就表现出认识和评价远远不够。所谓“世界第三大河”就是这种印象性认识的一种表现。殊不知,论长度她虽比尼罗河和亚马逊河短300和100公里,可前者属从坦桑尼亚到埃及的东非9国共有,后者则分属南美的巴西和秘鲁两国。就属于一国独有,便于开发利用论,长江则实为“天赐”我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宝河。我们前30年中,在长江流域缺少应有的投资和“弃水走陆”、“弃水就火”的交通及能源建设,就是对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认识不足的表现之一。而长江文化,本是一个上百万年的客观存在,可现在尚处于探讨之中,则又是这方面认识迟慢浮浅的表现。
  一、长江与黄河同是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摇篮
  一说中华民族和文化,许多人往往只想到黄河,而忽略长江,这是浅薄片面的。黄河诚然是我们民族和文化的摇篮,但应该说她主要是一种炎黄中上古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代表。如果以其概全,那只能算是了解一半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另一半则是其南方文化,即既发端于上古,又在中后古超越了黄河文化的长江文化。
  首先,从已发现的古人化石看,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是民族先民的诞生地,而且,据现有史料,长江流域还略早。 两流域古人化石比较① 长江流域
  名称 距今万年 发现年
  元谋人 170 1965
  郧县人 早于北京人 1975
  郧西人 相当北京人 1976
  和县人 30-40 1980
  长阳人 晚更新世 1956
  丽江人 同上 1956
  资阳人 0.7
  以上资料表明,古人化石发现的年代北早南晚,黄河流域20年代和30年代的各一处,长江流域的均在50年代之后,这可能是前者影响大,后者影响小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则表明,化石的年代是南早北晚,元谋人比北京人早百万年之久,这就是长江流域作为民族摇篮先于或至少是等于黄河流域的重要证据之一。
  其次,从已挖掘的文化遗址看,黄河流域最早的是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主要出土了磨制石器、骨器、细泥或夹砂红陶、彩陶,粟、黍等,属定居农耕遗存。其下还有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800年等。与此相对应,长江流域则有河姆渡文化,距今约5300-7000年,也出土了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骨器、木矛、刀、稻子等,同属定居农耕遗存。其下也有松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距今约4000-70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约4000-6000年等。由此可见,两流域的文化也大体相当,长江文化甚或略早。
  再次,从迈入文明社会门槛的生产工具看,迄今最早的铸铜遗址,一说是河南的殷墟,距今约3000-4000年②;一说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铜矿”,年代与上相同③。而铁器,迄今,虽然出土于黄河三门峡的西周晚期铁剑是最早的,但“铁器的普及始于春秋晚期的楚国。迄今已知年代属于春秋晚期的铁器,除个别国属尚有疑问者外,几乎全数出自楚墓”。这也表明两者文明的发端是大体相当的。
  又次,从文明的发展看,则可以说是交替领先的。无疑,秦汉之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文化比较发达,人口和人才也显然较多。因而,夏、商、周、秦、汉基本定都于这一带。但自“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已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④。“自东晋至陈亡的300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远远超过北方”⑤。许多朝代也就定都长江流域,南京就是10朝古都。唐以前黄河流域及以北人口占多数,宋以后则长江流域就上升为多数了。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人少和生产力低的古代尤其重要。这是分别表明了不同时期两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才的情况类似,西汉的三公九卿基本上都出自黄河流域;唐后期的713名进士,两流域就大体相当了,明代(1371-1643)年的267名进士,就基本来自长江流域了⑥。
  二、长江文化的界定及其特点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和文明的摇篮之一,都是无疑的。但由于长江文化问题提出甚晚,过去的探讨甚少,所以人们对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我认为,最扼要地可把她概括为:中华民族的南方流域文化;进一层则可概括为:沿长江从古至今开展的中国西南至东南的流域文化,再进一层还可概括为:以长江流域优美的自然山水为背景,以道家为主,高度融合了儒、佛、法、墨等家思想,连接藏、蜀、楚、吴4域文明,于今则牧、农、工、商和现代科技并茂的丰富多采的立体文化。其主要特点似可概括为“长、久、多、丰”4字。
  “长”,就是地理跨线长。万里长江从西到东贯穿了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加上支流则达18省(市),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比黄河长近千公里,广百万平方公里出头。
  “久”,就是历史悠久。从自然背景上说,可追溯约2亿年前的沧海桑田山水之变,即现我国西南作为原属地中海的一部分,因历次造山运动,西南变成陆地和滇池、西昌、巴蜀、云梦等湖泽,并向西流入地中海;后西南进一步升高,特别是3、4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水流改为向东的地质史。从人类史上说,按现掌握的元谋猿人算起,是170万年。就文明史而论,则与黄河文明以及整个中华文明同古。
  “多”,就是层次和方面多。从古文化形态上说,包容了道、儒、佛、法、墨等层面;从古地域文化上说,包容了青藏、巴蜀、荆楚、吴越等层面;从近现代说,又包容了分别以畜牧、农业、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各层面;从民族上说,则包容了中华56个民族的绝大部分。
  “丰”,就是丰富灿烂。如从自然、社会、历史、文艺和现实的结合上,则似可概括为许多个“万”,如万里长江万里画卷、万里长江万首诗篇、万里长江万年史鉴、万里长江万种风情等。
  “万里画卷”,主要是指自然风光,即如画的山水田野。大观地说,其源头神秘幻化,源头之下的沱沱河,先是细流漫网,继则江水滔滔,通天河两岸绿草如茵,松柏挺立。金沙江奔腾在落差2.3千米的高山深谷之间,往下,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巴山蜀水、幽雄三峡、蜿蜒荆江、洞庭江夏、鄱阳庐山、九华黄山、扬子钟山、江海交汇等处都无一不美。
  “万里诗篇”,主要一是指其自然和人文美景具有诗韵;二是指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为其自然和人文兼美所动而吟咏的诗词,数以万计。如仅咏三峡自然美和黄鹤楼古迹美的诗,就各在千篇以上。
  “万年史鉴”,除地质史外,主要的,一是指古人遗骨和用具等构成的人类史;二是其铜、铁器具和文字资料等构成的中华文明史;三是指道法自然,流变俊逸的思想文艺史;四是指几千年压迫剥削和反剥削压迫的阶级斗争史;五是指近代外敌侵略压迫和我反侵略压迫的民族斗争史;六是指无数英雄的子孙过去流血牺牲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史,七是指近40多年摸索前进,建设新中国,特别是近10多年改革开放,大踏步迈进的奋斗史等。
  “万种风情”,主要是指生活在流域大地上的近4亿炎黄子孙,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生活习惯等都有差别,风俗人情各有异趣。就经济生产而言,自上而下大体有各侧重牧、农、工、商某一两个方面的差别。就饮食文化论,全国最著名的10大菜系中,长江流域的就有川、湘、鄂、徽、浙、苏等6个。
  三、长江文化的价值
  长江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现在已渐为众所认识。我们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规划的《长江经济开发》课题时,曾提出和论述了“长江将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脊梁”的观点,并荣幸地为许多朋友所认同。后来,我国又提出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搞活长江流域这条龙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都是表明了她极重要的经济价值。
  经济与文化历来是相伴而行,相辅相成的。长江文化的价值,主要的似可概括为4个“最”。
  一是,最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这主要表现在她既有利于对外的介绍,又有利于对内的传扬两个方面。因为长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既丰富多采,又较亮整和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也保存较好;还有以水运为主的较舒适、安全、经济的交通条件。
  二是,最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这除上述有利条件外,主要的还有3个“交辉”。一是万里多娇江山的山水美与万年史诗的人文美交辉:世人都说三峡是美丽的山水画卷,其实,不仅如此,它同时也是炎帝及其子孙的发祥繁衍地,并留有历代的众多史迹;二是民族多采的生活与中华统一的文化交辉,其统一性,如三国文化,就是从西南高原直到淞沪出海口贯串全流域的,而唐文成公主进藏,带去种子、绸缎、瓷器、历法、医药、儒经以及工匠等,并沿途传播,则是促进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交流的,至今大昭寺的文成公主塑像和通天河畔玉树县的文成公主庙就是见证;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辉。青藏、巴蜀、荆楚、吴越文化以及三国文化等,均属传统文化,而攀钢、重钢、武钢、鄂钢、马钢和上海钢铁厂等现代化工业,以及武汉、南京、九江、枝江、重庆、沱沱河、通天河等已建和正在建设的十几座跨江大桥,60年代建成的葛洲坝和发电厂,现开工建设的三峡大坝等,则无疑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此外,她也是民族苦难史的深刻教材。各国帝国主义都在长江流域留下了大批罪证,沪、汉等大城市过去的“租界”、“华人与狗禁入”的牌子,“景明大楼强奸案”,特别是“南京大屠杀事件”等,都是应永远铭记的国耻。
  三是,最有利于发展科学技术。这主要表现在流域人民历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上。据武汉市统计局1985年的有关资料表明,沿江除中专教师少于沿海,社科人员和大学略少于内地外,其他都比沿海和内地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江流域能以占全国1/5的土地,养活近1/3的人口,创造1/2的工农业产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和第三产业,主要在于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胜。国务院确定的56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重点风景区中,长江流域即各占约2/5,且大都临江和近江。加上交通条件较好,即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主要运输工具中,以船的活动空间最大,行走最稳,感觉最好、危险最小、娱乐最便。而长江的重庆至上海2495公里航道和洞庭、鄱阳等湖泊均可通行大型江船;宜昌至重庆和支流的3万公里河道也可通航中小型机动船舶。长江及主要支流的旅游,在这些地区,可取船、车、机、步行结合的方式,以船为基地,夜间和雨雪天及需休息时行船。近程的多发展中小旅游车,与旅游船联运。这样,白天参观,傍晚上船后还可介绍有关景物资料和娱乐,是最佳的旅游方式和时间运筹。远程的则可实行火车、飞机和长途汽车联运。如金沙江以上区段,属探险和探奇旅游性质,就需汽车、火车联运,而如能开辟直升机服务,则可满足高层次旅游的需求。
  总之,长江流域优良的自然条件,既蕴育了她较发达的经济,也蕴育了她较发达的文化。其较发达的文化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利用、发扬长江文化,使之在把长江流域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的脊梁中发挥应有作用。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