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蝇蛆病:各个民族送红包(压岁钱)的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03:10:02

过年要知俗
  2002-02-07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这些节庆和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民族凝聚力。本版为您介绍福建一些地区过新年、庆新春的风俗:

  福州篇

  老人们说:“做人要知足,过年要知俗。”“知足”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而“知俗”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多。一、祭灶成了祭嘴

  福州过年的气氛,农历十二月廿四祭灶时就已经很浓郁了。福州人把祭灶看得很重。祭灶也祭小孩子们的嘴,祭灶公灶婆的“灶糖灶饼”是我童年记忆中的美食。二、不要桔子只要钱

  除夕这天,按福州的习俗要搞大扫除。除夕前一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小吃一餐,算是“过小年”,而除夕夜才是真正的“过大年”,这一餐是福州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煎(煮)年糕、“全节瓜”(整条黄瓜鱼,经油炸后浇上调料,有全家团聚的意思)、“太平燕”(肉燕煮鸭蛋,鸭蛋在福州话中与“压乱”谐音)……

  吃罢年夜饭,给小孩子包红包和分桔子更是老规矩的老规矩,以示大吉大利。三、正月初一禁忌多正月初一睡懒觉可不行。新年的第一餐,福州人都要吃“太平面”(也就是福州特产线面加两个鸭蛋),以象征一年太平。吃完了饭,就穿着新衣裳出门拜年。正月初一有很多规矩。每年,大人们都要再三叮嘱:这一天不能和人打架,不能向人讨债、不能和人吵嘴……初一到初三,忌泼水、倒垃圾于户外,认为会把财气置之家外。连扫地都受忌,一般多在初四以后才可以把垃圾扫出。四、正月十五看花灯福州人从正月初一到初三,一般都光玩不干活,听听评话,看看闽剧。

  按福州老规矩,初四之后就不再拜年了。而在福州人的新规矩里,正月十五之前拜年仍然“有效”。初十之后,福州南后街就更热闹了,这里是福州最大的灯市。已婚而未添丁的女子,娘家在这段日子必须购花灯送到女儿夫家,因福州话“灯”与“丁”谐音,意在希望女儿早生贵子。

  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就数看花灯了。但正月期间福州地区往往下雨,后来花灯展便罕见了。这便成了气候对民俗影响的一个好佐证。

  记者杨忠

  客家篇

  糖因为会转化为脂肪,所以在肥胖这种富贵病迅速蔓延的都市,已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但是,在我的家乡明溪县,糖却依旧是山民们春节拜年时喜欢送的。

  明溪也是个客家人聚居之地。“田不去会旱,亲不去会断”,这是当地的俗话。山里人一年到头地忙活,平日难得有空。正月是亲朋相互走动的好时候,这样亲朋关系才不会中断。

  而对这些上门的客人,主人也必盛情款待以腊肉、腊鸭、水酒等等。客人临走时,主人还会再送上一些爆米花。如果客人带了小孩子,主人还会加上个红包。

  而与主人这种热情极不相称的是客人送去的礼:客人上门一般都只是带上一包冰糖或白沙糖。这糖用报纸或极粗糙的草纸包得方方正正,正面再贴一长条的红纸。这要在城里,即使不会被人笑掉大牙,自己也断断出不了手。

  但明溪的客家山民不会这样,因为大家都这样送。在这里,拜年只是让亲朋之间能坐下来聚上一次。这时,送礼已不是目的,仅仅是上门的一个仪式。这些糖,也都是张三送给我的,我送给李四,李四又送给王二麻子,如此往复。

  为什么会有这一奇怪的风俗?我打电话问了村里好几个对民俗“见多识广”的人,都没有人能答上来。我这才发觉,这种被我们习以为常的风俗,我们竟然说不上它的由来。那么,我们在这么做的时候,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态呢?记者曾进根

  闽东篇

  在闽东老家,吃了冬至的糯米饺子,就算进入年关。每到这时候,就格外想念去世多年的奶奶。只有在奶奶的主持下,全家20多口人聚在一起过的年,那才叫年呀!

  过年第一件不能少的,是年糖年饼,以前都是自己家里做,现在上街买现成的就得。到了大年廿四,该祭灶———过小年了。这一天,外出工作学习的子孙们都已归来,晚上点起红烛,大盘小碟地供奉灶公灶婆。之后,摆开两张八仙桌,全家人狂撮一顿。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就不能再说“断了”、“折了”之类的不吉利话。垃圾也不能往外倒,名曰“堆年”。蒸一大笼可能好几天都吃不完的白米饭是必不可少的,喻示年年岁岁丰衣足食。

  初一早,争起早。天刚蒙蒙亮,所有的小孩子都会被赶出被窝,穿上大人连夜准备好的新衣,吃过红枣糖茶(日子甜甜蜜蜜)和年糕(学业事业年年高升)、米时米果(走时运)、菠菜(财气铺进门)、长

  寿面,然后逐一去向长辈拜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们归宁的日子,这天一般是不串门的。初三开始,大人们就有寿酒吃了。俗语说,享年五十才上寿。过年虚岁五十、六十、七十……的老人,年前就会收到亲戚里晚辈的祝福———长寿面、红烛、鸡蛋(太平)、袜(谐音活)子。儿女们也会办三五桌做工精细、用料软嫩的“寿酒”,请一些长辈来给父母“暖寿”。这种酒席,不能收红包,以示儿女的孝心。在老家,“做拾”和“送拾”都非常隆重。

  到了正月十五,做父母的不用操心,外婆、舅舅一定会给孩子们送来花灯。

  祭灶、年夜饭、年三十午夜接新年、初一至初五的每一餐饭,都要放鞭炮开席,元宵节就更不用说了。奶奶大概做梦都想不到,城里人没有鞭炮,也能过年!记者苏韶华

  闽南篇

  与其他各地一样,闽南人的除夕团聚称为“围炉守岁”。

  “围炉守岁”是指在除夕之夜,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以前,全家人是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如今取而代之的是火锅等,大家围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同样温馨。

  春节俗称“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随后拜年。到尊长、亲友、邻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则以朱盒盛糖果糕点、蜜饯,并泡以甜茶,热情款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以佳肴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辞,双方都以“红包”(压岁钱)和红柑(双数)赠予小孩。清同治间有《竹枝词》云:“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闽南的乡村农家,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闽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

  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也叫“破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厦门有一点与闽南其他地方不同,在厦门,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听闽南朋友说,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已不像从前那样守过年的规矩了,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春节总是意味着回家的路,意味着相聚。记者朱美芳

大家知道乔振宇吧,他的家乡给红包的方式是;先给红包让孩子枕着睡一晚上,第2天再收回来,并要确定钱没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