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塑料管:大家人来讲讲“义乌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2:35:02
请各位大伯、大妈、大叔、大哥、大姐来发表一下“义乌精神”。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激励、推动着创造奇迹的义乌人?对义乌精神该怎样去认识和解读?讨论义乌精神,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体现并传承着义乌精神的义乌创业者们。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新光饰品董事长周晓光,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不久前,记者特地采访了周晓光,就义乌精神的提炼、传承和创新展开对话:

什么是义乌精神?

记者:义乌商人已经成为全国人数众多、比例高、分布广的经营者群体。义商的崛起,主要不在于有叱咤风云的大企业,而是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力量。大多数义乌商人都是贫寒出身、白手起家,从“草根”长成“大树”的,你的创业历程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在推动、支撑着你们?

周晓光:除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好的政府引导和市场机遇,主要就是义乌这个地方的人文传统和千百年来附着在义乌人身上的一种精神。我不是专家学者,不能用精炼的几个字来概括它,我只能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来阐述。

记者:人们希望看到的就是最朴素、最接近本质的东西。

周晓光: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可以说义乌没有一点优势。地处浙中盆地,一不靠海,二不沿边,环境闭塞,土地少而贫瘠,出产也不丰富。我出生的地方是义乌的邻县,情况也差不多。

为了谋生存,我们的祖先只好走出家门,于是就有了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以“鸡毛换糖”换取微薄利润的商业传统。这样的生存环境和谋生方式,造就了义乌人能吃苦、不怕困难、善于适应各种环境的坚韧性格,以及不以物不而不为,不以利小而不干的独特商业理念。义乌今天的成功,也就在于选择了谁也看不上可谁也离不开的小商品行业。

记者:当年你开始创业时,一定也有很多艰辛。

周晓光:是的。我出生在诸暨市一个偏僻的山村,出入全靠步行。那时候家里生活非常艰难,因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中也没有能力再供我读书,所以才17岁的我就进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找活干了。我母亲是廿三里镇人,从小就经常给我讲鸡毛换糖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以后的创业历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勇气和力量。靠着借来的几十元本钱和一本中国地图,7年多时间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北到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南到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都留下了我的脚印。白天摆地摊卖绣花样,晚上赶夜路睡车站,靠着一分一角的积攒,攒起了2万元钱,算是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记者:或许没有那一段生活,也就没有今天的周晓光了。

周晓光:当然。艰苦的生活不但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培养生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能从中学习,积累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我摆摊卖绣花样、绣花针的时候,不少女孩子对绣花感兴趣,我就手把手教她们绣,她们学会了要自己回去绣,我的生意也就做成了,这让我明白什么叫服务意识。又比如有几天生意不好,可回去的路费没法省,时间也赔了进去,所以后面几天就必须多卖几件,不然就要亏本,这让我脑子萌生了最原始的成本核算理念。

不光是我,大多数义乌企业家都有这样的艰苦经历。这些经历也造就了现代义乌商人的很多特征:比如敢闯,哪里有市场、有商机、哪里就有义乌人,而且不管在哪里都能扎下根来;勤俭节约,前些年小商品市场里踩着三轮车送货的,很多都是身家几十万上百万元的老板,舍不得雇人就为了节约一点运输成本,直到今天也还有不少经营户自己搬货运货,还有善于学习,观念更新快,行动快于理念,注重实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