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景黄高铁2最新消息:水葫芦的危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0:39:2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气侯和环境的影响,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浮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据监测了解,一株水浮莲以每8个月繁殖6万新株的速度泛滥成灾。目前在广东省只要有江河水网尤其是富饶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等宽阔无垠的水域布满水浮莲,在江河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河难见水,百里水浮莲将大部份河涌所覆盖,造成河道、水库、排灌站等堵塞,饮用水源被污染,影响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和水利排灌。

  据透露,水浮莲覆盖率水面超过三成造成诸多弊端: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5、水浮莲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水浮莲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据了解,多年前广东省相关部门就号召清剿水浮莲,目前更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但是手段比较落后,主要是人工打捞、碾碎或晒干埋掉,或是趁汛期,大暴雨来临开闸把水浮莲冲进大海,让其遇咸自灭,清除速度远远滞后于水浮莲狂长速度。

  据悉,一种水浮莲的克星应运而生了,广东省某科研机构研发P—150型水浮莲破碎机就是该机是由船体和切碎装置组成,采用旋转切刀来进行破碎的技术,经过动力传动和液压控制装置,有效解决了机械动力从水上向水下传递难的问题,通过对水浮莲进行有效的打击、切削等,使破碎后的水浮莲丧失了再生能力,以达到消除水浮莲的目的,被破碎的水浮莲在4~7天内就下沉、消逝。该机能对泛滥成灾的水浮莲进行灾难性的打击。该技术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据佛山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经过在佛山市南海区长达3个月的试验和使用,将其700亩河涌中的水浮莲全部清理干净,实践证明:用水浮莲破碎机清除水浮莲比人工打捞效率提高125倍,成本降低14倍,避免了污水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比喷洒除草剂,效率提高3倍,成本降低10.2倍,且避免了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和更大面积的污染。通过清理过的河涌,恶臭消失、水质变清,净化饮水资源;促进水下动、植物的繁殖,达到生态平衡;净化农民生活环境,改善旅游环境;疏通河道,丰富浇灌水源,便于防洪排涝;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创建国家卫生城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据经济分析,该水浮莲破碎机的研发,一旦形成产业化生产,可有效地根除因水浮莲过多而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患,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相当巨大的意义。

  上述这一反映民生热点关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的信访材料,已经得到了广东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有关水资源专家正在密锣紧鼓地组织水浮莲克星的广泛应用。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光滑,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膨大如球,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中部亦具鞘状苞片,穗状花序呈蓝紫色。

附:为水葫芦正名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那么,上海江河里每年涌起的十万吨水葫芦,也许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呢!

1.水葫芦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2.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拓展资料:

1.可以引进儒艮,用儒艮来治理繁殖力强的凤眼莲,相比除草剂有污染,费用高,且不稳定(有可能增强凤眼莲的抗药性),用儒艮治理无污染,又很便宜,控制效果好。

2.二十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战胜了所有的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km的河道上蔓延,阻碍了航道。

3.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后来请来海牛(儒艮),一条每天能吃掉40多万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水葫芦造成生态破坏,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

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该地区原有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

知识拓展:

水葫芦正式名:凤眼蓝,也叫水浮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

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3]。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现在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近年来云南滇池被水葫芦所困扰, 1 000 hm2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芦,其覆盖率近100%[4]。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濒临灭绝[4]。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增长,增加水体CO2浓度,不仅造成生态危害还降低水产品产量和品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