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网络游戏:石一歌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4:28:54
最近在看古远清先生写的《庭外“审判”余秋雨》里面提到了文革时期的石一歌,但我比较年轻,不知是何物,故,在此请教各位大师。

这笔名代表十一个才子,以人数而谐音命名。石一歌,即隐身在这个笔名下的十一位某某某们,是四人帮卵冀下的鲁迅研究专业户。

真相往往会被蒙蔽,为什么有那么多著名学者批判、咒骂余秋雨?包括古远清在内,文革中曾有无数人为保全自己而欺师灭祖,做出诬陷、批斗等不耻行径。很多事现在人都已淡忘。但余秋雨经历过,他的叔叔在文革中因此被批斗死,他知道那些卑鄙虚伪的人有过的无耻行径。所以,身为文革后上海的教授评审组长,他和很多同样经历文革的学者们拒绝给古远清等很多大家通过评审,由此结仇。所以后来参与批判余的人才会那么多!余秋雨曾全国悬赏,只要有人能找到任何一篇他在石一歌发表的文章,他就支付全年稿费。但那么多"证据确凿“的专家们竟然一篇也找不出!真相被蒙蔽,好人被冤枉,卑鄙小人被敬为大师,这就是中国媒体的力量!
望楼主自己查找资料、了解真相,看清真正的事实,万不可被假象蒙蔽。
石一歌前身是“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复课教材编写组(《鲁迅传》编写小组)”,于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在上海成立,隶属于上海写作组。组长是华东师大(当时已并为上海师大)的教师陈孝全,副组长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吴欢章,主要成员还有原上海京剧院的高义龙、工农兵学员夏志明、邓琴芳,共五人。其他成员还有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周献明、林琴书,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一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江巨荣、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余秋雨,以及当时师大二附中的语文教师孙光萱。
  编写组编出的主要教材是《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鲁迅散文诗歌选》,署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师大教材编写组”。1973年2月,教材编写组的工农兵学员,还编写过一本给少年儿童读的《鲁迅的故事》,由于是非教材类,署名“石一歌”。“石一歌”是“十一个”成员的谐音。
  1973年底前,吴欢章、余秋雨等人离开了小组,小组仅剩四人。1974年,小组迁到上海作家协会所在地,后来补充了三人。由于离开了大学,也不再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小组正式更名为“石一歌”。搬迁后的“石一歌”是思想左倾的文学传记编写团体,但是没有留下任何重要作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指称余秋雨为“文革余孽”要求余秋雨忏悔的声音。2000年,“石一歌”前成员孙光萱发表《正视历史轻装前进――读〈余秋雨的一封公开信〉》,自称正式揭发余秋雨的过去。
  后来,余秋雨曾“出于幽默”,在全国媒体提出悬赏称,如果有人能找出出自他手并署名“石一歌”的任何一篇、一段、一行或者一句文字,他情愿支付全年年薪并在全国媒体公开道歉,结果在持续了一年多的公开“悬赏”期内无人回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f0ff9010009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