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灵越15无线驱动:巴金是什么时候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7:37:02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遗体告别仪式于24日下午3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巴老女儿李小林说“我们一定会遵从父亲遗愿,把他和母亲的骨灰一起,撒向东海。”告别式结束后,巴老的遗体将进行火化。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 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巴金(1904.11.25——2005.10.15),男,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导致巴金去世的病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4月,巴金病情出现异常,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10月17日19时零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

“20世纪中国的良心”、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仙逝。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巴金(1904.11.25——2005.10.15),男,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导致巴金去世的病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4月,巴金病情出现异常,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10月17日19时零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
在上海逝世。

名人学者回忆文学巨匠巴金

2005-10-18 00:41更新 来源:华夏时报 第1页/共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

巴金去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损失,巴老的一生是为人民写作的一生。当初我就是读《家》走上革命的道路。这部书对封建力量进行强有力的控诉,对年轻人的影响很大。巴老的去世,令整个文学界悲伤。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蓝棣之:

巴老已经被疾病折磨了这么长时间,悲痛之余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珍惜巴老在文学创作上的伟大成就和他的作品。80年代,当《渴望》红遍中国,当对刘慧芳这个“贤慧”女 今日焦点 : 快速订阅短信新闻

· 北京成人高考出现集体舞弊 教育部介入调查(图)
· 公安部发布新规:公安人员1年被诉两次将被调岗
·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17日晚在上海逝世(图)

· 90天男人更强更自信! · 男人"幸福”----最新发现

· 06年男人最心动的女人 · 留住女人心的方法(图)

性形象的讨论如火如荼的时候,巴老曾经提出,在五四时代,刘慧芳这样的角色其实是被批评的对象。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解放自我,不应该歌颂抽象的伦理道德,刘慧芳的很多牺牲在巴金看来是不值得的。作为对比的是,巴金小说《寒夜》女主人公在丈夫重病的时候离开家,抛开了一切枷锁,去追求一种女性的自我解放,显然与刘慧芳不太一样。很多人觉得巴金的作品不够尖锐,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小说暗藏着锋芒。

中国作协副主席铁凝:

巴老是我们这一辈作家的文学启蒙者,我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文革,巴金的《家》还是禁书。虽然对这样一位前辈——世纪老人,无从有直接感性的认识,但他的书影响了我。巴老的《随想录》虽然是5本不厚的书,但能看出他讲真话的勇气和正直的品格,这让我们这些文学后辈非常敬仰。尤其让我非常佩服的是巴老能写出《家》这样的作品,也能写出后来被拍成电影《英雄儿女》的《团圆》,这两种不同题材的作品,他写的都很出色。巴老去世是自然规律。巴老一直表现得很顽强,很有韧性。希望他能安息!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前文化部部长王蒙:

我是7点多钟得到巴老去世的消息,我感觉到这是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面旗帜倒掉了。巴老给我的印象是永远那么诚恳、执著、热情。他非常重视文学对社会的作用,建议文字创作者要多写一些作品。巴老晚年一直为病痛所难,虽然个人主张安乐死,但是家人都主张全力医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每次和巴老见面时,都鼓励我多写一点,再多写一点。

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
生平简介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同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他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重庆、桂林、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同志历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华东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荣誉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同志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出色的翻译家、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火》、《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他通晓英、法、俄、德、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十几部世界名著。《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和社会进步运动。《寒夜》反映抗战最困难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为被践踏被蹂躏的小人物申诉,表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巴金文集》,这是他解放前创作成就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和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与靳以创办、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之一,数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年近八旬的时候,仍克服巨大的病痛,用坚强的毅力写完了五卷《随想录》,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30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巴金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领导,重视团结广大作家,关心作家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巴金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解放后,他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1950年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61年4月,出席亚洲作家东京紧急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1979年4月,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问法国,在巴黎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81年春,他率代表团出席在瑞典召开的世界语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了国际笔会里昂━━巴黎大会。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他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海内外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热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皖南事变后,他参加签名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积极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晚年虽病魔缠身,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积极呼吁和组织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并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稿酬和8000多册藏书捐赠给文学馆。他参与创建中华文学基金会,并一直担任会长。还多次为希望工程、社会慈善事业捐款。因其特殊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他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金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文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秉性耿直,识大体、顾大局。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他把整个身心交给了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巴金同志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以及他为我国现当代文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