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交通基础设施现状:自负(自卑)招致失败的故事和小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8:04:43
社会课要的,专业人士指点一下,谢谢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的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游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进行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备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在《湖南社会科学》(2003-4)撰文指出,随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首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挑战。青春期(12—20岁之间)的核心问题是获得社会自我同一性从而避免人格发展异常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20——24岁之间)的核心问题则是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顺利跨越这两个阶段。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迁和震荡所带来的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及就业压力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所诱发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其次,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造成的贫困生经济困难,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特别是当因此而导致学业上失败时,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此外,校园文化环境对贫困生心理发展产生情境化影响。如果大学校园中缺乏一种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的话,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它实际上是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文化”现象遗传到青少年身上的综合性反映。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不应该采取单一性的方式。高校首先应充分认识到青年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其次应认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决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调查发现,贫苦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为何不出生在豪门”,面对高档物质享受的无奈,他们发出如此的感慨。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生,八十年代也不乏贫困者,但为什么他们能坦然面对,并引之为向上的动力,而今天的你们却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呢?作个横向比较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缺衣少吃,而今天的大学生却明显带有相对贫困的性质。客观的讲,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容易忍耐,公平的说,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构成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但今昔之间大学生对待贫苦的心理承受力为何如此悬殊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当前的双向选择中得到启迪:前途未卜,苦海无涯。呈现在八十年代大学生面前的是一幅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旺盛需求和礼遇对待的美好画面,因此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因而贫困也就能坦然面对了。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教育改革的风暴无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自费上学,双向选择,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金钱问题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矛盾,毕业之后的贫困依然未有穷期,正是这种悲观没落的消极心态,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忍耐力。(鉴于此,合适的心理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贫困生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和社会问题。目前,绝大多数贫困生家庭为子女筹措高额学费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负债累累,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更趋艰难,难以为继,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不少家长因而难以安心工作和生产。近年来,已有不少家长由于为子女筹措学费无门而卖血,疾病久拖不治而成重症的事例,也有甚至为此出现自杀的惨剧。

致公党北京市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且大学生犯罪者多数是法盲。该结果已经作为政协提案的形式提交,市政协已对此提案进行立案。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了解,贫困使一些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力图以违法手段摆脱困境。毕业以后还贷及就业压力,使得这些贫困大学生始终轻松不起来,从而导致犯罪与消沉、自暴自弃乃至堕落(有的女大学生因贫困而做三陪或二奶,成为暴发户们的玩物)。

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及当前改革的态度看法、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一项研究表明:近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殊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

贫困使贫困学生长远发展严重受损——

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如此的心理暗流在大学校园里四处涌动却无宣泄之处。

严重的是,这些问题进一步带来他们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他就会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早年从家庭中继承了丰厚文化资本的人也更易于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无论在学业成就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富裕的个人、家庭和阶层花费金钱和其他资源以便获得文化资本,富裕与贫困学生的文化资本的差异因此被越拉越大。同样,城市中的生活习惯也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这就迫使贫困生要接受被认为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习惯,而这种生活习惯必定要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这使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能否融入“现代文明”,结果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贫困生往往无法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常常产生自卑心理。

因为文化资本的差异,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现代社会,要付出比城市孩子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这使一些贫困生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关注和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掉。一些贫困生毕业时,不但无法缩小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反却更加扩大了差异。由于贫困,他们在求学期间要寻求自救,家教、兼职、勤工助学等,都挤压了学习时间,学习资源也得不到更新,购买一些新的学习工具如电脑等更是无从谈起。文化知识得不到长足的积累,必然会出现更大的知识差异,这样就使他们把知识转为文化资本、转化成财富更加困难。

因此,社会除了要关注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更要关心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要创造条件,缩小、消除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文化资本差异,使他们能公平地面对社会的挑战,教育部门应该把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尽可能消除早期学生之间的文化资本的差异性。

贫寒子弟通过求学改变命运,是中国平等竞争、人尽其才的一个千年传统。无数寒门子弟,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奋力求学求知,不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改善着我们这个社会的人口素质,而且很多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人才的挖掘和拯救,将会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

一旦维持其基本生存的生活压力超过了生命承受力,人间的悲剧往往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和发生。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经济窘迫并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错。作为政府和社会来说,应该千方百计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努力保障贫困大学生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权利,为他们“珍爱生命”多给点关爱和救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