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收音机天线放大器:我国为什么要定都北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5:24:18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定都何处,成了中共领导人心中的一件大事。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北平城,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车站。火车经过北平城墙时,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萧条的景象,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来过北平吗?我来过,整整30年了!那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到处奔波,在路上连裤子都被人偷走了,吃了不少苦,现在31年后还旧国,真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哟!"

  是的,正是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这里出现过戊戌变法,曾在黑漆漆的封建旧制度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这里发生过反帝反封建的滦州起义,发生过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在天安门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五四运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土壤也存在于此。这场革命取得了胜利,人民和人民领袖自然忘不了革命的发祥地。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的现实背景。

  当然,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从政治上考虑定都北平,毛泽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从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日程表。对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后,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明确阐述:"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不仅仅是工农,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包括民主党派,包括从蒋介石那里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分子。政权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会议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对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同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所以,在国都选择上不能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进行过谈话,谈话中透露出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与定都北平的心愿。

  毛泽东对徐向前讲:"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

  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

  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将军及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在中共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于1949年1月30日宣布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古老的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定都北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他讲:"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也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说到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说,看来这些民主人士还不知道我们已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了,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开政协会议。

  定都北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出发作出的一个必要的选择。

  1949年年初,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在抵达西柏坡的当日,就与夫人朱仲丽一起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拿起一支烟递给王稼祥,自己也点了一支,然后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石头城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回答说:"能否定在北平?"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分析说:"北平,我认为,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

  "有道理有道理。"毛泽东一边笑着,一边不住地点头。王稼祥的看法与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一致正是建立在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上的。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是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实际上,"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和接受苏联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的一个基本方针。这一方针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党对首都的选择,而且在定都问题上,我党也与苏联领导人交换过意见。

  在1948年9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会后,9月28日,毛泽东关于九月会议向斯大林的通报中提到,有许多问题要向斯大林和联共中央通报,准备11月底赴莫斯科。10月16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召开政协,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待我11月到你那商定。"12月30日,毛泽东又电告斯大林:正召集高岗、饶漱石、薄一波、陈毅、罗荣桓、林伯渠诸同志来中央所在地开会,讨论1949年整个战略方针问题和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个会开完即去莫斯科,然后回来召开二中全会。后因交通不便,接着毛泽东又要指挥淮海、平津战役而未能成行。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于1949年1月31日飞抵西柏坡,听取中共中央的意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任弼时,就战略方针、军事部署、和平谈判及其发展前途、政治协商会议、联合政府及其纲领、建都问题、经济政策及建设计划、外交根本政策及目前策略,以及中苏关系、两党关系等问题,同米高扬交换了意见。显然,在建都北平问题上,苏联是同意中共意见的。因而,在随后不久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正式决定定都北平。

  当然,把新中国的首都定于北平,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共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把一个封建的帝都变为一个人民的国都。这是一次严峻的考试。毛泽东和中共的领导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开展迁往北平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不断地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敲起了警钟。他对工作人员讲:"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一到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一天吃过早饭后,毛泽东正要迈步走出门口,周恩来迎了上来,问:"主席,休息好了吗?"

  毛泽东讲:"休息好了,我只要睡四五个小时,就有精神了。"

  周恩来说:"多休息一会儿好,长时间坐车也很累。"

  毛泽东讲:"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很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自信他讲:"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北平改名为北京,正式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中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北移.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变后,对建文帝遗臣的杀戮,使得天下士子对这位抢了自己侄子皇座的皇帝心存不满,南方民间仕林对这位得国不正得燕王一直不合作.使得这位皇帝对起家之地北平一直情有独钟.并且在明朝初年,北方蒙古诸部一虎视直对中原耽耽,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大元.这时定都北京 使政治军事中心向北转移,就是民族得需国家得需要要.
建国时定都北京,一是为了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有所区别,也有避开以美国为首得敌对国家得势力范围的原因.毕竟在当时北京离老大哥的距离也是要考虑的.
北京的地理位置北部是燕山山脉,东部有天津入海,加之大运河的漕运能够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比西安更有优势;北京东部山海关是北部领土的通道,如同扼守咽喉,加强北京建设有利于北部边境的安定.......

现在北京作为首都已经很不理想了:1.缺水,直至要引长江水,十分不经济;2.沙漠化是必然结果;3.地震带边缘;4.人口密度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