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外国巨星的宠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1:01:18

【章句】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俗译】

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迩”,也就是知道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参考资料:http://baguascience.com/zh-jt/wakka.php?wakka=%D6%D0%D3%B9%D5%C2%BE%E4%CB%D7%D2%EB%B5%DA%CA%AE%CE%E5%D5%C2

参考资料:http://baguascience.com/zh-jt/wakka.php?wakka=%D6%D0%D3%B9%D5%C2%BE%E4%CB%D7%D2%EB%B5%DA%CA%AE%CE%E5%D5%C2

《中庸章句》俗译:第十五章

作者: 曾宁 朴道

【章句】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俗译】

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迩”,也就是知道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与“高”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卑”(不高)而已。

【朱熹注】

辟、譬同。

【俗译】

“辟”字与“譬”字相同。

【章句】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俗译】

《诗经》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如果一个人能与自己的妻子儿女相处得好,就好比乐器奏乐之时的那种美妙的配合一般;如果兄弟之间能相处得好,那就一定能享受到深深的“和乐”的妙趣。“和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最为适宜的状态,也会为你的妻眷带来无限的快乐。)

【朱熹注】

好,去声。耽,诗作湛,亦音耽。乐,音洛。诗小雅常棣之篇。鼓瑟琴,和也。翕,亦合也。耽,亦乐也。帑,子孙也。

【俗译】

“好”字要读为去声。“耽”字,在《诗经》中为“湛”(深沉)之意,其读音亦为“耽”。“乐”的读音为“洛”。这里的诗句引自《诗经‧小雅‧常棣》一篇。“鼓瑟琴”所描述的是关于“和”的方面的情形。“翕”也就是“合”的意思。“耽”也就是“乐”的意思。

【章句】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俗译】

孔子说:“从‘父母’的观念可以得出‘顺’也就是得出一切由最初的来源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的观念。”

【朱熹注】

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子思引诗及此语,以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

【俗译】

对于这些诗句,孔子加以诵读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在于一个“和”字:假定每一个人都能与自己的妻子儿女达到“和”的境地,则也就能把“和”迁于兄弟等等关系上了,如此,父母也就等于成了安乐之源了,这也是人能顺着自然规律“安乐”所能达到的结果。子思引用这些诗句和孔子的言论,都是为了用来说明只有通过走远路才能体会到自身只不过属于“迩”(不远)而已;只有通过爬高山才能体会到自身只不过属于“卑”(不高)而已。

【朱熹注】

右第十五章。

【俗译】

上述为第十五章。

行远升高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行远自迩
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