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代理合同: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0:01:09

一、什么是战略
战略,英语叫做Strategy,德语叫做Strategie。据说,这是来自希腊语的“指挥官”一词,就是指挥军队的意思。又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希腊语的“诡计”一词。确实,出自东方的不朽的战略论《孙子》一书,就是从“兵者,诡道也”这一句话开始阐述其战略理论的。总之,战略这个词,恐怕可以说是一个支配战争的“有分量”的词。
最近,似乎有人随意地乱用这个词。从企业的经营战略、谋利战略,直到打麻将的必胜战略,到处都在使用。我觉得不应该把战争用语和一般用语混同起来,必须严加区别,因为战争与和平各有其本质,二者之间。应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而清楚地掌握战争与和平的真正涵义。
那么,在现代,对于“战略”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所谓战略,被认为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但是,战略还有其更为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已经打起来的战争,从更高的立脚点来解释,可以分为“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两种。
首先是“国家战略”。为了实现国家的目标,无论平时或战时,在发展和运用国家军事力量的同时,还要发展并运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实力,为此而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就叫做“国家战略”。
不过,国家战略既然是战略,实质上,它必然涉及到谋求国家的扩张,以及发展和加强支撑这种扩张的军事力量,这恐怕是现实的情况。
同时,在国家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是“军事战略”。说穿了,它就是通过动用军事力量,或以武力为后盾,来推行国家对外政策而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总之,需要明确认识到,所谓战略,不论怎么说,都是同军事力量的运用联系着的。
上述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可以称做“广义”的战略。而前面提到的战略,则可以叫做“狭义”的战略。
我们在军事上使用的“战略”一词,就是这种狭义的战略,也就是“设想、计划、准备、指导作战的方针策略,一般地说,是高于战术的概念,它是指导和运用战术的”。
说得明白一点,指挥全部“战斗”或战场的是“战略”,而指挥某一个“战场”或战斗的则是“战术”。

二、战术和作战
这里提到了“战术”,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它的涵义。
所谓战术,就是“达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的计谋”。那么,它同通常所说的“作战”有什么区别呢?
战术,是指具体的战斗指挥而言,但也包括一般的战斗方案的设计。
而作战则更为具体,是指在一定期间,指挥一个或几个部队,采取的对敌军事行动而言。在这一军事行动中,可以包括几个“战斗”。
这样,因为战术比战略更为具体,所以,同时它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内容。
最近,常常说“战略轰炸”或“战术轰炸”。
也许有人认为,不论那一种,反正都是倾泻大量的炸弹,恐怕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战略”和“战术”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战略轰炸”,从实际使用大型重轰炸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就正式出现了。
这种战略轰作,不仅袭击军事目标,即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
因此,战略轰炸必然是“狂轰滥炸”,通常情况下,非战斗人员必然遭受极其产重的伤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7至8月,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汉堡进行了狂轰滥炸。汉堡是一个拥有一百七十六万人口的城市,在7月间,遭受三次大规模的空袭,投下了大批高性能炸弹和镁制燃烧弹,城市的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六十遭到破坏,有三十五万人受害,大约有十万市民死亡。
自1945年3月以后,对日本也进行了非常有计划的战略轰炸,摧毁了日本进行战争的能力,第一次就是3月10日的东京大空袭。
这一次,选定了东京这个大城市,特别是工商业者居住的人口稠密地区,对此进行了集中轰炸。由于可怕的燃烧弹的狂轰滥炸。一夜之间,就有八万市民被炸死,十万人受伤,有二十七万栋房屋被烧毁。遭到这次轰作灾害的达一百万人以上。
所谓战略轰炸,就是如此残酷的东西。实际上,它是违反国际法的,因为国际法禁止不加区别地杀害非战斗人员。
这种战略轰炸的作法,是由意大利的杜黑将军提出来的,是一种“对大城市投下大量炸弹,给市民造成破坏和恐怖,以谋求结束战争”的战略。
彻底实行这种作法的是美国的李梅将军,他对德国的大城市进行了战略轰作之后,又对日本本土的城市进行了狂轰滥炸,粉碎了日本的战斗意志。
相对而言,所谓“战术轰炸”,是以军队和军事设施为目标,进行有限轰炸,而不是不加区别地轰炸一般市民住宅地区。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对珍珠港的袭击,就是典型的“战术轰炸”。
此外,还经常看到“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这两个词。
美苏两国所拥有的二千五百万吨级的氢弹,只用一发,就可以使整个的关东平原遭到严重破坏,并受到放射能的灾害,这当然不必说了。就是一百万吨级(相当于一百万吨普通黄色炸药)的核武器,也都是“战略核武器”。
另一方面,随着核武器向着轻量和微型化发展,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四十分之一的百吨级和相当于二十分之一的一千吨级(相当于一千吨普通黄色炸药)的核武器都已成为实际使用的武器了。一万吨级的核炮弹,可以用一五五毫米的重炮发射出去,准确地在目标地点进行核爆炸,几乎同常规武器没有差别。如上所述,爆炸力和爆炸范围有严格限定的核武器,被称之为“战术核武器”。
如果用数字表示这种界限,大体上在万吨以下,最大到二万吨的核武器(广岛型)都属于战术用核武器。至于导弹,射程在七、八百公里以下,通常为几公里以至几十公里,最大也不过一、二百公里射程的导弹,都定为战术用导弹。
经过上述说明,我想关于“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清楚了。尤其是目前战略空军,正作为核战略军而发挥其机能。它同在常规战争中进行支援作战的战术空军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甚至连通讯部门,也分为战略通讯和战术通讯,在机能上各自独立,个别在其各自的领域内执行任务。

三、所谓战术
为了进一步明确战略与战术的区别,让我们就“战术”,作一具体的探讨。
所谓战术,概括地说,就是“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
因此,战术必须是具体地针对个别情况而制定的。所以,它具有丰富多采的变化和机敏迅速的反应这两个重要的特点,是同高瞻远瞩而制定的“战略”相对应的。
而战术还有几种基本的类型。
作为战斗技术的更为狭义的战术,可列举出以下几种:
①针对战场情况制定的战术;
②有关战斗队形的战术;
③形成攻击作战类型的战术;
④根据不同的部队或兵种而制定的战术。
总之,所谓战斗,决不是只要乱放自动步枪和投掷手榴弹就可以的,它必须以收到军事行动的效果为目的。
1984年3月1日,越南独立同盟的游击队,奇袭了警备森严的法国空军的卡特比机场,破坏军用飞机六十架,使法军惊慌失措。
卡特比机场位于河内郊外,只此一点,即可想见法军对它是如何重视。把周围八公里的地方都用高达三米的七层铁丝网围起来。在七层铁丝网之间,布满了作为信号用和杀伤用的地雷。铁丝网里面筑有迫击炮和机关枪的枪炮座。担任警戒的巡逻队每隔十五分钟,在铁丝网内侧巡视一次。
如此坚固,而又戒备森严的卡特比机场,游击队是怎样才得以侵入的呢?
这里,有一个缜密而周到的战术研究。
首先,是“侦察”战术。
从断然实行奇袭的八个月以前,游击队的侦察员就轮流化装进入机场周围,关于机场的一切情况,均作了充分调查,象对自家院子那样了如指掌。其间,有两名侦察员被法军逮捕,受到了严刑拷打,也没有吐露一个字,最后被处以死刑。
另一方面,冲进机场的队员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充分掌握了“奇袭”战术。为此,曾反复进行严格的战斗训练。为了成功地冲入和退出,在沉重的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以全速跑完五至六公里。为准备武装泅渡机场前面的河川,进行一口气游过三百米河流的训练、为了潜入机场,还进行了只用两小时就可以匍匐前进五百至一千米距离的训练。此外。还训练在几秒钟内,将炸药放置在目标上,并立即撤出等等。总之,为奇袭卡特比而进行的严格紧张的训练,毫不停顿地坚持了两个月之久。
因此,游击队在“进行”这一奇袭时,同平时训练一样,沉着而又准确,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次奇袭是没有空军的游击队,为了在地面上“击落”法国空军而采取的战术。使以二十八架B26轰炸机为首的包括运输机、侦察机等共六十架飞机,在地面上爆炸起火,这对于法军来说,是奠边府战役中的一大损失。在地面上“击落”飞机,游击队拟制了一个多么出人意料的战术啊!而它被可以称之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越南战争所继承和发展,同样的战术至今还被经常采用着。
上述第一种类型,即针对战场情况而制定的战术,也运用在这次卡特比战斗中。“根据战斗情况”采取了攻击、防御、追击、退却等战术;根据地形条件,还采取了野战、山地、高地、森林、峡谷、河川等战术。
第二种,即有关战斗队形的战术,有集中、散开和疏散等,在现实中,这些往往被综合运用。
第三种,作为攻击作战的类型,有正面战术、侧面战术、穿插战术和包围战术等,把这些经常配合起来使用。
第四种,根据不同部队或兵种而制定的,有步兵、炮兵、坦克、航空等战术,这些,在现实战争中,被综合为机动战术和阵地战术等。此外,目前,还采用新的、特殊的游击战术和劫持战术。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战略的侧重点是避免决战, 所以说“略”, 战之略也,
因为战略关注的是竞争的长远前途,
而竞争获胜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不战而胜,
而不战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略之,
即在坏的方面避免相争, 即避免劣势,
在好的方面避免相争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优势转为劣势,
而尽最好的可能保持优势,甚至增强优势,转化劣势
用一个字来概括战略的核心问题,
那就是势,即增强我势,削弱敌势,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高明的核心手段,就是略,就是策略性的选择。
此所谓略战, 换为名词,就是战略。
而战术的侧重点却是直面决战。
因为战术关注的是竞争的现态走势,是眼前事,
战术就是事情已经到了眼前,没有避免的可能,
没有可以略过的可能,那么要获得竞争的胜利,
那么只有直面决战,
这个时候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强调勇者胜(相反的,战略强调的是静)。
但是勇面决战并不意味着没有方法与途径选择的可能,
直面决战,依旧存在着方法,这其实可以称之为“小战略”,
这个“小战略”,就是术。
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具有短期实效与时效性,
也就是说,术就是在过了眼前的竞争之后,
其效用就迅速降低,几近无效。
而略则具有长期甚至永恒的指导意义。
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战术的核心问题,
那就是胜,即强调目标,强调取胜。
而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的手段就是术,
就是建立在勇决气势上的灵动。

如果从量变与质变的角度阐述战略与战术,
那就是战略引导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向着理想的目标变化,
而战术引导的是事物的质变过程向着理想的目标变化。

"我们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战略是从整体上考虑把握,把握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
战术是战略的具体化.

战略的好坏会影响大局,战术的优劣能左右局部战况。

简单点说战略是我想怎么做,而战术是为达到我想做的事情我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