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兽门ed2k:银行专家请进!~~看以下的文字,请帮我具体的解释下。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8:58:11
今年凭证式二期国债
宜昌4月1日起发售
记者昨日从市人民银行国库课获悉,从4月1日起,2006年凭证式(二期)国债将公开销售,市民可到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各营业网点或招行电子银行进行购买。这是今年财政部发行的第二期凭证式二期国债。
二期国债与一期国债收益相同,(一期国债是什么收益的?)据了解,二期国债总发行额度为400亿,纷纷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其中三年期280亿,票面年利率3.14%;五年期为120亿,票面年利率为3.49%。发行期为4月1号到30号。本期国债从购买之日开始记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会吗?有什么麻烦事情没有,买的时候注意什么呀?)。逾期兑付不加利息,不记复利,。此外本期国债为记名国债,个人购买凭证式国债实行实名制,以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方式按面值发行,可以挂失,可以质押贷款,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转让。购买本期过找后,投资着若需变现,可随时到远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记付利息

问题1 凭证式国债和记名国债什么意思,怎么叫凭证式国债,怎么叫记名国债
问题2 二期国债与一期国债收益相同,(一期国债是什么收益的?)
问题3 本期国债从购买之日开始记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会吗?有什么麻烦事情没有,买的时候注意什么呀?)。
怎么就一人回答啊!~

郁闷

还不详细 请专家指导下该买吗?

什么是国债?
又称公债,是政府举债的债务。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财政收入。国家发行债券或借款实际上是筹集资金,从而,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三大功能。国债的发行要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债券或借款到期不仅要还本,还要付一定的利息。国债具有认购上的自愿性,除极少数强制国债外,人们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自已决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国债分为不同的种类: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以筹措和发行的期限为标准,国债可分为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中期国债。所谓长短中期是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将一期以下的称为短期国债,10年期以上的称为长期国债,期限界于两者的称为中期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所谓内债,是国家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券。所谓外债,是指国家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以债券的游泳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出售国债和不可出售国债。国家的借款是不能转让的,只有债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主要面向老百姓,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开始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如需变现,可以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对于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经办网点还可以二次卖出。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1、凭证式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 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 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 1至 2个百分点 (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 ),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 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 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 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 (本金和利息 )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一期国债收益由两部分组成:
本金及利息,利率和二期同,三年期3.14%,5年期3.49%
对于问题三的担心是多余的,国债是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政府的信用行为,只有现在的政府被颠覆了才会出现到期不兑现的情况。如今,投资国债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投资方式,收益比银行利率高,而且和银行利息一样稳定,在很多城市,国债是很难到的。

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312/19/xb01/19201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