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旅人 白金:九儒十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7:12:22
都是什么呀

元皇帝们也得特别借重理学,推崇儒家。所谓元朝人分十等,八娼九儒十丐,儒生比妓女还低一个档次,戏言而已,实际并非如此,更非法规定制。
从开国皇帝忽必烈,便带了提倡理学的头。他进兵南宋时,亡金的儒士大夫杨惟中、姚枢随军,在湖北俘获了号称“江汉先生”的老儒赵复,便宝贝般地加以保护,延其在国立的“太极书院”讲授理学,选作教学书目的理学著述多达8000余种,使得理学在北方传播,开启了元代理学发展的源头。号称“朱子之后第一人”的名儒许衡,更是受到忽必烈重用,纳其定朝仪官制之议。其后元成宗也曾诏明崇泰孔子,武宗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最典型的还要数仁宗。他做皇太子时便潜心学习儒学,有人进《大学衍义》,他高兴地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即皇位后,他对孔、孟更加尊崇备至,并敕宋代的诸名儒及本朝的名儒许衡配祀孔庙。他不拘资历地位地广揽儒生,“果才而贤,虽白身(平民)亦用之”。他命将汉文经史蒙译,以在蒙古和色国人中传授。又决定实行科举,用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命题。何以如此?这位皇帝明确回答说:“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又说:“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非用儒士,何以致此?”其意至明矣!总之,他们不能不认可“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北方之有中夏者,当行汉法乃可长久”①的道理。
①以上见《元史》卷24、26、158,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
===================================
下面这个文章仅供参考
因为里面说的有失准确,
比如那个里面继续诬蔑元朝
还有,文革时期对待知识分子也不是他说的哪样
否则,两弹一星怎么来的?

不过,总的来说,
还是满有意思的
另外我那里有相关的图片一张

http://post.baidu.com/f?kz=80016976

===================================

三教九流中的二十七流

说到国学,离不开“三教”,说到“三教”,会顺延出“九家”或者“九流”,合称“三教九流”。“三教九流”这个词语的最初起源是非常好的,“三教”最早的记载缘起于三国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提到儒、道、佛教三教;九家或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其中收录诸子189家,但最重要的是九家:“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指儒、道、墨、法、名、阴阳家、纵横家、杂家与农家。实际上是汉代之后对中国主要宗教和各种学术流派的泛指。

在一般人心目中,“三教九流”实际上成了不同等级社会角色的代名词。受到明清白话小说或现在的电视剧的影响,现在人们说到三教九流,便理解为旧时代闯荡江湖、从事各种不是很正当或者低等行当的人,多半含有贬义。其实不尽然。中国历史上对人群的划分,最早是从商周时期开始的,士农工商四业,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后来越分越细,便有了“三教九流”的分类,其中,除了三教没有争议之外,九流的说法莫衷一是,到后来,九流不够划分,一直演化到27种职业,按照上中下三类区分,这就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是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有。

那么比较流行的“三教九流”上中下二十七流指的是什么呢?

先讲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一流是佛教的佛祖,在思想领域里有领导一切的权力;二流天是玉皇大帝,比人间的皇帝位置高一等,但虚无缥缈,不像佛祖那样深入人心;皇帝下来是阁老,老资格的重臣,例如皇帝的老师这一类的;宰相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内阁官员首领;然后一级一级地分下来,最后解元是科举省试的第一名,在民间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唐寅,即唐伯虎,29岁在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翌年在和江阴徐氏进京会试中受其牵连,因科场舞弊案被连累下狱,“下诏狱,谪为吏”,受此重挫后流于放浪不羁,在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精研书画,成为明“吴门四家”之一。

再讲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这一块差不多都是古代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程技术人员:秀才至少要懂文学,医生是医学专家,其他作书画的、搞皮影的、弹唱的下棋的,现在归类为文化和体育,其实都是比较正当的谋生职业。

最后讲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这基本上是服务行业,洗澡的、搓背足浴按脚底的、磨剪刀修雨伞炝菜刀……都是自食其力的下层劳动人民。

下九流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值得重视,叫做“一师(师爷)二衙(衙差)三升秤、四媒五卒六时妖(拐骗及巫婆)、七盗八窃九娼妓。”师爷是官员的参谋幕僚,衙役是为官员做一些具体事情的;升秤是管后勤,管度量衡的,油水很大;卒即保安听差之类。在古代,“官”跟“僚”区别很大。古代的官员是科举考上的这一部分才是官,僚是聘用制,由主管官员自己去搭台组班,财政包干,所以师爷排在下九流;媒人是婚姻介绍者,经常夸大事实,被认为不够诚实;“时妖”是搞一些坑蒙拐骗,做假货、搞“仙人跳”之类的诈骗陷阱或者其它诈骗的不正当人士。这个版本有点幽默色彩,对那些油水大、但经常滥用职权的职业有点不满,所以把他们和一些非法人员,例如时妖、盗窃犯以及卖淫女排列在一起。

这里还有一点要解释的是“七盗八窃”,为什么明火执仗的“盗”比偷偷摸摸的“窃”地位要高?小偷小摸是不入“流”的,因为它没有“道”,无赖,不讲什么是非,像牛皮癣一样惹人讨厌;但是盗不同,“盗亦有道”,大盗有他们的游戏规则,比如说他不会调戏朋友的妻子,借钱会还,甚至会劫富济贫。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盗和窃的分类就是一个例子。

元朝的时候,政府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详细划分为十个等级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统治者是骑在马背上的征服者,敌视知识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就像“文革”期间,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儒家是批判的主要对象一样。

对“三教九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民俗国学”,反映了老百姓的是非理念,里面的学问其实也很大。

文革期间,梁漱暝饱受迫害,写过一首打油诗
九儒十丐古已有,如今又名臭老九。
古之老九犹是人,今之老九不如狗。
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学问有。
假若马列生当世,也要揪出满街走。
请结合楼上几位的分析理解
马列之马克思、列宁

古代对职业等级的说法

据说,读书人最不值钱的时期莫过于元朝。那时候,重官轻文的歪风邪气达到了相当程度。民间流传的一条社会等级谚语,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第一类的职业是当官,第二类是为官员们办差的衙役,以下便是和尚、道士、医生、工匠、打猎、种地的了,讨饭的乞丐当然是排在最末尾的第十位,而读书人呢,就排在仅次于乞丐的第九位。到了并不算遥远的那个“史无前例”时期,不知是谁人,承先启后地把知识分子称作了“臭老九”,这个称呼大概就是源于元朝的“九儒十丐”吧!
不论是元朝还是“文革”,都早已被时间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放到了历史的回收站,不再肆无忌惮的叫嚣“臭老九”这个为人讨厌的词汇了。而且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医疗卫生、文化领域,有许多人收入颇丰,用不着为生计担忧。还有些垄断行业的知识分子,靠山吃山,大挖“铁饭碗”的墙角,把铁饭碗变成了“金饭碗”。那一年中的丰厚薪水,可抵上纯种庄稼的农民一辈子的收入。虽然也不那么公平,可他毕竟说明了“十儒九丐”这一陈旧的等级观念的消亡和反叛。由此看来,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中的不同群体,其进步的速度并不匀称,犹如同一棵树上的桃花,有的结出了又香又甜的果实,有的则因没能受到蜜蜂的青睐而在和熙的春风中枯萎和凋谢了。如今,通过写作成了大名、发了大财、做了大官的不是没有,但只是凤毛麟角。许多有幸的庸人,挤进了挥金如土的垄断行当里,不须作多少努力、费多少脑筋,即使在办公室里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睡大觉睡得丢了东西南北,天上也照样能掉下馅饼和轿车别墅来。大量会写文章的人,或者艰难地“字里刨食”,用发表文章挣口饭吃,或者为权势者廉价小用,眼看着不会写文章者大把的捞钞票,自己却囊中羞涩、挣钱无门。有的也或者卓尔不群地做着只图快乐、难有实惠的自由职业,无奈的自封“精神贵族”。而不幸谋到基层单位或小市民商埠中的知识分子,却在不耽误主体工作的加班时间里,不情愿而又不自主地为没有知识的分子们写着文章、做着嫁衣裳,左右为难、哭笑不得。不得不把那学得的知识,廉价地甚至无偿的出卖给具有高伪学历而又地位显赫的半文盲。在相形见绌、雅俗颠倒的压抑中,痛苦地嗟呀、无奈地呻吟……于是,你会写几篇文章,不说明你有才能,相反地说明你的无能无为、无所作为,只能是非知识分子们,摆不到老板台上的一片卫生纸,供他们在屙完屎之后去擦他那很脏的腚眼子。
过去,一位在机关写作的秘书,专为一位识字不多的老领导写讲话稿,他在讲话稿中写了一句话,“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四清工作。”那步骤的“骤”字,仓促间写作了一个“马”字加一个自由的“由”字。那老领导就在大会上照本宣科地念道“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马由’地做好四清工作”,引起了台下一片哄堂大笑。于是,在这个地区的地方口语中,都把步骤一词,十分聱牙地分解开,说作“步马由”了。这则笑话说明机关的文秘工作的责任性是多么重要和不容易呀。
有君叫老甄,在机关做文字秘书。严谨的句式结构、流畅的文笔风姿、现行政策的思想底蕴,娴熟得了如指掌、老辣清晰的文墨思路,深受领导的赏识,领导不断暗示即将提拔他却有困难的“两乎话”。于是,就殚精竭虑的写呀写呀,这一写就是七年,天天掌灯熬油、通宵达旦的携着那很难写就的领导讲话稿,达到了不须领导过目,随时拎过来就对千万人朗读的程度。在他的梦中竟分不清他和那位领导之间,到底谁领导谁。可是,七年下来,眼看着一个个不写文章的行政秘书,钻天猴儿似的越级提拔到重要岗位,自己却还在那个老地方玩着那枯燥无味的文字游戏。他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瘗笔弃政,一走了之。
某君小贾,大专毕业后做了一个科员,在科长的绝对领导下做着一份外跑的工作。到了年底科室要写全年的工作总结,局里催得很急,那科长又是个有高中学历的文盲,就连报纸也读不通顺,何以能写了总结?便从科室的人中找来一个女同志,态度极其谦恭的要他写,那女士很快写完了交了卷,科长就高高兴兴地交到局里,局领导一看,啼笑皆非,不仅没说到正题上,那废话连篇中还错字云集,如同用错别字喊了一遍常喊的口号。局长大为恼火,把科长批了个狗血喷头、狼狈不堪。科长无奈,就找到小贾重写,并把他请到大酒店宴请一番,小贾受宠若惊,奋然打算为科长排忧解难,便连夜飞笔疾书,把自己的真知灼见写了进去。科长接到厚厚的一沓总结材料,立刻交给局长。局长看了,大家赞赏,问清了出自谁手后,似乎发现了人才,也发现了先进科室,年终评比中便以此为根据把该科室评为先进。然而,在科室内部评比中,因那位女士的嫉妒和科长的妒嫉,小贾被排除在了先进之外,他怏怏不悦。事过之后,小贾在科长眼里,由红变粉,由粉变黄,由黄变灰。他就心灰意冷起来,决心从此不再替科长写总结。第二年年底,又面临写总结了,科长的笑脸又来了,又要到大酒店宴请某君喝酒,希望他连夜把总结写出来以备交卷。言谈中,科长和其他的科员们都把写总结的事说得非常简单,“不就是一宿不睡觉吗!你写写吧!”“不就是几页纸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快写吧!”“其实呀,这总结写得好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咱科室的工作做得好。”科长最后一锤定音,还是让小贾写吧,他是才子。小贾就捉摸着,如果真的不写,不仅得罪科长,全科的人都得得罪遍了,不如先答应下来再说。于是,他又一次的连夜飞笔疾书,几页稿纸一夜功夫就写完了。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专拣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写,对那些真正有影响的工作只字未提。这次,科长轻轻的挨了一点批评不说,那“先进”二字在年终评比中,就与本科室无缘了。那科长就气昂昂地说:“评不上先进,都是这总结给砸了锅的。你为啥不好好写?”小贾回答说:“你嫌我写得不好,你怎么不自己写呢?”科长说:“我要能写得了,用你干啥?”小贾说:“你写不了总结,当得哪门子科长?”科长说:“不会写总结别说能当科长,连处长也能当。有的人不识字还能当皇帝呢!你信不信?”
啊!“九儒十丐”又回到这个科室里来了。
如今,这样的科室,就这一个吗?有些单位为什么专门捡那些不会写文章的半文盲当科长呢?
“九儒十丐”的阴魂总在某些基层地方游来荡去。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文人们绞尽脑汁写成的好文章,却未必能卖到帝王之家。那个科员的文章卖给了一个不懂文章,却又需要文章的半文盲科长,所以他没能卖出个好价钱。非但如此,他换来的是羞辱和苦恼。我本打算劝他改换门庭为他的好文章卖个好价钱,可到哪儿去卖呢?我只好对他说,你还不至于排到略高于乞丐的第九位,至少也得在第八位上……如今是“八儒十丐”了。“末老八”比“臭老九”强得多了!

同意上面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