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牙刷手中拿儿歌: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同样的航海开拓为何会造成两种不同效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0:55:11
能否详细回答!

目的不同,哥是去掠夺;
郑和是去宣扬国威

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而哥伦布发现了.

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而哥伦布发现了

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而哥伦布发现了。目的不同,郑和是去宣扬国威 ,是网址http://news.yninfo.com/yunnan/subject/zhenhe/,号称“大西洋海军元帅”的哥伦布,经过240天远航探险,终于凯旋,消息传开,不仅轰动西班牙,也震撼整个欧洲。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横渡大西洋的壮举,甚至还发现了新天地与新人种,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西班牙女王昨日(4月底)在巴塞罗那(Barcelona )宫廷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

庆祝凯旋的游行队伍威风凛凛,他们经过的地方人山人海,每个人都为了争睹哥伦布的风采。走在最前列的是10名赤体文身的印第安人,他们头插羽毛,脸戴镶金面具,手拎鹦鹉,牵着珍禽异兽,还展示从美洲带回来的一些金饰珠宝,哥伦布本人则骑马殿后,这一切使人们莫不叹为千古盛事。

哥伦布在3月15日远航归来,也一样受到英雄式的欢迎。当天,船抵达巴洛斯(Paloss )港时,岸上人头攒动,礼炮响起,教堂钟声不绝。

这一次也一样,当哥伦布进宫时,王室像接待上宾一样,全体起立。女王几次向他致意,还赐给他一件崭新的海军元帅战袍。威望显赫的哥伦布,报告了探险经过后,全体跪下,齐唱赞美诗。值得一提的是,有6名印第安人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41岁的哥伦布在受访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引用了他在《航海日志》的话说:“我个人长时期在宫廷里同许多要人斗争,他们反对我,断定我的计划是疯狂的。可是眼下如我所希望的,靠上帝保佑,这事业已有若干成功了,它为基督增添了荣耀。”

因此,他说,他要让教皇知道,远航的另一个使命,就是去“开化”这些土著,使他们信奉基督教。

编年史家奥维多(Oviedo )也在王宫见证了哥伦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他形容哥伦布“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著名专栏作家高马拉(Gomara )更竖起大拇指说:“自开天辟地以来,除了造物主的降生与死亡,最伟大的事件,就是发现印度。”(哥伦布一直以为他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虽然如此,发现新世界的重要意义丝毫不减。)女王的神父贝特鲁(Pedro )就这么说:“哥伦布航行到地球的另一端,让我们知道这世界的另一半是什么模样,谜团一经解开,以后的发现可能会更惊人。”

对于大西洋彼岸还有不为人所知的陆地,这对欧洲人来说,整个世界的概念,顷刻之间起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因为在这之前,人们都以为西班牙西岸是世界的尽头。

也难怪哥伦布意气风发的说,他坚信地圆说,为了证实西航计划可行,他经过20年的努力,总算顺利完成——发现了几个无人知晓的岛屿。

最让哥伦布一行惊讶的,乃是碰上他们从未见过的人种。这些土人不黑也不白,哥伦布说是“红种人”,这与欧洲人在非洲所见的土著完全不一样。

哥伦布忆述整个探险过程,是漫长而艰险的,庆幸无人葬身大海。远航开始于1492年8月3日黎明时分,他带领了90多名水手,分乘“圣玛丽亚号”、“平达号”及“尼纳号”三艘帆船,从巴洛斯港起锚西航。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一直到10月3日凌晨,才发现第一块陆地。

哥伦布深信他脚下所踩的陆地正是“印度”,为了寻找《马可波罗游记》所说的“遍地黄金与满野香料”,他继续航行找新陆地,后来,因旗舰“圣玛丽亚号”触礁,他只好留下39人在海地设栅寨,建立殖民据点(即“圣诞堡”)。其他人则跟哥伦布在1493年1月16日,乘另两艘船回返西班牙。

麦哲伦证明地圆说●高极登((1515年)西班牙)距今500多年前,西方仍相信天圆地方之说。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 )就以实际行动,破除了人们的保守想法。向西行环绕世界一周,证明地是圆的。

记者扮成东方旅者,通过虫洞来到1515年的西班牙王宫,但见冠盖云集,文臣、武将、商人聚集一堂,到来听取大胡子麦哲伦西行计划。

欧洲航海家都东行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东方;因此,麦哲伦的设想非常大胆,西行可能来到天涯海角,搞不好可能送命。

麦哲伦演说完毕,群众报以热烈掌声。西班牙王查理一世当场批准了麦哲伦的西行计划。

1519年9月20日,5艘船,265名船员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横渡大西洋来到巴西,接着沿南美洲东岸南下。

这时已是冬天,麦哲伦决定过冬再继续航程。记者在船上与他作了一段访谈。

原来他是葡萄牙人,父亲是封建骑士,葡萄牙地处欧洲与地中海要冲,航运业发达,他从小就向往成为海员。16岁如愿以偿,进入海事局工作。

“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记者问。

他说:“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玛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玛,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冬天过去了,航队南下,经过南美洲南端海峡,这海峡就是后来以麦哲伦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

过了海峡,便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汪洋,麦哲伦欣喜之余,高呼:“就称它作太平洋吧!”

就这样,一路来到菲律宾群岛,双方语言不通,刚巧随从中有来自马六甲者(这随从是麦哲伦早年东行到马来半岛探险时的向导),随从以马来语和菲律宾土著交流,双方居然能沟通。麦哲伦从而知道自己已绕过地表四分之三的海域,来到东方,间接也证实了地圆之说。

后记:

好景不常,1521年4月,船员与土著发生冲突,麦哲伦在格斗中丧生,英年41岁。船队没了主子,只得回航,最终仅18船员顺利回到西班牙。

地理新发现宣告新时代来临

有人说:“哥伦布梦见美洲,上帝便把海水变成新大陆。”

也有人说:“最先遇到哥伦布的美洲人,等于遇到厄运。”

到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天堂还是地狱?

当然,随着美洲的发现,接踵而来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掠夺和屠杀,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他们把欧洲文明带给了美洲,却给印第安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印第安人来说,白骨幽幽,不是地狱是什么?

不过,这些美丽的岛屿,对欧洲人来说,简直是世外桃园,正如哥伦布所说:“那是人间天堂!”。它正好给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带来新的活动场所,加速资本主义的成长。

因此,一般上,多数人主张应对哥伦布的评价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即: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有重大贡献;但对引发美洲的殖民侵略,则难辞其罪。

不管是褒是贬,我始终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历史人物。不论后人怎样批评他,都无损于他的伟大与神圣;而且,非但不会抹杀他的价值与功劳,反而更能让人理解他所处的时代。

哥伦布的那个时代,正是文艺复兴的时期,从他身上刚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他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也热爱科学,深信地圆说,尽管他被人取笑为“疯子”,说成“骗徒”,他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完成探险计划。

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有一次在牙买加岛上,他还利用日蚀的天象来吓唬印第安人,消弭了一场流血骚乱。另外,在百慕达三角区,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个“魔三角”消失,可是哥伦布在第四次远航经过时却能安全渡过。

扯谈起来,或许还有人不知道,梅毒是新大陆的“产物”,印第安人似乎有免疫力,却给欧陆带来灾难。而源于欧洲的天花,也成了印第安人的催命符。

宗教对哥伦布的生活影响至深,还记得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上,酋长按照习俗要送两个美女给他,却被他一口拒绝。哥伦布不爱美女,并不表示他不吃人间烟火,他最热衷于追求黄金,甚至毫不讳言地说过:“黄金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就能支配所要的一切,甚至可以将灵魂送上天。”

哥伦布强烈的拜金主义是可以理解的,15世纪整个欧洲都为东方的高度文明所眩惑,正是资本主义逢勃兴起的时期。尤其是在他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更掀起前所未有的淘金梦。

可以这么说,“发现新大陆”就意味着“发现新财富”。当时欧洲的政治气候,正适宜谋求海外扩张,伴随着殖民地主义的崛起,即使是由别人发现新大陆,历史上也一样会引发“文明掠夺和屠杀”。

不容置疑的是,哥伦布在地理上的大发现,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最大、最深、最远,它还预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但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创造了历史,他的晚景凄凉,虽然壮志凌云,最后却是英雄迟暮,由于无法寻获更多黄金来取悦西班牙王室,他在贫病交加中,默默离开人世。

新大陆不是印度而是亚美利加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大描述,刺激了欧洲人的寻金热。

15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卡断了通往东方之路,欧洲人不得不另寻出路,新航路的开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哥伦布(1451-1506年)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相信地圆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以到达中国、印度和日本。他曾向葡萄牙、热那亚及米兰提出远航建议,但都未被采纳,一直到1492年获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才开始远航探险。

哥伦布首航成功后,又多作三次西行。第二次在1493年,规模最庞大,有17艘船1500名船员出海。1498年及1502年,分别进行了第三、第四次远航。他前前后后到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牙买加、千里达以及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

哥伦布一直以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后人把那些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那里的土著称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始终不知道自己发现新大陆,后来有一个画地图的亚美利加·维布西(Amerigo Vespucci ),到南美海岸考查,才发现那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沃尔德塞姆勒(Waldsee-muller )在绘制的地图上,就把那里称为“亚美利加”,这就是美洲命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