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折射角:现在中医诊断很看重舌诊,但为什莫(内经),(伤寒),这些经典上都只字未提舌诊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9:12:50

看舌苔只是望诊中的一种。说中医很看重舌苔,其实是某些医生看重舌苔,不是所有的医生都看重舌苔。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现在很多中医医生对切脉并不是真的都会、都精,很多中医切脉水平并不行,不如看舌苔简单明确,所以就成了看重舌苔。真正有水平的中医不是很看重舌苔的。——本人中医世家,不是为了争分,就是看不怪有些医生拿雕虫小技大作文章。

中医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吗。看舌苔只是望诊中的一种。中医诊断方法是几千年来,无数临床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

舌诊在古代是五色诊法之一.色,简单地说,就是颜色的意思。在中医范畴中,色则为脏腑气血之外荣的含义。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色”的基本概念,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因而走空窍。”《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就认识气血之精华上行头面及外达肌肤可以形成各人不同的色的表现,为生命的基本现象。色诊就是医生通过眼睛的视觉观察人们身体表面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色诊很早就为祖国医学所重视,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在内经中,往往将察色与按脉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如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理色脉而能神明”(《素问·移精变气论》)。在临床应用中,色诊与脉诊一样是最难于掌握的,因为其基本内容都由众多的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带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义。古代医家非常注重色诊中的常色,表明机体的健康,如《素问·经络论篇》曰:“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同时还指出了常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随外界影响而产生改变,由于不同的经的作用而产生青、赤、黄、白、黑之间的微妙差异。

五色诊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以机体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曰:“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表明在《内经》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五色诊法,通过眼睛的观察对五色之间微小的变化进行诊断疾病。同时注意到五色与五行相应,五色应五脏五时之气,《灵枢·五阅五使篇》曰:“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脏。”《素问·举痛论》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痿论》中则指出,肺热为白,心热为赤,肝热为苍,脾热为黄,肾热为黑;《灵枢·五色》全面阐述了五色的明暗、死生、浮沉等。五色诊法可以用以全身如面部、皮肤、爪甲、眼目、舌诊等,通过与五行生克关系,推断机体内各脏腑的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医诊断方法是几千年来,无数临床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舌诊古即有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春秋前后就有关于舌诊的著作出现,如<阴阳脉死候>等,以后历代均有发展.明清,随着温病学的兴起,舌诊发展起来,变得更加系统,并逐步完善.

还是 zhudongxun 的答案好~~!!!
同意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