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触摸电容按键电路:一个翻译菜鸟如何一步一步成为高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12:13:45
我已过CET6,想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对翻译有初步了解,但不知如何着手学习成为一个能独立的优秀的翻译?希望能得大家详细的解答!!
多谢多谢!!

上海交大毛荣贵教授说过,翻译是比对产生智慧。多读课外书(尽量权威一点的杂志,如外语沙龙),看看人家怎么翻译的,你也翻译 一次,然后比对。
不详细说明太多了,进入境界后就好了
多积累 多思考 。私下交流

杨绛先生最近出版了八卷本的《文集》,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我不能肯定,是否见过杨先生;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从未和杨先生说过话。但是,我虽然未曾亲炙教诲,却读过经眼的杨先生的文章,因此,我觉得离杨先生很近。她的文章清丽自然,纡徐不迫,怨而不怒。她的论文显露出一种“批评之美”,我可以引用斯塔罗宾斯基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他说:“批评之美来源于布置、勾画清楚的道路、次第展开的远景、论据的丰富与可靠,有时也来源于猜测的大胆,这一切都不排斥手法的轻盈,也不排斥某种个人的口吻,这种个人的口吻越是不寻求独特就越是动人。不应该事先想到这种‘文学效果’:应该仿佛产生于偶然,而人们追求的仅仅是具有说服力的明晰……”她的散文则是洗尽铅华,含芳吐秀,展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采,纯然一派大家气度,达到了白话文的极致。她的翻译有公认的评价,不容我在此赘言,但是我在她的文章中仿佛看到了她的秘密,这篇文章就是收在《杨绛文集》第四卷中的《翻译的技巧》。

谈翻译的技巧,可以写成一本或几本十数万言或数十万言的著作,此类著作,我们见过的,就有好几种。可是在杨先生,区区万把字,就把这么复杂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确实是出于经验,有感而发,切中肯綮,搔着了痒处。不靠空话撑腰,全赖经验打底,一种翻译的理论贯穿其中,看来杨先生的秘密,就在“平实”二字。平实,即谓心态平和,作风老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翻译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什么是翻译?杨先生说:“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如此通达的看法,其实并不“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不是有的资深翻译家就认为翻译是“美化之艺术”吗?“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一切表达的目的和途径,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杨先生说:“译者一方面得彻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领略原文。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原文的弦外之音,只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这里的关键词是:“不可有所增删”,“不可走样”和“照模照样”。“一仆二主”,一个仆人同时伺候两个主人,左边要对作者忠实,右边要对读者尽责,既不卑,又不亢,对于所传递的东西既不添枝加叶,又不缺斤短两,他不因心态的失衡而有意无意地偷运自己的私货,难矣哉!有的译者,生怕读者不够聪明,理解不了原文的“弦外之音”,于是急匆匆地赤膊上阵,现身说法,把原作者精心设置的弦一根根挑破,其结果是弦外之音不在了,原本是一个带着面纱的美女,以她神秘的微笑吸引着读者,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无遮无盖的大美人,经不住读者再三地端详。如果译者理解错了呢?所以,杨先生告戒说,弦上才能传出弦外之音,译者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含蕴未吐的意思,译者要保留原来的弦和原来的字句,“照模照样”地传达出原作的内容、风采和神韵。弦之不存,音将安在?变动字句,何来含蕴?这就是翻译,读者通过译本不但可以了解异邦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体会异邦的特殊的表达方式。一本外国的书译成中文,中国的读者能够理解并且欣赏而不误以为是中国人的著作,保持异国情调而不杆格难入,这才是好的翻译。

动手翻译,第一个问题就是以句子为单位,还是以段落为单位。杨先生说:“翻译得把原文的句子作为单位,一句挨一句翻。”“但原文的一句,不一定是译文的一句。”我前面说,杨先生的秘密,就在“平实”二字,那么,这“一句挨一句翻”,就是“平实”二字的精髓,这“原文的一句,不一定是译文的一句”,就是精髓的血脉。翻译以句子为单位,前人曾经说过,但是“怎样断句,怎么组合”却鲜有人给予清晰的解说。义足为句,中外皆然,惟长短有别矣。把断句组合成完整的句子,且“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增添”,从不由自主的束缚到经过“冷却”的重新组合,杨先生是这个循环操作中的高手,她的经验值得我们珍视。断句可能离原文远了,可是重组以后的句子却离原文近了,由句子而段而章而篇,全文岂能不信?这里杨先生又指出:“尤需注意的是原文第一句里的短句,不能混入原文的第二句;原文第二句内的短句,不能混入原文第一句。原文的每一句是一个单位,和上句下句严格圈断。因为临近的短句如果相混,会走失原文的语气和语意。”这是具体而微的、活生生的经验!有人以段落为翻译的单位,这就难免走入意译一途。直译意译之争,其来久矣,杨先生岂能不知?不过她以“不大了解什么叫意译”一句话把这场争论轻轻地打发掉了。如果译者认为可以得意忘言,离形得似,随意用自己的话语置换原文的词句,杨先生对此态度十分明确,语气十分坚决:“我认为译者没有这点自由。”因为“那不是翻译,是解释,是译意”。以句子为翻译的单位,可以尽可能地贴近原文,避免走失语意,阻断文气。曾经有人请汉语高手润色译文,充当我国古代佛经译场中“笔人”的脚色,“结果译文通顺了,但和原文不拍合了。”对此,杨先生是明确反对的。

“选择最适当的字”,是断句重组、连缀成章的关键,因为没有适当的字,就不能把原文的意思“如原作那样表达出来”。文章的意思,语句的色彩,甚至感情,大半靠用词,而这里的词指的是“普通文字”,惟普通文字需要调度而又“最不易调度”。所以,杨先生说:“译者需储有大量词汇:通俗的、典雅的、说理的、叙述的、形容的等等,供他随意运用。”否则,“那些文字只陌生生地躲在远处,不听使唤。”用词之难,最易引起争论,有人以为,无论何时何地,用上最响、最亮、最华丽的词,就是最好的翻译,就是文学翻译,他的译作也就成了“翻译文学”。其实,文学语言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恰当”。该俗的俗,该雅的雅,惟恰当是求。严复论翻译之难,标出“信达雅”三字,如果以“恰当”解雅,则“信达雅”仍不失为翻译的标准,而“恰当”就是文学性。雕缋满眼,铿锵悦耳,并不等于文采斐然。适度的华丽,可以是文采;适度的朴素,怎么就不是文采?有人把所谓四字成语当作法宝,以为借“民族文化的瑰宝”之势祭将起来,任谁都得倒下。其实,杨先生说得明白:“这类词儿(指‘风和日暖’、‘理直气壮’等四字成语)因为用熟了,多少带些固定性,应用的时候就得小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色彩的成语简直就不能在译文中使用,有些又只有一半适用而另一半不适用,对四字成语情有独钟的人难免会削足适履,或过或不及地套用,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即使意义完全相同,表达的方式不同也不该移用。……保持不同的说法,可以保持异国情调。”我看杨先生的旗帜很鲜明,只是没有大呼小叫而已,行文很是平和。

这篇文章修改前叫做《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钱锺书先生曾经有过评价:“没有空论,却有实用。”修改后的文章,仍然当得起钱先生的评价。对于一个译者来说,最可贵又可行的,莫过于杨先生这种不发空论但求实用而理论贯穿其中的文章了。但是,要说学以致用,还真不容易,非有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底、广博的知识、谦虚的作风和平静的心态不办。宋严羽曰:“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正不正也。”《翻译的技巧》对于一个想成为翻译家的人来说,正是一条通向顶峰的道路,“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

附言:

20世纪70年代末,即使是在我国首都北京,如果有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出现在街头,也会引来好奇者的围观。那时候的中国人,刚刚从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下解放出来,对一切都比较好奇,当他们发现“美国鬼子”不是那么可怕,被资本家剥削下外国劳动人民也并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就立即开始在一个叫许国璋的英语专家带动下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

??到了90年代,中国人都在邓小平老人家的带动下赚钱致富奔小康去了,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和到外国去的中国人都越来越多,国人不但见识了“美国鬼子”,也见识了“日本鬼子”、“德国鬼子”、“英国鬼子”。除了明星,国人对外国人不再有围观的兴趣,也不再有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但是,一大批精通各类外语的人才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培养出来了。

??以往国人学英语,除了应付考试或者准备出国留学之外,似乎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翻译人才已经变得奇货可居。一些具备外语口译、笔译能力的人在本职工作之余,干起了兼职翻译工作,收入不菲。例如:2000年9月,四川足球名将马明宇转会意大利甲级队佩鲁贾队,在第一次谈判时由于语言障碍,出现僵局,于是,知名记者、意大利语专家兼足球专家张慧德被四川足球队从北京请到成都,参与谈判和翻译工作,从而促成了中国足球运动员第一次登陆意甲。据估计,利用周末来成都“潇洒一游”的张慧德的翻译报酬是5位数。

??■ 除了这类零时的翻译工作,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翻译工作:

??1.商务、法律文件、公司介绍以及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说明、大型项目招标,大型设备,生产线;市场调研报告、财经分析。

??2.工商管理。出国申请资料,公证资料等笔译。各种商务性谈判,展览会、讲座的口译以及大中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电影、电视剧本,录像带、VCD等音频、视频的翻译录制和编辑。

??3.翻译领域:医药、通讯、计算机、汽车、石化、电子、金融、法律、机械、冶金、建筑、能源、环保、交通、食品、航空、 农业、文艺等。

??上诉工作其数量之大,催生社会出现不少翻译公司和翻译中介公司,由于业务量的不可预见性,除翻译公司聘请部分专职翻译外,大部分的工作其实还是由兼职翻译完成的。只要你有外语专长,教师、职员、干部甚至学生都可以成为一名兼职翻译,充当起中外交流的“语言桥梁”。

??■ 目前市场热门的语种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外交往日益密切,所以几乎所有的语种都有潜在的翻译市场,当然,主流语种英语、日语等还是具备更大的市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语种的翻译人才收入会低于大语种的翻译人才,因为大语种的翻译人才在我国基数庞大,竞争也会相对激烈;而小语种的翻译人才少,常常是奇货可居。

??下面是笔者收集的目前翻译市场的热门语种:

??英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俄语 韩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阿拉伯语 荷兰语 越南语
??印尼语 泰 语 塞尔维亚语 瑞典语
??土耳其语 蒙古语 罗马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
??捷克语 希伯来语 缅甸语 波兰语
??印地语 芬兰语 波斯语 老挝语
??柬埔寨语 克罗地亚语 马来语 匈牙利语

??■ 翻译市场的一般行情

??目前的翻译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这主要是因为翻译中介公司和个人延揽业务之间的竞争造成的。翻译中介公司代表的是主流价格,而个人为了延揽业务,一般都会大大低于翻译中介公司定下的标准。

??下面是北京一家翻译中介公司的翻译收费标准,供大家参考:

译文字数 英语 日/德/法/俄 小语种 外译外
?? 外译中 中译外 外译中 中译外 外译中 中译外
??5千字内 110 140 150 200 250 310 420
??5千-4万 100 130 140 190 240 300 410
??4万-10万 95 120 130 180 230 290 400
??10万以上 双方协商,价格优惠

??备注:

1.翻译稿件均以中文字符数计算,不足千字的按千字计算,证件类计件收费。
2.如只提供录人排版服务收费标准为:俄、法、日、德、韩50元/版,其他小语种100元/版。如需设计,费用另计。
3.专业性较强的,加收30%-100%费用。交稿日期紧急的加急稿件价格另议。4.本公司可提供软盘及打印稿一份,制图、制表费另议。

??口译价格

??类别 一类语种 二类语种 三类语种??
语种 英语 日、德、法、俄、韩 意、西、葡、阿
??普通场合 500人民币/天 600人民币/天 700人民币/天
120人民币/小时 150人民币/小时 180人民币/小时
??正式场合 1000人民币/天 1200人民币/天 1400人民币/天
250人民币/小时 300人民币/小时 350人民币/小时
??同声传译 4000人民币/天 4500人民币/天 5000人民币/天
1000人民币/小时 1200人民币/小时 1400人民币/小时

多翻译各类文本,涉及到多个行业多种知识的。一定要多积累专业词汇。熟悉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自己也要保持一点西化的头脑,这样翻译起来心有灵犀,运用自如。过个六级你还差着远呐,多学习一些涉外的知识吧比如外经贸之类,这种翻译实用的很。做哪一行(不一定是专职翻译)都要先熟悉哪一行的英语环境,比如翻译单证就要记住信用证条款、合同、各类单据之类的中英文表达。做木业就要先了解木材英语什么的
总之只能慢慢积累,而且很累很累

是,多看些这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