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舱治疗有副作用吗:首先通过摩擦的方式得到正负电荷,然后再设计实验来探究正负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作用的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6:23:37
急用!大家帮帮忙啊!!!!
快啊!
要精准一点!!!

摩擦起电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东西。

2.使学生掌握做摩擦起电实验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演示用具:写有“摩擦起电”四个字的白纸、塑料梳子、20W管灯、大卡纸。分组用具:塑料尺、废电池、鸡毛、小气球、塑料纤维、氖泡、纸屑、架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请一名女学生到前面来。我给她梳头,请同学们注意看,梳头时有什么现象。[使学生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用塑料梳子梳理女生长发,可见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

3.汇报观察结果。

4.谈话: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自然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1)讲述: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梳头时头发被吸引起来的现象,下面我们就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实验:

①1号同学、2号同学,不许用手拿,只许用塑料尺靠近,想办法让盒盖里的鸡毛到桌面上来。

②3号、4号同学,也不许用手碰、只许用塑料尺靠近,想办法使吊着的气球听你的指挥。

学生做实验时,老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3)实验完毕后,小组交流实验中的现象,大组汇报实验结果。

(希望学生回答: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鸡毛,鸡毛被吸引起来。在衣服上摩擦后的塑料尺,靠近吊着的小气球,塑料尺到哪里,小气球就跟到哪里,非常听话。)

(5)讨论: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6)小结: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2.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后的物体带电。[用灯管做实验可见度大,便于观察;同时能更直观地说明摩擦起电。]

(1)谈话:摩擦后的物体为什么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学生可能会答:这个物体带电了。)你们看到了摩擦的物体带的电吗?(学生答:没有)

(2)讲述:拉灯绳后,教室里的管灯亮了,因为管灯里有电通过,下面,我们用管灯靠近摩擦过的物体,如果管灯也亮了,这说明什么?(摩擦过的物体有电)。

(3)教师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大泡沫塑料块接近灯管,可见管灯闪闪发亮。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小结: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同时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摩擦过的小气球是否能使氖泡亮。

学生做游戏后汇报。

(2)魔球表演游戏。

①游戏要求:用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纸屑、头发、鸡毛、塑料纤维、穿的毛衣等物体,看发生什么现象?

②学生做游戏后做汇报。

(3)全课总结:今天课上我们做的实验和游戏叫摩擦起电。板书课题(将这四个字分别写在四张纸上,摩擦后,使其吸引在黑板上)。

(四)布置作业

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想出更新奇的游戏方法。

四、板书设计

13摩探起电

2结论: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因为物体摩擦后带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