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墓地的钥匙:雨果的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6:36:30
雨果的作品和人物4个

雨果作品选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雨果生平大事记
  雨果,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鼓吹民主自由反对帝制、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废除死刑,以《钟楼怪人》、 《悲惨世界》等巨作闻名于世。
  1802年 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诗人维尼等人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于期刊发表第一首诗。
  1822年 编成第一本诗集《颂歌与杂诗》。与艾德娜在圣苏比士大教堂结婚。
  1825年 被授与荣誉勋章,参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礼。
  1827年 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著名浪漫主义宣言,成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
  1831年 完成浪漫主义文学杰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
  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1843年 剧本《老顽固》(Les Burgraves)失败及女儿列欧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转向政治舞台。
  1845年 晋身贵族,封为雨果伯爵。
  1848年 创办《大事纪报》。
  1850年 被捕入狱,雨果化名兰文逃离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国外。
  1853年 充满讽刺政治意味的诗集——《惩罚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876年 雨果当选参议员。
  1883年 完成《世纪的传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灵榇置于凯旋门下,供万民瞻仰,旋葬于巴黎伟人墓园。
  主要作品: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钟楼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雨果作品特色
  创作主调:赞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残暴。
  诗作方面:有着瑰丽的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绝妙的音乐性,多方面的用字与巧妙的用韵法,达到优雅、精美、雄伟、朴实的非常境界。
  小说方面:多半写社会小说描写人生百态为主,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节生动、结构离奇、感情澎湃、气势磅礴,震慑人心,脍炙人口。
  剧作方面:打破希腊悲剧的三一律,创始了悲喜交杂的浪漫剧。运用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情绪、无边的气魄、美丽的诗词,造成一种强烈而矛盾的戏剧效果。
  画作方面:作品包括名著插画、人物画、风景画。描绘作品中的情节,展现内心的思绪,而以水墨画西方山水。十九年流亡期间,「海」成了他绘画的主题。

诗《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静观集》、《历代传说》等,剧本《逍遥王》、《玛丽蓉·德洛麦》、《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尔》、《昂杰罗》、《卫戍官》、《吕伊·布拉斯》等,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笑面人》等。另外,他还写有《文学与哲学杂论》、《论莎士比亚》、《行动与言论》、《见闻偶记》等 819年与长兄合办《保守文艺双周刊》。1822年出版《颂诗集》,获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又出版诗集《新颂歌集》(1824)、《颂诗与长歌》(1826)。18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之后又发表了描写18世纪末圣多曼格岛黑人暴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1826)。1827年在剧本《克伦威尔》的序言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这篇序言被看作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830年上演的剧本《爱尔那尼》一反古典戏剧的戒律,打破悲、喜剧的界限,采用大量奇情剧手法,被称为划时代作品。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悲惨世界》(1862)小说《海上劳工》(1866)。《九三年》(1874)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

埃斯梅拉达,阿西莫多,哈威尔船长(不记得了)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

埃斯梅拉达,阿西莫多,哈威尔船长(不记得了)

剧本
《克伦威尔》 1827年发表的韵文剧本。剧本的“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爱尔那尼》(爱格尼) 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彻底胜利的标志。
小说
《巴黎圣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罗德是一对比,前者外貌丑陋,但心地纯洁善良。后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爱丝美拉达则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终于写完全书。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思想观念的文学巨著。在小说中,雨果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且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遭遇,表达了雨果悲天悯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