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帮忙解释一下"圣雄甘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01:48:06

圣雄甘地

--------------------------------------------------------------------------------

读者文摘

这位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在二十四天中走了三百八十五公里,走到孟买以北的丹迪,号召村民举行和平示威,反对英国统治者。
他事先通知印度总督,说他会故意犯法——在海滨拾一撮干盐。印度人不得制盐,那是英政府的专利。他俯身拾起一小块结成石状的盐块,并高高举起来。
可是一个警察也没到场。甘地断定还需要更多一些刺激才成,于是宣布一个不”“顾后果的惊人行动:他与追随他的人以人民的名义突袭达拉山纳的政府盐厂。这时他被捕了,可是二千五百名追随者一直挺进到盐厂。四百名警员在恭候,把示威者用棍棒乱打。合众社记者米勒报道:“没有一人举手挡开棍棒,示威者挨打时只是呻吟或屏息不出声,继续游行,直到打得倒地为止。”这恐怖事件持续了两小时。
这天是1930年5月21日。米勒令人悚然的报道一下子传遍全球。这个盐厂示威游行大屠杀,成了印度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一这位尊称圣雄的非常人物使殖民地官员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呼他为狂徒、伪君子、神秘主义者。安坐在宫中的印度土王和大君认为他是荒谬的煽动者。努力寻求自治的印度政客认为他是蛊惑民心的骗子。伦敦的英国国会议员觉得这事难以置信,叫他做“骑尿布(指他的缠腰布)的捣乱分子”。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早年在新约圣经中读到:“……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多年后他仍然记得:“这些话深入我心。”
他去到印度最困苦的地区,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他吃素。他向群众大会演说。有时一言不发,盘腿坐在高讲台上——群众也肃静无声,着了迷。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把全国的办公室、工厂、铁路的功能都给破坏了。他成千上万的信徒欢迎被捕。他自己在南非下狱二百四十九天之后,在印度又坐了二千一百天的牢。他说:“监狱是监禁盗贼的,对我来说监狱是圣堂。”
他的绝招是绝食。正如邱吉尔所说的要是这个“煽动叛乱的印度教托钵僧”饿死了,整个印度会发生什么事就难说了。德里的殖民地总督和英国国会的智囊想到这点就不禁忧心如焚。
对这样一个人,你有什么办法?
二甘地于1969年在印度的坡班达城出生,家庭属于中产阶层(“甘地”是杂货商之意)。甘地家族因为深受严格反对暴力的和平主义教派的影响,厌恨杀生,连虫蚁也不杀。
甘地幼年时奉印度神话中两位圣贤为模范,一位代表诚信,一位象征牺牲。他十三岁时,与一个同年岁女孩结婚。其后,家人送他到伦敦学习法律。他在伦敦读了三年书,通过了法律考试,返回印度。不久有公司请他到南非办一件诉讼案,这时在南非发生了一件极令他受屈辱的事,改变了他一生。
公司为他买了到南非联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亚去的头等车票。火车抵达第一站彼得玛利兹堡时,有个欧洲白人走向车厢包房。这白人一见到有色人,尽管其衣著是英国式的,仍怒冲冲召来车长,责问为何叫他与“臭苦力”同房。甘地不肯去行李车厢,就被驱逐下车。甘地说,这是“我生平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从这天开始。”
不久甘地就四出阐释非暴力主义思想。他告诫南非的印人,要清除使印度教徒与回教徒分裂的古老仇恨。他向愚味无知的人群谆谆教诲两条诫命:一是要清洁,二是做人要绝对诚实。同时,甘地开始谴责南非政府的种种歧视法规,如限制印人旅行、禁止罢工、只承认基督教式的婚姻为合法等等。直到五万印人参加这个真理力量运动后,南非政府终于颁布了一项历史性的革新法案。1915年,即来南非二十二年后,甘地放下律师的工作回到印度去。
三当时的印度,这简直不是个国家,而是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士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甚至今天,印度还有三百一十二种语言,其中十五种是法定的,至于方言则约有一千四百种。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为数约五千万,社会视之如麻疯病人,只能操贱役,不得居住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饮,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
甘地返回的就是这样的印度——高高在上的是亿万富翁的土王、大君,而在其权力控制下的顺民却成千累万死于霍乱、伤寒、肝炎和痢疾。甘地说:“全印度都是我的家族。”
甘地创办了一个静修院,镇静地宣布:欢迎贱民!他称他们为“神的子女”。
他这样蔑视禁忌,连他最忠诚的信徒也吓坏了,他柔顺的妻子在惊骇之余,警告他说这样“玷污”静修院一定不会成功。
此后多年,甘地都受到正统的印度教徒的攻击,成群的少年卧地拦阻他乘的车辆。他的车子被掷石袭击时,他会下车直走入暴怒的人群中,有时太愤懑了,就大声喊道:“杀了我吧!怎么不敢杀我?”
他的静修院已增长到两百多人,其中有无神论者、种族主义者、激进分子以及主张暴力的人。有位参观者吃了一惊,问甘地如何能收容这班人,甘地回答说:“我这儿是疯人院,我是最疯的一个。不过谁要是看不出这些人是好人,也该验验眼睛了。”
及至这个理想的静修院的经费用尽了,甘地说:“我们到贱民区去住吧!”结果就去了。
追随他的人尊称他为“甘地师。”他发起运动,叫印人抵制英国货,抵制行为挑起的激情高涨到不可收拾,一群愤慨的示威者在查里·查拉村与警察冲突,砍杀了二十二名警察。主张非暴力的甘地惊得目瞪口呆,遂下令撤销运动。
甘地的名声传遍世界。理想主义者与改宗皈依的人成群而至,尊他为神之化身。
四真纳是回教同盟领袖,长久以来一直要求分割印度,使回教徒有一个分立的祖国,即巴基斯坦。甘地激烈反对分治,断言会流血。真纳于1946年8月15日在孟加拉宣布“直接行动日。”结果加尔各答爆发了空前的暴动,该城的印度教和回教徒发了狂,互相袭击、强奸、砍头。
两个月后,七十七岁的老人甘地动身到另一个血染的城市努卡里去,那里的回教徒骚闹如狂。他带着一名秘书和译员,赤着脚宣讲爱的福音,想要平息恐怖骚动。他这样走了四个月,在努卡里一带虽见成绩,但暴乱象野火一般蔓延到别的省份。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了。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从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撤出东行时,与从东旁遮普西行的巴基斯坦回教徒冲突,在大屠杀事件中,死人实以百万计。甘地大受打击,宣布若不停止浴血攻击,他便绝食“到底”。印度教、锡克教与回教领袖都来到圣雄床边,誓言停止屠杀,可是在九月间德里城又起了暴力冲突,甘地于是再绝食。
正统印度教听到圣雄号召他们去爱那些“可憎恶”的回教徒,大为愤慨,甘地主持的黄昏祈祷会中,有颗炸弹爆炸了。以后举行祈祷会时,警察要搜查与会者,甘地不答应,告诉警官不必为他的安全担心,他说:“我要是非死不可,就死在祈祷会中吧。”
果然如此,1948年,他在赴一个祈祷大会途中丧生——刺客不是回教徒,却是印度教徒——一个狂热分子,痛恨甘地亲回教与其“基督教”作风,并责怪他导致印度分裂,甘地在近距离被射中胸部与腹部,大喊道:“啊,真神!”
圣雄的骨灰仔细地分成一份份,送到各省,全印度的神圣河流每条都洒进了一点点,他的杰出弟子、指定继承人尼赫鲁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我们生命中的明灯已熄,到处一片黑暗。”
五甘地虽深受群众尊敬,理想亦崇高,却非圣人。他脾气急躁,难与人相处,又不肯与许多目标相同的人合作,常常独断独行。
甘地对待家人的态度亦不亲切。他的道德标准太苛,令四个儿子都疏远了。他三十七岁时就立誓不近女色,并命令两个大儿子也照办,毕生不渝。长子哈利莱想成亲时,甘地不赞成,哈利莱改宗回教,纵酒,最后患结核病而死。
甘地没有让儿子受高深教育,也不让妻子受初等教育。甘地立了不近女色的誓言后,妻子不得已过了四十二年的寂寞日子。甘地说:“她的痛苦中有自私的成分。”
不过甘地的怪癖无损于他的人道精神,也无损于他超人的勇气。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爱因斯坦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圣雄甘地简介
  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
  创始人。
  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
  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
  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16岁丧父,第 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
  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
  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
  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
  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
  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
  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
  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
  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
  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
  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
  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
  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
  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
  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
  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
  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
  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
  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
  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
  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
  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
  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
  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
  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
  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
  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
  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
  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
  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
  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
  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192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
  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