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伊朗石油:哪里有卓别林的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3:17:00

卓别林

1977年12月25日,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瑞士科西耶逝世

查理- 卓别林是驰名世界的喜剧大师,也是默片时代的巨星。他所创造出来的流浪汉夏洛特的形象是家喻户晓,他擅长塑造小人物,通过他们的遭遇来讽刺生活的现实。他在<<淘金记>> 大获成功后, 又自编自导自演了<<马戏团>> ,<<寻子遇仙记>> , <<摩登时代>> ,<<大独裁者>> 等等, 他与众不同的是把喜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喜剧不但引人发笑,而且引人深思,有强烈的现实感, 深刻的内涵。他后期的<<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 等同样出色。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 受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 被迫移居到瑞士, 但他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在1971 年被美国四十四届奥斯卡授予荣誉奖, 也是对这位大师的致敬

1889年4月16日,卓别林诞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贫民区。他的父母都是喜剧演员,经常在伦敦的游艺场里演出。后来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他和比他大四岁的哥哥,生活十分贫苦。由于过度劳累,母亲染上了喉炎,卓别林五岁那年,母亲在一次演唱时,由于嗓音过于微弱,被观众哄下了舞台。管事灵机一动,让卓别林代替母亲演出,卓别林故意用沙哑的嗓子学妈妈唱歌,没想到观众却大为欣赏,报以热烈的掌声。卓别林就这样第一次登上了舞台。

卓别林不满10岁时,为了挣钱,参加了“兰开夏八童伶剧团”,与其他孩子一起,穿着木屐跳舞、唱歌,往往累得脸色苍白,母亲看到他日益消瘦,十分心疼,就让他离开了这个舞蹈班。

生性活泼好动的卓别林,一直向往当一名真正的演员,他曾随一个闯荡江湖的戏班巡回演出,还曾在一个马戏团里当过一阵子杂技演员。1907年,卓别林终于被伦敦专演滑稽哑剧的卡尔诺剧团录用,他刻苦训练,精益求精,把杂技、戏法、舞蹈、插科打诨、令人发笑的忧郁和让人流泪的笑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他后来的那种独特的哑剧风格,几年过去,卓别林成了卡尔诺剧团的台柱,获准到法国和美国等地演出。

1913年底,好莱坞的启斯东制片公司看中了卓别林,和他订了一年的合同,卓别林为启斯东公司拍摄了35个短片,从《赛车记》开始,卓别林那有名的化妆--圆顶帽、小胡子、灯笼裤、大皮鞋和文明棍就陆续出现在银幕上了。卓别林对此曾经解释说,小胡于是虚荣心的象征;瘦小的外衣和肥大的裤子是一系列可笑行为和笨拙举止的写照;而手杖呢,不但是纨绔子弟的标记,而且可以用它勾住别人的腿或肩膀,增加喜剧效果。

与启斯东公司合同期满后,卓别林又先后与爱赛耐公司、缪区尔公司、第一家公司等签订合同,1918年,卓别林受到英、美罢工工人的启示,拍摄了《狗的生涯》,描写流浪汉夏尔洛露宿街头,处处受辱的悲惨遭遇,1919年,卓别林和他的好友范朋克等组成了联美公司,1925年,完成了轰动一时的长片《淘金记》,描写19世纪末美国发生的淘金狂潮。《淘金记》在卓别林的艺术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既是他早期作品的总结,又为他以后更成熟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30年代到50年代,卓别林的创作生涯达到了巅峰,他先后创作了《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等优秀作品。在《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里,他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在《大独裁者》里,他把矛头直接指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舞台生涯》里,他进行了严肃的人生探索,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由于他积极参加美国的进步文化活动,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曾传讯过卓别林;当卓别林在欧洲旅行期间,美国司法当局声明拒绝让他再次入境,并以拘留相威胁,为此,卓别林于1957年拍摄了《一个国王在纽约》,予以坚决回击。

1966年,77岁高龄的卓别林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此后便与爱妻奥娜一起,在瑞士风景秀丽的维薇安度晚年,直到1977年辞世。

卓别林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共拍摄了80多部电影。他的动作夸张而又内涵深刻,妙趣横生。他不但擅长表演,而且胜任导演、编剧,还能作曲配乐,演奏多种乐器,他的大部分电影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作曲、自己指挥的。无怪乎萧伯纳称赞他是“电影界独一无二的才子”。由于他的巨大成就,1962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71年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团高级绶带;就连曾经对他进行迫害的美国,也于1972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荣誉金像奖。

卓别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他早年生活困难,没读过几年书,为了弥补知识上的不足,他下决心自学,在演出的空隙,甚至在化妆室里也分秒必争地埋头读书。他对于艺术要求十分严格,从不敷衍了事。在拍摄《城市之光》时,有一段流浪汉把盲女的花打翻又拣起的戏,放映时仅75秒钟,但卓别林反复拍摄了五天才通过。如果在拍片中发生了问题,他便在化妆室里来回踱步,或在背景后面独自冥思苦想,直到获得满意的解决。

卓别林出身低微,对下层人民怀着深切的爱和同情。他曾批评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都是些王公贵族,宣称:“我所构思的喜剧情节非常简单,那就是普通人陷入困境并解脱困境的过程。”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位天才的艺术大师十分崇敬。法国人称他为“我们永远的夏尔洛”。在他的故乡英国,卓别林每次回归,都受到人们热情的欢迎。1952年9月 23日他在伦敦萨伏依饭店下榻这天,全城的公共汽车驶过饭店门口,都毫无例外地亮一下灯,向他们的“老查利”致敬,今天,卓别林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和他的艺术将永远存留在人们心间。

1889年4月16日,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平民的家庭。童年父亲早逝,生母进疯人院,遭到后母虐待的卓别林开始流浪街头。卓别林八岁登台,就立即引起轰动。1914年跨入影视界;1916年与通用电影公司签约,开始制作电影,喜剧。二战中,主演《大独裁者》深刻揭露了希特勒的本性。战争年代,游历欧洲,访问中国、苏联、印度……战后,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奖。法国政府四次给他授勋。1972年4月10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1972年9月第二十三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举办卓别林影展。1977年12月25日凌晨4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查理·卓别林,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逝世,终年88岁。

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出生在英国伦敦,后来因为母亲离婚,他就跟着妈妈以及同母异父的哥哥搬到一条破旧的陋巷里居住。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全部都是三餐不继的贫户。

卓别林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必须出外打零工来贴补家用。他曾经做过报童,也曾经在别人家里当过小仆人,后来更随着妈妈的剧团巡回演出四处跑。所以,在卓别林的记忆中,根本没有玩弹珠、射飞镖的天真童年,更别提有什么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了。

由于卓别林从小就吃过别人没有吃过的苦,也经历过别人所不曾经历过的遭遇;因此他对人生的体验自然要比别人来得早,也来得丰富、深刻。而且,他天生善解人意,常常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所以,一登上舞台的卓别林,总是能够使出浑身解数,把诙谐有趣的快乐气氛传达给每位在场的观众。他每次都能把观众们逗得捧腹大笑,让他们忘掉了所有的烦忧。

卓别林的妈妈是一个意志坚定,但性情固执的女性。从跟丈夫离婚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没有想过要仰赖丈夫按月支付的赡养费过生活。她跟往常一样,在戏院里担任唱歌兼杂耍的演员。她坚信,以每个月五英镑的收入,只要省吃俭用,一定可以养活一家三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他妈妈的身上了。

这一天,卓别林的妈妈一如往常那样来到剧院。当她唱歌唱到一半时,她那甜美的嗓子突然哑了起来,歌声嘶嘶沙沙的很难入耳,观众们听得受不了了,就纷纷发出无情的嘘声,当场给她难堪。

卓别林的妈妈对自己的演唱一向很有自信,她从来就没有料到自己的嗓子竟然会在演唱之中跟自己过不去。令她沮丧而且担忧的,倒不是个人能不能再唱歌的问题,而是往后一家人的生活一时之间必然会陷入困境。台下观众的嘘声毫不同情,她只好忍着满腹的辛酸,颓丧的退出舞台。这一天,好象是她的世界末日。

这时,戏院的经理为了安抚观众们不满的情绪,就一手拉住卓别林,要他代替妈妈上台表演。卓别林没有受过专业童星的训练,他只是从小跟在妈妈身边看过很多表演,学会哼唱好几十首曲子,而且还从妈妈身上学会了一些杂耍的技巧而已。不过,他虽然被临时赶鸭子上架,却一点也不怯场。

当卓别林大胆的走向舞台的中央时,还在大声喧哗的观众们马上安静下来。大家都好奇的盯着卓别林看,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随便叫个小男生上台,到底能够为他们耍些什么新鲜的把戏。

不一会儿,舞台四周的灯光更加亮丽耀眼,伴奏的音乐跟着演奏了起来,卓别林也开始一边表演,一边唱歌,样子十分天真。他那稚嫩娇憨的唱腔,搭配着他那活泼逗趣的身段,观众们不但看得疯狂叫好,还忘情的纷纷从口袋里掏出钱币往舞台上投:四面飞来的硬币像雷雨的大雨点那般,「霹雳啪啦」的投进舞台。

过惯穷日子的卓别林,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很多钱。这会儿满舞台的钱币正亮晃晃的摆在面前,他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快活起来。他心想,如果妈妈知道观众赏他这么多钱,她的心理一定会舒坦起来。想到这里,他自言自语的说:“嗯!我得先把钱币捡起来再说。”说着说着,卓别林马上蹲了下来,急急忙忙的捡钱币,暂时把表演搁在一边。观众们看着他捡满两手掌的钱币,就捧到后台交给妈妈,然后又跑会舞台中央继续捡。看到这一幕,他们还以为那也是表演的一部份呢!

站在一旁的经理却暗暗的捏了一把冷汗,他正担心着卓别林只顾捡钱而不唱歌,会再度引起观众们的愤怒,于是便冲进舞台,抢先将钱币捡了起来,然后马上的往后台跑。卓别林以为经理想独吞,便紧紧的跟在经理背后大喊:“不要拿走我妈妈的钱!”直到经理把钱全数送到妈妈手里,卓别林才安心的走回舞台继续表演。

卓别林率真质朴的表现,不但没有引起观众们的不满,反而获得更多掌声与笑声。观众们都认为刚刚发生的那一幕,比刻意编排的笑闹剧更有有趣儿。

这一夜,卓别林虽然意外的得到了一笔赏钱,可是倒了嗓子的母亲却再也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了。换句话说,妈妈要是不赶紧另外找个赚钱的路子,他们一家人就得挨饿了。

不久之后,卓别林的妈妈果然受不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折磨,终于发疯了。妈妈被送进了疯人院,卓别林只好跟着哥哥分头找工作去了。

起初卓别林只能到处打打零工,但先前的表演经验使他爱上了戏剧,于是就辞掉零工,打算找一份表演的工作。有一天,卓别林鼓足了勇气,到一家剧团应征男童星的角色,没想到竟然当场就被录取,酬劳是每周两镑十先令。

卓别林内心洋溢着愉悦,他带着好消息飞快的往疯人院跑去。他多么渴望一头栽进母亲的怀里啊!但是一想到母亲已失去正常人的反应,他就感到非常遗憾。不过卓别林相信,只要把戏演好,等到有朝一日熬出头的时候,就可以请个好医师来治好母亲的病,让她过个健康又平安的晚年了。

于是,卓别林更加努力揣摩自己所扮演的每个角色,努力的开创自己的前途。最后,卓别林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而他妈妈的病情也慢慢的好转了。

就这样,一出以悲剧开场的戏,最后却用喜剧闭幕。

是个男人

http://club.lanyue.com/model/luntan/view.asp?article_id=1324518

查理·卓别林(简介)

(Charlie Chaplin 1889—1977)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和电影作曲家。生于伦敦。父母系音乐厅艺人。1岁时,父母分居,幼年时即随母四处周游并登台表演。5岁时,因母亲嗓子沙哑,结束了演出生涯,遂独自登台从艺,不久父亲去世,母亲病倒,查利和同母异父哥哥西德尼只好流落街头卖艺、乞讨,后为一孤儿院收养。查利8岁时,靠母亲的关系进入兰开夏八童伶剧团,其时虽年幼,但已有丰富的专业表演经验,不久即登上伦敦舞台,出演《彼得·潘》。17岁时加入弗雷德·卡尔诺剧团,艺术生涯从此获得转机,不仅从卡尔诺学到了奠定其以后表演风格的喜剧技巧,而且随团巡回演出。1910年随团到美国,1912年再次赴美演出,因在《伦敦音乐厅的一个夜晚》一剧中的出色表演,被开司东影片公司老板麦克·塞纳特看中,遂于1913年2月进入开司东公司,在《谋生》一片中,以一个头戴高帽子、身穿礼服大衣、嘴上留着小胡子的形象出现于银幕。这一形象虽在后来成了整整一代电影的某种艺术象征,但当时却使塞纳特非常失望。初仅作为配角演员,但所配戏的大都是当时的一流喜剧明星,如福特·斯特林、切斯特·康克林、“胖子”阿巴克尔及梅布尔·诺馒德等。三个月后,协助梅布尔执导影片并自导影片,开始受到观众欢迎,逐渐形成并完善其天真可爱的“流浪汉查利”形象。在开司东公司的一年即完成了35部影片,大部分为自编、自导、自演,从而到当年年底已成为颇受欢迎的喜剧演员。1915年主演了其第一部重要影片《流浪汉》,片中以杰出的表演天才奠定了其喜剧明星的地位,薪金也从 195年初的每周175美元外加1万津贴升为1916年的每周1万美元外加15万的津贴,这一数目在当时确实令人难以置信。1916年进入互助影片公司,之后拍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优秀影片,如《溜冰场》、《安乐街》、《移民》、《冒险家》等,在片中凭其传神的手势、大胆熟练的动作以及如同芭蕾舞演员般的优美舞姿,或者令人捧腹大笑,或者催人泪下。1918年同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签约拍摄八部两本片,薪金100万美元。其间所完成的故事片《寻子通仙记》获得巨大成功,创造了仅次于格里菲思执导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的票房收人,一举成为国际影坛名人。1919年,同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D·W·格里菲思共同创建了联美影片公司。三年后,周游欧洲,受到热烈欢迎。返回美国后于1923年执导了影片《巴黎一妇人》,该片受到好评,但票房价值不高.次年摄制了被不少人视为其最优秀的杰作《淘金记》。1928年的《马戏团》一片使他达到了其无声片时代的艺术顶峰,并因其在该片的“编写、表演、导演和制片中所表现出的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获得首届奥斯卡奖的特别奖(他从未获得正式的奥斯卡奖)。有声片问世后,其影片虽受到某些影响,但他在片中加进声响和音乐并自任指挥,从而较为顺利地过渡到有声片时代。此后拍摄的影片不仅在艺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在更深更广的方面加人了社会内容,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作为一个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和一个极富有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的普通公民,卓别林几乎在其艺术生涯一开始就受到全世界的尊崇与爱戴,但他在个人生活中却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其没有返回欧洲服役而受到攻击,后自愿服役却又因健康原因未被接纳。1918年同16岁的电影临时演员米尔德丽德·哈里斯结婚,两年后离婚。1924年同16岁的美人洛莉塔·麦克默里(后进入影界更艺名为莉塔·格雷)结婚,生有两个儿子小查尔斯和西德厄,经过漫长的离婚诉讼,最后以卓别林付出100万美元告终。1933年(一说 1936年)当其44岁时,同19岁的电影女演员波莉特·戈达德在海上秘密结婚,后几经折腾,1942年两人婚姻破裂。1943年同剧作家尤金·桑尼尔之女、18岁的奥娜·奥尼尔结婚,受到新娘父亲的反对。在政治上,其受到的周折更大。尽管他在美国居住了42年,但因其影片《摩登时代》和《凡尔杜先生》的主题被当局认为是对美国社会的讽刺而一直被拒绝加入美国国籍。不仅如此,其还因言传系人而受到美国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追逐调查。在给国会的证词中,卓别林的一段话代表了其政治观点:“我不是人;我一生中从未参加过任何政党和政治组织。然而,我却是你们所称之为的‘和平贩子’”。1952年,就当他同奥娜从大西洋返回伦敦的中途时,美国当局还向移民局下令,除非卓别林接受调查质询,否则拒绝发给他再次入境签证。但他发誓再也不回到这个给他带来了财富、名声和不幸的国家。此后同奥娜和两人的八个孩子定居于瑞士的沃韦。1957年在英国摄制的《一个国王在纽约》即是他在美国辛酸经历的真实写照。1954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奖。1972年由于他“在把电影变成本世纪的一门艺术方面所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而再次被授予奥斯卡特别奖。卓别林遂赴美领奖,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狂热欢迎。1975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1977年在沃韦去世,几个月后,其尸体不翼而飞,但后来又被发现。纵观其整个艺术生涯,后期作品虽然评价不一,但作为一个喜剧大师,被肖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也许并不过分。其描写个人生活的传记《我的自传》出版于1964年。

作品有

作为演员

1914:谋生、威尼斯赛车记、梅布尔的奇怪境遇、阵雨之间、纷乱探戈舞、大权在握的梅布尔、20分钟的爱情、蒂莉被揭穿的艳事

作为演员、导演和原作

1914:在歌厅被捕、雨中被捕、忙碌的一天、梅布尔的婚后生活、笑气、酒吧间地板上的面孔、化装舞会、他的新职业、他的音乐生涯、相识、夜出、冠军、在公园里、流浪汉、在海边、工作、一个女人、银行、拐骗、演出的一夜

1916:卡门、警察、巡视员、消防队员、一个上午、法庭、当铺、银幕后面

1917:安乐街、移民、冒险家

1918:狗的生涯、夏尔洛从军记

1919:向阳的地方、一天的欢乐

1921:寻子遇仙记、有闲阶级

1922:发薪日

1923:移民、巴黎一妇人(兼制片、仅饰小角色)

1925:淘金记(兼制片)

作为演员、导演、原作、制片和作曲

1928:马戏团

1931:城市之光

1936:摩登时代

1940:大独裁者

1947:凡尔杜先生

1952:舞台生涯

1957:一个国王在纽约(在英国摄制)

1967:香港女伯爵(在英国摄制;仅饰小角色)

是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