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卧底助手单机安卓:各位大虾,请帮帮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5:58:11
老师说让我们以“弘扬中华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星期一就要交了,快帮帮忙吧!!!
重点是怎样从我做起,给我弄一篇范文更好!!!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值得高校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着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深入思考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也必须引起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理想的大学教育离不开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四大教育的和谐发展。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最后,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大方向,是宏观思路。具体来说,构建和谐校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沿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思考,现阶段的紧迫的任务是: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和谐发展。随着高校的扩招,全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在校生已达2300万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愈加突出。数量的快速增长给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并不是数量的增长一定会导致质量下降,但二者关系必须处理好,这就需要学校从全面质量观出发,综合考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和谐发展。而高校在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没有处理好三者关系的现象,致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单调化、模式化,研究生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简单套用本科教育模式,使教育事业无法得到协调的发展。未来大学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随着发展空间和方式的不断拓展,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和形式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受教育者的成分也更加多样化,高等教育要更加以人为本,实现不同层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整体协调发展。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要实现教育管理与教学服务的和谐统一。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目的是通过分层决策,实施科学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管理有它的标准与规范,有其科学性、规范性。而服务就是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服务。有人提出,管理就是服务,其实二者有不同的内涵,对高等教育自身来说,科学化的管理是服务的前提,无论是什么层次的管理,没有科学化的管理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现代的大学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服务是科学化管理实现的保障,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使科学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愿意做科研、不愿做教学的现象,更有甚者,身为教师编制,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导致教学与科研相割裂,忽视了二者人才培养内在的一致性。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同时,还应当建立一套围绕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吸收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广大同学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四,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统一。高校在发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应当大力加强应用学科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有效机制。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全面发展,使高校真正成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该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需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坚持自然科学学科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还应当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按照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培育新生学科。

最后,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主体,无论是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创造活力,还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通过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制度,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把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
“和谐校园”简论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和谐校园十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体验,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将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关键词:校园生态系统 人文化 人性化 生命成长 良性竞争 校园生活幸福体验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机构,首先应当是和谐的。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而和谐发展的人是由和谐的校园孕育出来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当从校园抓起,通过一个个和谐校园的创建,引领社会走向和谐发展。

一、“和谐校园”的缘起

“和谐校园”的缘起除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大前提之外,还在于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校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融会和再生,形成新的优秀学校文化,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群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这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强大内驱力。

其二,我们正走进一个全民、大众、普及的基础教育阶段,不久的将来将要普及的15年教育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每一个学子,都有接受从幼儿到高中15年教育的权利。在解决了每一个人“好上学”的问题之后,如何进一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即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什么是和谐?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校园”建设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从关注现实,立足于减缓现实矛盾出发的。这同样也需要转变观念,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优质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优质教育。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各种类型的优质教育,才能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背景。

二、“和谐校园”的内涵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提高,使优者更优,困难与弱势群体得到尊重和支持。

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即民主、公平、关爱、进取、有序、开放。

一是民主,表现为对师生的人格尊重与平等,对各种意见的宽容和兼听。协调多于控制,在协调中化解矛盾,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是公平,表现为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公正对待,一视同仁,努力保护弱势群体,在以法制校的同时使校园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三是关爱,校园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爱,心灵沟通取代了僵硬的计划指令,师生融洽相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

四是进取,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校园内生动活泼,洋溢着生命活力。

五是有序,表现为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

六是开放,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

总之,用这种体现出民主、公平、关爱、进取、有序、开放的学校文化使校园和谐得以实现。

当然,“和谐校园”并非漠视矛盾,有发展就会有新的矛盾,但矛盾总是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因而,和谐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种极富生机活力的状态。“和谐校园”中的学生体验着校园生活的发展愉悦,“和谐校园”中的教师感受着为人师表的精神满足。

三、“和谐校园”的构建

“和谐校园”建设要因地制宜,注重学校的特色,立足于学校自身的条件,以某一方面的和谐特征为突破口,带动校园整体优化发展。如民主校园的制度研究、爱心校园的行动研究,书香校园的文化研究等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实践范式,使每一个学校都找到通往“和谐”的路径。如果说“和谐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那么“和谐校园” 建设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实践,这需要创设一定的操作平台。

从现实来说,“和谐校园” 的建设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也必须通过学校文化来规范,应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即“人文化”和“人性化”,人文化主要是指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水平,人性化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本,以师生的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给他们充分的人本关怀。

对于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个体和社会整体来说,人文精神是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一些非理性发展,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严峻考验,现实中不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为此,要特别强调构建、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进而依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特殊的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水平,达成学生的和谐发展。当然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发展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双向动态生成。

学校文化建设的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人性化的内容和目标里面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本身就是对人性和谐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持和关怀。当然,人性化取向更多地体现在制度和管理层面,是一种管理理念或者说管理方式。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每一个师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价值、潜能、作用、行为、动机、需求,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都需要管理者用心去评价、理解、尊重、关注和满足,然后创造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校园运作模式,让每位师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最大化、最优化,让每个师生既获得一种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又充满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人性化如果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泡沫罢了,要让师生真正感受到人性关怀,要使整个学校充满经久不衰的人性之光,管理者应该努力做到、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用心、用情,要经常性地站在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决策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掌握同感技巧,自然而真诚地流露出你对学校、对师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二是要关注细节。细微处见真情,校长和他的管理团队必须强化自己的细节意识,这就需要近距离地走进师生中间,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主动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要注重活动设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活动设计与否、设计质量好坏收到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四是要重视制度设计。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好的制度能系统地保障人的利益获得和责任付出,能以其特定的制度力规范人的行为,从而使人性化取向落实在平稳有序的整体环境中。如一些学校教师基本管理制度“弹性坐班制”既尊重教师的自由,又保持了教师职业奉献性特点,严谨而不失灵活,规范而不死板,使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管理者那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关怀,使他们在工作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高尚与世俗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也进一步形成了“学生在,老师在”、“普通老师在校,管理干部在场”的优良校风。五是要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筑的过程与结果其实也是一种学校文化的积淀与成型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历练和结果反馈中,师生的思想意识、精神观念、言行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种集体无意识悄然形成,融入学校的文化血脉中。

2.“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创造丰富的、高质量的、高品位的校园生活。不能因为读书,而使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不能因为考试,而使孩子丢失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升学,而使孩子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应将学校的各个系统、各种关系、各种资源置于一种符合规律的爽心悦目的平衡状态,让学校生活远离粗放、简单、机械、刚性,让其成为科学的、精致的、审美的、爽心悦目的、温暖的、生动的、能给人无限想象、享受和怀念的生活。

和谐校园的本质是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生命的本质在于其情感、态度、思维、思想等高级精神活动。所谓生命成长,不仅仅是授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因而,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与学校生态系统相关的各个因素考虑,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要素:从内部环境考虑,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应和谐发展。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当形成共赢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鱼水般”的师生关系:即教学关系上合作对话、伦理关系上趋向平等、情感关系上理解信任、法律关系上民主互尊。从外部环境考虑,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发展。打造和谐的校园应让家庭、社区有效参与学校管理。这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还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最大化:一个是在校发展最大化,另一个是终身发展潜力的最大化。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素养的人才,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要建立良性竞争机制,让师生学会合作。和谐校园应该是竞争中有合作的校园。既要鼓励竞争,也要提倡合作。当今社会强调竞争,学校的学生之间或教师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时代发展前景广阔,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现在的中学生,为了将来能适应社会,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千万不可忽视合作精神,两者实质上是辩证的统一。竞争能激发潜能,使人充满生气和活力,合作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增强竞争实力。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共同体。

四、“和谐校园”的评价

“和谐校园”建立需要构建一定的评价机制,以引导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和谐校园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那么最基础层是对孩子的关爱、最核心层是教孩子做人、最外围层是知识的学习。现在的教育恰恰颠倒了顺序,知识成了人们最关注的东西,亲情、道德、关爱这些做人最基本的东西反而忽视了。在一次学生交往互助的调查中,当问到“你在学校的幸福感及其来源”时,原以为学生会回答“能够读书、接受教育,有好老师”,没想到多数学生回答是“在学校里有朋友一起交往、聊天,感觉到幸福”,这大大出乎老师的意外。实际上,成绩好不一定表明和谐,幸福才是真正的和谐,要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长的快乐,不能以成绩牺牲快乐。

和谐校园将十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体验,……有没有拥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结成促膝谈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有没有找到废寝忘食爱读的书……。 “和谐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和谐校园”的评价,其关注点还应放在弱势学生身上,避免课堂中的“马太效应”。

从历史到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公平多数指的是物质上的公平,而我们想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则是从心理层面实现的公平。

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分化不可避免,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让他们在校园这个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不是因为一个学生读了职业学校就理所应当感到比“重高”学生矮半截。

传统的社会对好学校的评价,主要看这个学校出了多少优等生,这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少,这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在有潜力的优等生身上。如果和谐校园的评价机制能够兼顾学困生的发展能力,把他们的发展作为一个校园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你就从毛泽东思想讲到邓小平主义就行~

9说你在风雨里怎样保卫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