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txt:湖北 方言和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11:42:36

quote]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方言中的入声韵,有的带-t尾,有的带-?尾,有的带-l尾或-n尾,还有的带-n?尾……

所谓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方言,指的是湖南平江、湖北通城、江西修水三县大部分地区的方言。董同龢先生1935年调查过湖南平江县三墩话,吴宗济先生1936年调查过湖北通城县十里市话,他们分别记录了入声韵的-l韵尾,但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董为光先生(1987)讨论了-l韵尾的语音特征、音韵来源及其演变规律,指出:-l韵尾虽然分布于中古咸深山臻曾梗六摄的入声字之中,但是就音韵来源而言,应直接来源于-t韵尾,此前中古-p韵尾很可能已经并到-t韵尾之中;曾、梗两摄三四等入声字今带有-l韵尾的,它们历史上未经历-t韵尾阶段,由-k韵尾演变为-?韵尾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和-l韵尾字发生了互混。不过他是站在单辅音韵尾的立场上来讨论问题的。

湘鄂韵三省交界地区方言的入声韵,除了带-l韵尾外,还有其他多种表现形式。例如:
平江三墩 平江城关 平江长寿镇 平江长寿桂桥 例字
(1935)
-a? -ia? -a? -at -al 塔眨腊夹瞎
………

董同龢先生1935年描写平江三墩话入声韵时指出:“t尾是变值音位,读t或l不定,大致的倾向是韵母在y介音后容易读l,其他大都读t。”这种变读现象,在80年代的平江方言里似乎已经消失了,它们或者读-t,或者读-l。………又如:
通城十里市(1936) 通城石板铺(1985) 例字
-al -ai 八法发答达察甲瞎
……
-il -in 立栗律力历
……

十里市和石板铺名称不同,其实是一个地方。吴宗济先生1936年作的调查记录和董为光先生20世纪80年代作的调查记录差别很大。是语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同一地区的草开方言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湖北通城北港区草开方言的入声韵,根据韵尾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一般喉塞韵尾。如同吴方言,在韵腹元音后,带有喉塞音。它们在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都有分布(例字从略)。
第二类,韵尾-i后再带有喉塞音,只有-ai?和-uai?两个韵母,分布于咸山两摄。例如:
咸摄——答搭-tai?……
山摄——达dai?……
第三类,鼻韵尾-n后再带有喉塞音。例如:
咸摄——甲接劫t6ien?……
深摄——执汁tsen?……
山摄——薛歇雪穴6ien?……
臻摄——质卒tsen?……
曾摄——织职tsen?……
梗摄——适[size=1]适合[/size]释sen?……
第四类,假性鼻韵尾加喉塞。韵腹元音仅限于u和uo。这类入声的鼻韵尾比第三类入声的鼻韵尾更短促,几乎没有气流从鼻腔出来,但发音时的舌位确实相当于n(当声母为舌尖音时)或舌面后的n(当声母为唇音或喉音时),而不是l。它不同于-o?和-uo?,也不同于-כ?、-uכ?,当地人分辨得一清二楚。例如:
咸摄——纳non?,杂dzon?,合[size=1]十合一升[/size]鸽kon?,喝合盒磕hon?。
山摄——割葛kon?,渴喝[size=1]喝彩[/size]hon?,钵拨pon?,泼钹bon?,末沫抹mon?,掇ton?,脱夺don?,捋non?,撮tson?,括kuon?,阔guon?,活[size=1]生活[/size]fuon?(文),刷son?。
□ngon?(用小瓦罐放在灶膛里煮米饭)。
草开方言的入声韵跟十里市的-l尾韵、石板铺相应的韵母比较,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quote]
上面引用的平江长寿镇的记音好象与以前看见的汪平先生的一种记音不太一样。
另外该篇文章的草开方言资料注明是来自张归璧的《草开方言的浊音和入声》。

[ 本帖由 在山 于 2003-9-24 10:25 最后编辑 ]

我们家就是通城的,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就告诉过我,我们家乡话保存了许多古音(长江的江字古音为类似现代的缸音,但通城话又有好几种,其中北港话保存的古音最多),通城处于中南低山、丘陵地带,交通不发达,加上位于三省——湖北、湖南、江西交界处,是故如此。有本书研究当地方言的好象叫《通城方言》(大概是这名),听家长说过,我专业也学《古文字学》,但主要研究字型和字意,个人觉得音是文字学里很难研究的。

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