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赞英雄难度大灰狼:什么是贸易争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21:42:01

会增多,一些国家对我们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可能性会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人一定要明白,贸易竞争和摩擦不可回避,只有正视它,才能解决它。国人亟需对WTO规则、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各种国际条约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工具。
  近3个月来,一场由日本方面挑起的中日贸易摩擦持续进行,不仅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形成了冲击,也使日本企业陷入窘境。颇为微妙的是,此事发生在中国有望于
  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的半年间,而且中日双方在有关磋商中都指称对方违背WTO规则。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是日本自1955年成为WTO成员以来,第一次对别国采取“紧急设限”措施,第一次真正实行数量限制,该措施又恰恰针对中国。

  摩擦从“大葱战”开始

  摩擦始于4月23日。日本宣布,从当日起至11月8日的200天里,日本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3种农产品启动临时保障措施,即这些农产品的对日出口量若超过日方限定的配额数,其关税就得由原来的3%、4.3%和6%升至256%、266%和106%。
  日本的做法显然有失公允,是日方对中国进口商品实行的不公正贸易限制措施。因为,所限制的3种农产品都是日本人自己带到中国种植,再向日本出口的。由于在中国生产成本低,因此日本市场对其进口需求很大。“设限”的结果,必然给中国农民和相关加工企业造成惨重损失。此后,日本又宣布自6月8日起,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日方有关团体还扬言,要限制进口的中国产品清单日益增多。
  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作出回应:6月2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从次日起,对日本的汽车、手机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加征100%的特别关税。
  中方的回应被日本人称为对他们的“警告”。日本舆论认为,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日本的出口和投资今后将会急剧增加,中国政府宣布要对日本的工业产品采取限制进口措施,这对日本产业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称,如果日本挑起的紧急限制进口,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连锁反应,那么,日本提出的任何主张都将难逃从根本上崩溃的命运。
  经济财政相竹中平藏指出,“因为我们采取了保护主义,导致对方加以报复,这很不好”。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会长、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奥田硕代表企业界呼吁日本政府取消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但是,日本经济产业厅副大臣广濑却表示,如果日本业界提出要求,日本经济产业厅会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采取更多限制。 有专家分析说,日本挑起贸易摩擦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国内经济一直低迷,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往往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二是日本目前执政党的选民大都在农村,为了拉到更多的选票,他们对农民的要求不敢轻视。然而,对中国农产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至多只是保护了一小部分农户的暂时利益,而受害者却是多方面的,即便对日本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减少了日本中介商的收入来源,因为中国出口到日本市场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是经由日本中介商进行的。此外,日本消费者也是受害者,现在他们不得不购买高价的日产大葱和香菇。事实上,日本政府的保护措施并不利于其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特别是其高成本结构对经济发展形成的障碍。
  WTO规则下辨是非
  面对中国政府的果断回应,日本方面沉不住气了,于是提议双方举行“司局级”贸易磋商。然而,7月
  4日至5日举行的这轮磋商却因日方的僵硬态度导致无果而终。
  日方声称,日本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是依据WTO规则,即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协议的《保障措施协定》。然而,该协定的第二条规定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是:“一成员只有在根据下列规定确定正在进口至其领土的一产品的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或相对增加,且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方可对该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协定的第四条还明确指出:“除非调查根据客观证据证明有关产品增加的进口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不得作出增加的进口对一国内产业已经或正在威胁造成严重损害的确定。”
  显而易见,日本国内农业形势的不景气,绝对不是增加从中国进口所导致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对农业实行政策上的保护,用高价位的农产品来保证农民的收益。而且,日本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急剧下降,使得以劳动力为主要成本的农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丧失了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而且,对日本农产品的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源于日本大商社包种包销的海外产业转移战略。说到底,日本农产品所面临的“严重损害”,实际上是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之间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结果,是日本内部产销矛盾的表现。相反,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也没有构成对日倾销,
  WTO所规定的倾销概念必须是该产品的国外价格低于其国内价格,事实上中国走的是完全正当的出口途径。
  尽管在法理上站不住脚,但日方在磋商中态度非常强硬。日方代表团团长、外务省经济局局长田中均称,日方在政策上“不存在取消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的选择项”。

  但是,日方的强硬立场还会受到国内企业的压力。分析家认为,在这场贸易战中,日本将会有10亿美元的损失。比如,由于日本已把包括农业在内的许多产业的生产环节转入中国,在目前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企业根本不可能走回头路。另外,面对3至5年内中国家庭拥有汽车数量可望翻一番或更多的前景,尽快抢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制高点是每个汽车制造强国的当务之急。在这个当口,中国削减从日本进口汽车,所产生的影响自不待言。至于加征原产日本手机关税,面对进口原料,如手机荧光屏、晶片等价格上升影响,日本手机的分销价格也因此而上升。
  中日贸易关系对双方都非常重要: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总额一度达到创纪录的831亿美元。双方曾期望2001年双边贸易额以最快速度顺利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然而,中日目前的贸易摩擦无疑会给双方曾经有过的良好愿望罩上阴影。
  加入WTO以后
  就在中日贸易磋商开始的日子,从日内瓦传来好消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局已定。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6次会议7月4日在日内瓦结束。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会后表示,本次会议已完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质性谈判,成为中国入世谈判漫长进程的转折点。可以说有关中国入世的政治性、实质性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意味着11月在卡塔尔的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将进行一个表决程序,可以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然后将由中国全国人大进行批准程序。此后,最快1个月,中国可以正式入世。
  反观中日贸易的此轮摩擦,我们不得不想到,在中国“入世”后,我国和一些国家的经济摩擦还会继续增多,一些国家对我们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有消息说,在个别国家里有一些人正在暗地里准备,在我国加入WTO后就开始针对一些个案向我展开贸易纠缠。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人一定要明白,贸易竞争和摩擦不可回避,只有正视它,才能解决它。
  其实,贸易战在全球贸易体系里真不是新鲜事。在过去20多年里,日本和美国之间就大米、西红柿、花生、汽车等产品的贸易争端不知发生过多少回;欧洲与美国的香蕉战也打了多年。形形色色的贸易争端,有的最终能在WTO(过去是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解决,有的还是政府间通过谈判自己解决。
  对于我国来说,减少摩擦,需要在产品上做文章,提升制造业的能力,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档次,这样才可避免和同一档次的发展中国家竞争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还要注意出口多元化、产品差别化,增加附加值。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在协调应对策略、开通信息渠道、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帮助企业凭借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全面提高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能力,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以面向世界和国际化的视野制定发展战略,积累应对国际贸易战的经验。这样,我们的出口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即使有风险,也使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点。
  此外,我们也应该学会利用WTO现有体制内的保护措施,适时采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护幼稚产业、特别保护条款等体制内的斗争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国人亟需对WTO规则、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各种国际条约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工具。此外,WTO不是联合国,汉语不是工作语言,因而我们需要有相当一大批懂行的人、能够使用英语等语言参与国际诉讼的人,需要建立一支能够并善于处理各种有关涉外经贸合同、海商海事、仲裁、司法协助、知识产权等纠纷的队伍。此外,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地方也需要加以修改。随着我们加入WTO的进程走向终点,我们的任务已十分紧迫。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