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系统中心:项羽和虞姬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4:50:04

项羽的资料,由于文字不让复制,给你这个网址吧
http://www.fs7711.com/03ZHMJ/05QIN/new_page_2244.htm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少学兵法,素有勇力。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观始皇巡游威仪,认为“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助叔父项梁杀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陈胜。项梁死,归楚怀王节制。
三年冬,率楚军主力5万人渡河(黄河)救赵,大败秦军,解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围。继迫秦将章邯举军投降。拥众数十万,名震诸侯(见秦末农民战争)。不久,坑杀降卒20万人于新安(今属河南)。入关后,焚宫室,收财宝、妇女,大失人心。
汉王元年(前206)春,挟灭秦之功,封18个诸侯,使分踞各地。自号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占有梁、楚九郡。
二年冬,使人杀怀王。诸侯叛离,齐国田荣率先举兵,项羽乃亲自率兵击齐将田荣等,烧杀掳掠,激起齐民反抗。楚汉战争之初,不察刘邦意图,未予严密防范,以致刘邦顺利东进。四月,由齐地领精兵3万人奔袭,大败已占领彭城的刘邦及诸侯联军,几乎生擒刘邦。其后,与汉军长期鏖兵,一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两夺成皋(今荥阳西北),迫刘邦仓皇逃遁。终因不善筹谋,不纳良策,逐渐失去优势和主动。
四年八月,议和东归,复大败刘邦追兵于固陵(今淮阳西北)。后被合围于垓下(今鹿邑东,一说今安徽灵璧东南),决战失利,溃围而出。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犹指挥28骑两次冲击由数千名汉军组成的包围圈,杀数十人。
五年十二月,退至乌江(今和县境),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躲避,下马步战,杀汉兵上百人,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项羽作战勇悍,长于突击,自言“身经九十余战,所当者破,未尝败”(《前汉纪》卷三)。时人称其用兵疾如雷电。据载曾著兵书一篇。

历代开国帝王诗词杂谈所谓开国帝王,一般来说是指打天下,改朝换代、称王称帝的第一代国君。但也有例外。比如项羽和曹操,他们并没有称帝。但本文仍把他们列为开国帝王。一是根据他们生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二是源于旧史家给他们的“待遇”,如司马迁的《史记》为项羽作“本纪”、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作《武帝纪》,就都把项、曹作为帝王来对待的。
汉代以前的开国帝王,有夏禹、商汤、周武、秦皇等。这几位或有可能赋诗作歌,据说秦始皇就曾写过一首《造仙真人歌》。不过他们都没有作品传世,所以只能付诸阙如。自汉至清,开国帝王有五十多位。按其出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身于公侯将相之门。他们在未成帝业之前,或是由于军功显赫而手握重权。或是由于世袭封爵而荣耀在身。这些人大都从小受过诗书熏染,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如齐高帝萧道成、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他们想援笔赋诗,殊非难事,但或许是胸怀大志,蓄意权谋,视诗文为末技,不屑制作;或许是戎马倥偬,军务缠身,无暇潜心艺术,所存的诗作并不多。(曹氏父子和梁武帝是例外)另一类是出身下层平民,“崛起布衣”,“起自陇亩”,如汉高祖刘邦、宋武帝刘裕、明太祖朱元璋等。这些人出身贫苦,幼年失教,不要说写诗作文,就连读书识字也很困难。然而他们中一些人,日后经过学习,提高了文化水平,不仅能够吟诗作赋,而且鉴赏能力也不低。宋武帝刘裕就是突出的例子。刘裕年轻时种过田,打过柴,喜赌博,爱斗殴,几乎目不识丁。但当了皇帝以后,却能够“吟谢庄《月赋》,称叹良久”,并对当时的名士颜延之说“希逸(谢庄)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孟棨:《本事诗.嘲戏第七》),可见其鉴赏诗文的能力已经不低,也可见其文化程度提高之快。还有些人通过学习,不仅自己能够起草诏书军令,也能够提笔赋诗,有些篇章还写的很好,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历史上凡是称为开国创业帝王的,应该说都是胸有大志(也可以说是有野心)的人物。“诗以言志”这些志向高远的的人物题笔赋诗之际,他们的抱负、理想、宏愿就很自然地流露笔端。因为他们心怀大志,所以其诗作也不同于一般的诗词创作。他们的诗作都有自己强烈的独特的特点。他们或借物言愁,抒发自己身处逆境,壮志不得申的忧思;或对景咏叹,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贤臣良将的辅佐,与其共定天下的的渴念。有些诗虽然技巧欠佳,有粗率之嫌,但却境界开阔,质朴可爱;有些诗虽然写得婉转悲凉,但却自有一股慷慨壮建之气潜伏于内。也就是说,这些帝王的诗作自有开国创业的气象,这在一般守成继业之君或亡国丧身之君的诗作里是很难见到的。
一、 项羽
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正因为如此,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而我们在评论开国帝王的诗词时,也就不能因为他未登帝位就予以忽略。
项羽传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战,楚军全军覆没,项羽逃至乌江自刎而亡。《垓下歌》便是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军帐夜饮,对其爱姬虞姬所唱。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是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一曲绝唱。据说虞姬当时也有和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妾何聊生。
虞姬所唱曲子的歌词,出于一本名曰《楚汉春秋》的史书。虽然正史中没有提到虞姬的结局,但是出于对这首歌词的理解,后人大多认为她是自杀了。所以才有《霸王别姬》这一出戏文。
项羽和虞姬,英雄与美人的命运,引起了后人的唏嘘感慨,也成为戏曲小说中常见的题材。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