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布料:说说阿城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3:58:04
说说阿城的来历

阿城的历史沿革

  (1)金代以前 考古工作者认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年代属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在阿城县小岭镇发现距今约1万年,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又称息慎、稷慎)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挹娄,隶属夫余国,阿城当在夫余国之东部地区。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至北朝末期(约在六世纪中叶),勿吉人已逐渐形成了粟末、伯咄、安居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阿什河(当时称安居骨水)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隋初至唐高祖武德时期(6世纪80年代至7世纪20年代)勿吉、靺鞨双号兼用。靺鞨也分七部,其名称、方位及内容与勿吉都基本相同。阿什河下游河湾地区是安车骨部靺鞨人主要活动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698—926年)属境。渤海王国曾在阿城设莫颉府治,领高、莫二州,莫州即附郭州,与府治(阿城)同地;高州在今宾县一带。今双城、五常、延寿、尚志、扶余、榆树一带,亦归莫颉府领属。渤海王国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又有了分化和组合,出现了女真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年)改黑水靺鞨为女真,因避辽真宗耶律宗真之讳,女真一度改称女直。女真人一部分属辽籍,称熟女真,亦称曷苏馆女真,大体上居于混同江(即今之松花江)之南;江北未属辽籍的称生女真,完颜部是生女真中最强大的一部。部落长函普所率的一支生女真居住今绥滨县蜿蜒河流域,完颜为蜿蜒之音转,并以完颜为姓,函普后被追尊为金朝始祖。从一世始祖函普至四世献祖绥可的大约五六十年间,蜿蜒河一带的生女真人各部散居野处,不相联属,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多以渔猎为生,虽已知耕种,皆属园艺性质,大规模的田野耕作尚未出现。献祖绥可时期完颜部的经济生活有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这时由于渤海遗民大部南迁,旧地空虚,可任其迁徙驰骋,绥可乃教人“烧炭炼铁”。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完颜部“徙居海古水,定居安出虎水之侧”。海古水即今之海沟河,安出虎水即今之阿什河。从四世献祖绥可起,经过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女真族完成了从原始氏族制向阶级社会的转化。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奠都会宁(在今阿城镇南4里许)。作为阶级统治的政权金朝的建立,标志着从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转化的成熟和完成。
  (2)金、元、明、清时期金都会宁,系金朝早期(1115——1153年)都城。初为州,太宗时升府,熙宗时定上京之号,领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上京会宁府先后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金朝埋藏,安出虎水流域的居民除女真人外,还有一部分从中原及辽东来此“实内地”的汉人,还有一些契丹人、渤海人,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区。居民大都被编入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是金朝实行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基层政权形式。金朝初期是早期奴隶制政权,至世宗及章宗初年,大体上完成了全国的封建化。13世纪初,蒙古族的强大和对外战争,逐渐削弱了金朝势力。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队统一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金上京故地亦为蒙军所占,天兴三年(1234年),长达119年的金朝始告灭亡。
  元初,完颜故地女真人大量南迁,原金代上京会宁府一带,各族杂居,并一改金朝盛世时的繁荣景象,地旷人稀,耕地荒芜。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在元朝初年属合兰府开原路。位于开原路的东北边缘。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1312年),元朝为了加强对东北部的统治,由开原路中析置水达达路,今阿城一带正是开原与水达达两路交界之地(西与南属开原中,东与北属水达达路),归水达达路所属。“水达达”是指居住在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靠渔猎为生的女真诸部,亦称为“打鱼水达达”、“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满洲源流考》“水达达”作“硕达勒达”,满语“隐避处”之义,也是指社会经济比较后进地区的居民。开原、水达达两路皆属辽阳行中书省。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元初只有一遗址,并无建置。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初,才在这里设官司施治,置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据《析津志》所载,在金上京故城设上京站、海歌站,《经世大典》称海哥站为海吴站或海胡站,站址在今县城东北之海沟,在今阿什河附近设斡木火站(亦称阿木火站、阿木河站),还在离海哥站70里的今之蜚克图设鹿鲁吉站,亦称鹿鲁站。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撤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上京会宁府故址为镇宁州。镇宁州仍是通往征东元帅府——奴儿干城的重要州治。
  明初,在海西东水路城起点底失卜站(今双城县花园村,半拉子古城)和海西西陆路城起点肇州站(今肇东之八里川)附近的拉林河、蜚克图河、阿什河流域及今之三肇地区是海西女真部的中心。明英宗正统以后所建的兀失卫(亦称阿失卫、阿实卫)和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所建的肥河卫(亦称淝河卫、费克图卫)等卫所就是明朝设在今阿城境内阿什河、蜚克图河流域的两个卫所。后在兀失卫中又析置岳希卫(又据《宾州府政书》丙编载:“明则称费克图、岳希阿二卫,至我朝兴龙长白征服二卫,改岳希阿为阿什河”)。在海西东水陆城站还有两城和三站在今阿城境内。两城是尚京城和扎刺奴城。尚京城亦称上京城,在今阿城白城;扎刺奴城在今阿城蜚克图附近,三站是阿什河站、海胡站和鲁路吉站。海胡站在今阿城海沟,鲁路吉站在今哈尔滨东郊,皆是明朝时期通往奴儿干都司的重要城、站、卫、所。明后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带为女真栋鄂部的一支所居住,这支女真族称翁鄂洛或翁克洛、瓮克洛。翁鄂洛是满语河湾的意思。清初,称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翁鄂洛城。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在原盛京(今沈阳)直辖地区先后设置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统率官兵,分地管辖,统治东北各族人户,镇守边陲。吉林将军初驻宁古塔(今宁安),顺治十年(1653年)称吉林将军为驻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仍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地方将军。雍正四年(172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在金代上京会宁府故址,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设副都统衔协领一员,拨兵驻防。雍正七年(1729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今阿城镇),新城仍名阿勒楚喀。
  (3)阿勒楚喀城 清代之阿勒楚喀城即今之阿城镇,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阿勒楚喀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伸为“耳”,因阿什河水弯弯曲曲,状似人耳,故河名以阿勒楚喀称之,城名又以河名命之。阿勒楚喀筑城之初,有南北二门,周围745丈,城高7尺,用木板建城,城壕深8尺,广1丈。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阿勒楚喀木城倾圮,照旧式重修。乾隆四十二年,在西岗子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乾隆四十八年改为土城。同治元年(1862年)在城东南角建成文庙。同治五年,马国良(浑号马傻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阿勒楚喀城,开仓、放狱,衙署、满官学、课税局等处皆毁于火。同治七年,副都统海瑛加广旧城。将旧城南、西、北三面向外展拓,街市原在衙署城外,此次展修,始将街市圈入城内。建土垣,高1丈,周18里、辟四门,东曰保安,西曰镇静,南曰承化,北曰平易。因阿勒楚喀城为多方要路集聚之地,同年又辟便门六(东二、西三、南一),计十门。至同治十年,阿勒楚喀城风雨摧残,坍塌颓圮,则由本城大小商铺集资重修。光绪二十年,又将城垣维修,同年法国传教士还在北门里建天主堂一处。光绪二十五年,英国传教士在西岗子设福音堂一处。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阿勒楚喀城为入侵俄军所占(俗称“跑毛子”),城池重遭严重破坏。光绪二十八年副都统达桂主持重修,闭东西便门各一,共留八门。南北大街长4.5里(即今之延川大街),东西大街长2里(即今之解放大街),城高8尺,壕深6尺,城与壕相连。在城内十字街北和老西门外各修地桥一座,深六七尺,四街分筑水沟,皆流入阿勒楚喀河。保安门外有石桥1座,桥南有暖泉三四眼,冬不结冰。承化门外有石桥1座,迤东里许,又有石桥1座。平易门外亦有1座大桥,这些桥下均有小溪流入阿勒楚喀河。在阿勒楚喀城内,先后修有牌楼3座,皆阿勒楚喀、拉林、双城堡3城官绅所立。
  副都统衙署在阿勒楚喀城东部,设有大堂、二堂、串堂、印库、银库、左右两司以及印务处、银库办事房、更房等共40余间。副都统住房在衙署东,隔道,共计官房35间。满义学在衙署西,税课司与汲涌房均在十字街西。监狱在衙署右边,前有照壁1座。公仓与义仓在城北门里,计有仓廒40余间。城外东南有演武厅3间,前有抱厦1间,右边设有马趟,以备副都统春秋二季阅看八旗官兵等教演骑射。八旗官房在南门外东部,顺城墙按次向东排设,城内还有查街办事房3间。
  宣统元年(1909年)阿城设县,阿勒楚喀城为县衙驻地,县名乃阿勒楚喀城名之简化。

阿城的历史沿革

(1)金代以前 考古工作者认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年代属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在阿城县小岭镇发现距今约1万年,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又称息慎、稷慎)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挹娄,隶属夫余国,阿城当在夫余国之东部地区。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至北朝末期(约在六世纪中叶),勿吉人已逐渐形成了粟末、伯咄、安居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阿什河(当时称安居骨水)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隋初至唐高祖武德时期(6世纪80年代至7世纪20年代)勿吉、靺鞨双号兼用。靺鞨也分七部,其名称、方位及内容与勿吉都基本相同。阿什河下游河湾地区是安车骨部靺鞨人主要活动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698—926年)属境。渤海王国曾在阿城设莫颉府治,领高、莫二州,莫州即附郭州,与府治(阿城)同地;高州在今宾县一带。今双城、五常、延寿、尚志、扶余、榆树一带,亦归莫颉府领属。渤海王国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又有了分化和组合,出现了女真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年)改黑水靺鞨为女真,因避辽真宗耶律宗真之讳,女真一度改称女直。女真人一部分属辽籍,称熟女真,亦称曷苏馆女真,大体上居于混同江(即今之松花江)之南;江北未属辽籍的称生女真,完颜部是生女真中最强大的一部。部落长函普所率的一支生女真居住今绥滨县蜿蜒河流域,完颜为蜿蜒之音转,并以完颜为姓,函普后被追尊为金朝始祖。从一世始祖函普至四世献祖绥可的大约五六十年间,蜿蜒河一带的生女真人各部散居野处,不相联属,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多以渔猎为生,虽已知耕种,皆属园艺性质,大规模的田野耕作尚未出现。献祖绥可时期完颜部的经济生活有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这时由于渤海遗民大部南迁,旧地空虚,可任其迁徙驰骋,绥可乃教人“烧炭炼铁”。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完颜部“徙居海古水,定居安出虎水之侧”。海古水即今之海沟河,安出虎水即今之阿什河。从四世献祖绥可起,经过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女真族完成了从原始氏族制向阶级社会的转化。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奠都会宁(在今阿城镇南4里许)。作为阶级统治的政权金朝的建立,标志着从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转化的成熟和完成。
(2)金、元、明、清时期金都会宁,系金朝早期(1115——1153年)都城。初为州,太宗时升府,熙宗时定上京之号,领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上京会宁府先后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金朝埋藏,安出虎水流域的居民除女真人外,还有一部分从中原及辽东来此“实内地”的汉人,还有一些契丹人、渤海人,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区。居民大都被编入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是金朝实行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基层政权形式。金朝初期是早期奴隶制政权,至世宗及章宗初年,大体上完成了全国的封建化。13世纪初,蒙古族的强大和对外战争,逐渐削弱了金朝势力。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队统一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金上京故地亦为蒙军所占,天兴三年(1234年),长达119年的金朝始告灭亡。
元初,完颜故地女真人大量南迁,原金代上京会宁府一带,各族杂居,并一改金朝盛世时的繁荣景象,地旷人稀,耕地荒芜。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在元朝初年属合兰府开原路。位于开原路的东北边缘。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1312年),元朝为了加强对东北部的统治,由开原路中析置水达达路,今阿城一带正是开原与水达达两路交界之地(西与南属开原中,东与北属水达达路),归水达达路所属。“水达达”是指居住在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靠渔猎为生的女真诸部,亦称为“打鱼水达达”、“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满洲源流考》“水达达”作“硕达勒达”,满语“隐避处”之义,也是指社会经济比较后进地区的居民。开原、水达达两路皆属辽阳行中书省。金上京会宁府故地,元初只有一遗址,并无建置。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初,才在这里设官司施治,置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据《析津志》所载,在金上京故城设上京站、海歌站,《经世大典》称海哥站为海吴站或海胡站,站址在今县城东北之海沟,在今阿什河附近设斡木火站(亦称阿木火站、阿木河站),还在离海哥站70里的今之蜚克图设鹿鲁吉站,亦称鹿鲁站。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撤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上京会宁府故址为镇宁州。镇宁州仍是通往征东元帅府——奴儿干城的重要州治。
明初,在海西东水路城起点底失卜站(今双城县花园村,半拉子古城)和海西西陆路城起点肇州站(今肇东之八里川)附近的拉林河、蜚克图河、阿什河流域及今之三肇地区是海西女真部的中心。明英宗正统以后所建的兀失卫(亦称阿失卫、阿实卫)和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所建的肥河卫(亦称淝河卫、费克图卫)等卫所就是明朝设在今阿城境内阿什河、蜚克图河流域的两个卫所。后在兀失卫中又析置岳希卫(又据《宾州府政书》丙编载:“明则称费克图、岳希阿二卫,至我朝兴龙长白征服二卫,改岳希阿为阿什河”)。在海西东水陆城站还有两城和三站在今阿城境内。两城是尚京城和扎刺奴城。尚京城亦称上京城,在今阿城白城;扎刺奴城在今阿城蜚克图附近,三站是阿什河站、海胡站和鲁路吉站。海胡站在今阿城海沟,鲁路吉站在今哈尔滨东郊,皆是明朝时期通往奴儿干都司的重要城、站、卫、所。明后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带为女真栋鄂部的一支所居住,这支女真族称翁鄂洛或翁克洛、瓮克洛。翁鄂洛是满语河湾的意思。清初,称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翁鄂洛城。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在原盛京(今沈阳)直辖地区先后设置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统率官兵,分地管辖,统治东北各族人户,镇守边陲。吉林将军初驻宁古塔(今宁安),顺治十年(1653年)称吉林将军为驻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仍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地方将军。雍正四年(172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在金代上京会宁府故址,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设副都统衔协领一员,拨兵驻防。雍正七年(1729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今阿城镇),新城仍名阿勒楚喀。
(3)阿勒楚喀城 清代之阿勒楚喀城即今之阿城镇,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阿勒楚喀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伸为“耳”,因阿什河水弯弯曲曲,状似人耳,故河名以阿勒楚喀称之,城名又以河名命之。阿勒楚喀筑城之初,有南北二门,周围745丈,城高7尺,用木板建城,城壕深8尺,广1丈。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阿勒楚喀木城倾圮,照旧式重修。乾隆四十二年,在西岗子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乾隆四十八年改为土城。同治元年(1862年)在城东南角建成文庙。同治五年,马国良(浑号马傻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阿勒楚喀城,开仓、放狱,衙署、满官学、课税局等处皆毁于火。同治七年,副都统海瑛加广旧城。将旧城南、西、北三面向外展拓,街市原在衙署城外,此次展修,始将街市圈入城内。建土垣,高1丈,周18里、辟四门,东曰保安,西曰镇静,南曰承化,北曰平易。因阿勒楚喀城为多方要路集聚之地,同年又辟便门六(东二、西三、南一),计十门。至同治十年,阿勒楚喀城风雨摧残,坍塌颓圮,则由本城大小商铺集资重修。光绪二十年,又将城垣维修,同年法国传教士还在北门里建天主堂一处。光绪二十五年,英国传教士在西岗子设福音堂一处。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阿勒楚喀城为入侵俄军所占(俗称“跑毛子”),城池重遭严重破坏。光绪二十八年副都统达桂主持重修,闭东西便门各一,共留八门。南北大街长4.5里(即今之延川大街),东西大街长2里(即今之解放大街),城高8尺,壕深6尺,城与壕相连。在城内十字街北和老西门外各修地桥一座,深六七尺,四街分筑水沟,皆流入阿勒楚喀河。保安门外有石桥1座,桥南有暖泉三四眼,冬不结冰。承化门外有石桥1座,迤东里许,又有石桥1座。平易门外亦有1座大桥,这些桥下均有小溪流入阿勒楚喀河。在阿勒楚喀城内,先后修有牌楼3座,皆阿勒楚喀、拉林、双城堡3城官绅所立。
副都统衙署在阿勒楚喀城东部,设有大堂、二堂、串堂、印库、银库、左右两司以及印务处、银库办事房、更房等共40余间。副都统住房在衙署东,隔道,共计官房35间。满义学在衙署西,税课司与汲涌房均在十字街西。监狱在衙署右边,前有照壁1座。公仓与义仓在城北门里,计有仓廒40余间。城外东南有演武厅3间,前有抱厦1间,右边设有马趟,以备副都统春秋二季阅看八旗官兵等教演骑射。八旗官房在南门外东部,顺城墙按次向东排设,城内还有查街办事房3间。
宣统元年(1909年)阿城设县,阿勒楚喀城为县衙驻地,县名乃阿勒楚喀城名之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