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陆桥:好象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可是为什么日本有人得诺贝尔奖中国就没有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7:42:22

明治时期(1868—1912),日本教育制度在促使日本迅速吸收西方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迎接严峻的挑战方面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十年里,日本教育对于日本的复兴和经济迅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尽管过去的成绩非常显著,为了继续保证日本在21世纪的经济繁荣,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历史
自从中文书写方式以及佛教在6世纪传播进入日本后,日本就有了基本的阅读和书写技能的教育。 公元701年,日本的一个法典规定了在首都以及其他省份为贵族子弟建立学校的命令。从镰仓时期(1185—1333)起,越来越多的武士阶级的子女受到了正式的教育,但是直到江户时期(1600—1868), 这个250年的和平时期, 教育才在贵族和普通人家当中广泛的普及。
江户时代的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儒教观念的基础上。儒教观念强调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强调学习中国的经典作品。 这个时期兴起了两种学校。 第一种是领地学校(hanko),到这个时期的后期,在200个左右的领地建立了这类学校,主要向武士阶层的孩子提供教育。第二种学校既招收普通人家子弟上学,也招收武士阶层的子弟上学,学习主要集中在德育、阅读、写作和算术;这种通常由一个老师或者一对夫妻教师开办的学校,在江户时期接近尾声的时候,这类学校已经有成千上万。
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的时候,日本的识字率据估计在40%左右,这个水平与当时的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没有这种教育的基础,后来实施快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明治的领导人雷厉风行,迅速地建立了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并且这个教育制度成为整个追赶西方、促进民族统一运动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国家建立了由小学、中学和大学组成的三级教育制度;在这当中,小学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是强迫的 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占领当局的指导下,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于1947年颁布实行。后面一个法律规定了沿用至今的制度:六年初等教育,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教育,加上两年或者四年的大学教育。初等教育和初中教育是强迫的。另外还有幼儿园(1岁到3岁的儿童)、五年制的技术学院以及针对初中毕业生的特别培训学校、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学校、以及研究生院。
学校和课程
校历:多数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年的4月1日为学年的开始。每个学年又分成三个学期:四月到七月,九月到十二月,一月到三月。 一些学校实行两个学期的制度。 学校也逐渐地执行每周五天的制度,但是从1998年开始,每个月学生需要在两个或者三个周六的上午去上课。平均说来,日本的学生比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孩子花多得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原因在于暑假较短,课后作业繁重以及课外活动占据大量的时间。
学前教育: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是在幼儿园和日托中心提供。公共的私立日托中心接受1到5岁的儿童。他们为3到5岁儿童提供的课程同幼儿园相似。1996年,幼儿园(公立的占了42%)吸收了29%、57%和63%的三岁、四岁和五岁的儿童。五岁儿童在幼儿园和日托中心加起来的入学率达到了95%。 幼儿园里的教学方法千差万别,有的强调游戏、几乎不提供任何正式授课、并且环境混乱;而有的高度规范、为孩子能够通过私立小学入学考试打基础。
小学:六年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1996年,99%的小学校都是公立的男女同校的学校。 日本的小学课程由教育部规定,全国统一。同一个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课程。学生不会因为能力不同而被分开到不同班。课程如下:日本语,社会学习,算术,科学,生命环境学习,音乐,艺术和工艺,体育和家政。另外还开设课外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德育课。读和写大概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课程;另外,除了日本语的五十音图之外,还要求学生们在六年级的时候能够记住大约1006个汉字。
初中:三年初中教育是强迫教育。1996年,94%的初中学生是在公立的男女同校的学校学习。 初中学校的课程由教育省具体规定,但是教师课堂教授的课题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不会把学生按照能力加以分开。初中的标准课程包括以下这些必修的课程:日本语,健康和体育,工艺和家政。另外,还开设有外语、课外活动,每周一次的道德课作为选修课,外语几乎都是英语
高中:高中入学就并非强制。1996年,公立高中占据全部高中学校的76%,96%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高中的录取基于入学考试成绩,升入某些受喜欢的学校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 最受欢迎的高中是那些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好的大学的。 多数学生学习一般学术课程,学校也提供专门的职业课程。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是:日本语、地理和历史、公德、数学、科学、健康和体育、艺术、外语、以及家庭经济学。
大学:1996年,46%的高中毕业生继续到两年制的学院或者四年制的大学里面深造。 三年制的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女子。74%的大学和84%的三年制学院都是私立的。1996年,9%的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
因为大学的名声对于毕业生就业前景有着重大影响,进入顶尖学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常让人难以想象。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的学生有时后选择做一年的ronin(本来意思是没有主人的武士),以便再次尝试。对于有的学生来讲,四年的大学生活乃是一段惬意的间歇期间,高中时候必须苦学,毕业后在公司里不得不苦干。大学期间没有广泛的学习,公司并不认为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日本公司认为反正要对招收的新职员进行训练和塑造。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校,学生和教师都缺乏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创造性研究,这个缺点使得日本在开拓性的新技术领域处于不利的地位。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考试地狱"
高中和大学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被人们称为考试地狱(juken jigoku)。这是日本学校和社会的范围广泛的一系列问题的症候,同时也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入学竞争本身是由于日本大公司的录用政策和政府的官僚主义造成的,大公司和政府都倾向于从为数很少的几个大学招聘毕业生作为填充新的管理职位。这种做法导致人们认为,考上这些大学乃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因为这些学校的招生政策,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极大多数的情况下,录取完全是根据多项选择题考试来决定。
许多小学和初高中的学生,为了考上理想中的学校,不得不在晚上参加私立的辅导学校或者填鸭学校学习。这样沉重的课业负担简直让学生根本没有娱乐和发展个人兴趣的时间,并且许多人认为这对于人格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消极的影响。 竞争下的压力,一般认为是初高中里面频繁发生的欺侮和暴力以及学校过敏的原因。
教科书
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科书要么是教育省指定,要么就是由教育省直接编写。
学校过敏
小学和初中里面,因为情绪的原因辍学的孩子的数目每年在增加。1996年,初中的类似案子是62,228例。人们认为,这个问题在很多方面是与学校欺侮和入学考试压力有关联。
欺侮和暴力
在全日本的初中和高中发生的与欺侮相关的自杀事件以及学生暴力和谋杀事件的逐渐暴光,使得公众提高了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有的人将这些事件归因于学校和家庭的过度纵容,有的人则把原因归结为僵化和过于严格的教育体制以及过分的考试压力。
教育改革的挑战
日本教育体制强调合作行为、团体纪律和循规蹈矩。这个制度为制造拥有技能的产业劳动大军贡献不少,日本因此成为20世纪的全球经济强国。这个体制的成功进一步反映在,绝大多数的日本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他们把教育当作通往富裕的必由之路。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日本的教育过于强调顺从和死记硬背。一些人感觉到,这种偏差使得学生很难培养出来具有创造性和独特的人才。对于日本的教育者来讲,挑战在于引进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又不丢掉集体意识和对别人的尊重 – 这是整个社会得以顺利运行的必然要求。
1997年,教育省宣布了一项范围广泛的教育改革计划。除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之外,这个计划还包括以下内容:促进孩子的感情发展,根据五天学习制重新考虑课程设置,创设统一的初中和高中,高中阶段强调动手学习活动的能力,通过学生交流和更好的英语教育促进国际化,加强环境、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育,在教育中使用多媒体,对于大学入学年龄限制的例外规定,以及加强学校和产业机构的合作等。

政治或者政策的原因

你去了解一下中科院最近跳楼自杀的那位青年青年材俊的事情就知道了原因了

再看看如何祚庥这样的人,成天鼓吹中国没有能源问题、大力提倡从青藏高原调水,甚至说北京的空气污染不是由于汽车,是由于骑自行车的人太多了造成。最后却是个科学院院士

你就知道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诺贝尔了

中国有很多得诺贝尔奖的,但都不是中国国籍

中国有啊!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该是日本教育方式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