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横向科研经费:是药三分毒是否太绝对化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09:05:21

关键是你怎么理解这个“毒”字

  一个健康人本身的身体生理机能是平衡的!
  当生病的时候就是生理机能不平衡
  用药就是借助外界力量来调节这种不平衡来达到平衡的道理

  而外部力量的作用由于人类本身医学知识的缺陷往往不能非常完美的达到调节平衡的作用 一般是治好了这里 别的地方或多或少的出现其他的不平衡

  严重的就叫药品的副作用 不严重的就被忽视(实际上这样的矫枉过正的情况还是存在,不过影响不大而已)

  所以“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是成立的

  现代社会包括古代社会 一个完美健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是亚健康--也就是说自己不觉得有问题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健康的地步! 需要一些营养药品来调节 如果使用恰当的话对身体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但是如果用的不得当 还是会出事 比如某孕妇为了给胎儿补钙大量使用钙片
  导致孩子出生之后颅骨是畸形的!

  下面是摘抄的内容

  在18世纪,国外医生用“氯仿”作为全身麻醉药,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但是病人麻醉以后,经常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开始时,医生们认为是一种巧合,并没有在意。直到1870年,大约是氯仿使用了30多年以后,英国皇家医学会才正式提出报告,阐述了氯仿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和危害性。这时医生们才了解,心肌受到损害的原因,原来是使用氯仿的结果。

  1960年,有一种新药“反应停”问世。这种药可以使孕妇的妊娠反应大为减轻,所以“反应停”也确实“火”了一阵子。

  但是不久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海豹儿”。这些孩子生下来没有手脚,或是肢体奇短,像海豹一样。

  经过多年的努力,医学家们终于查出致婴儿畸形的“罪魁祸首”,就是“反应停”。这件事情对全世界的震动极大。不仅是医生,而且普通百姓也开始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本身或药物的相互作用,出现了治疗并不需要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国外有一项统计,在综合医院里,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3%~5.0%;住院病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高达0.2%~2.9%。有10%~20%的病人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是问题同样相当严重。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两种。一种与用药的量多量少有密切关系;另外一种与用量大小关系不密切,而与病人自己的体质有关。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有一位中年病人,过去患有乙肝,这次住院是因为呕血。医生检查后认为病人是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是立即给他用“垂体后叶素”加入葡萄糖液中点滴,用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病人用药1个小时后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肚脐周围一阵一阵地绞痛,接着腹泻,连续便出稀血水。于是医生将病人的用药量减少了一半,这样,上面的症状就消失了。

  这位病人的用药是完全正确的。垂体后叶素虽然有止血作用,但是它也能使病人出现腹痛、腹泻。服用阿托品、颠茄等类药物,病人会出现口干、排尿困难;服用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后,出现腹鸣,大便次数增加;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都属于这一类不良反应。这一类反应虽然常见,但一般后果并不严重。

  另外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则要严重得多。

  有一位病人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病人过去对磺胺药过敏,作青霉素皮肤试验为阳性。于是医生给他点滴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悉保康”。用药才5分钟,病人就突然出现咽痛难忍、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同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医生发现后立即诊断为急性喉水肿,当即停用“悉保康”,迅速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10分钟后病人转危为安。

  这类药物虽然进入身体内很少,但有时甚至在做皮肤试验时,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病势急、病情重,其表现也有多种多样,如休克、药物热、各种类型的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等)、血液系统病、哮喘发作……常见的有青霉素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疹等。

  作为普通消费者,当你用药时,要注意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首先,不要自己乱买药、乱服药;

  到医院看病时,要把过去自己用药后发生的异常情况,清清楚楚地告诉医生,提醒医生注意;

  如果自己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严重的皮肤划痕征、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等,要主动告诉医生;

  有较重的肝肾疾病,虽然与本病的关系不大,也要告诉医生;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反应,不论轻重都要及时告诉医生,不可麻痹大意。

  如果能做到这些,在医生的努力下,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能得到迅速及时的处理。

当然绝对化了 比如有些是药又是食物的东西吃了就没有害处

相对而言,比如饭吃多会变肥也是这个道理,只要针对病情的轻重,适量用药就能够达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