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网上生育登记:请问当前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教徒在中国国内的分布是如何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7 16:33:25

新教,在国内也称为基督教:人数1600万;
天主教:官方公布人数为5百万人、三自教会为1千5百万人、家庭教会为4千万人;
东正教人数很少,主要在东北。

基督教的三大派系——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过去中国学者一般只重视对西方天主教和新教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东方正教的研究,这是受“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所致,实际上,作文东方文化之一的东正教也很重要,它一直影响着俄罗斯,东欧近东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广大人民,影响着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要了解这些地区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就必须了解东正教。

东正教在基督教思想适合人类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忽略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就谈不上对整个基督教这种意识形态的把握,如果把基督教三大派比作三足鼎,那么只研究其中两派而不研究另一派,那是不完整的。

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东正教徒。其中仅俄罗斯就有7000多万教徒,占全俄居民的二分之一,可见东正教在俄罗斯影响之大,,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和现实政治生活中,曾起过并仍在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不了解俄罗斯东正教,就很难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就难以理解俄罗斯的国家的政教关系。

东正教传入中国

第一阶段1665——1716年 准备阶段

沙俄帝国是个富于侵略性的国家。除了征服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公国和高加索,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外,16C末,还靠武力征服了西西伯利亚地区。

17C初继续扩张,吞噬了整个东西伯利亚。

17C中叶开始将目标转向中国领土,利用明清两朝交替,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防空虚之机,将矛头指向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的地方,侵占中国领土,抢劫民财,焚烧房屋,屠杀居民,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奋起抗击。

1665年,沙俄政府派遣一伙武装人员,占领了中国黑龙江流域中游的雅克萨,其中东正教传教士一名,叫做叶尔莫根,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教堂,“主复活教堂”。

1685——1686年,康熙两次派兵攻打俄军,收复雅克萨,俘虏大批俄人。一部分遣送回国,一部分押送北京。安置在镶黄旗中享受和旗人同等待遇。授予四品到七品的官衔,允许与中国妇女结婚,允许保持宗教信仰。

其中有一名司祭,马克西姆·列昂捷夫。随身带来一幅显圣者尼古拉圣像,若干本《圣经》。康熙在北京城东北隅赐给他们一座庙宇作为东正教堂。“索非亚”教堂,又名“尼古拉教堂”,因为教堂内挂一副尼古拉圣像。169?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辏?砉???糖?贾鹘套?排扇怂透?怼ち邪航莘蛞环莩腥媳本┒???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证书,并指示他今后“不仅要为沙皇祈祷,而且也要为中国皇帝祈祷,以便在中国找到一个真正的立足点”。

为了上帝,要干得小心一些,切不要鲁莽,更不要因此激怒中国官吏和已在那里筑巢多年的耶稣会士,以免因过度骄傲而使这一神圣的事业像在日本那样遭到毁灭性的失败。看来,沙皇那时对在中国传教是小心翼翼的。

171?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辏?说靡皇勒鞯每滴趸实?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同意,决定向中国正式派遣传教士团,组成了第一届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1716年抵达北京。从这时起,北京有了正式的俄国传教人员。

第二阶段1716——1858年 进驻北京

从沙俄政府派出第一届北京传教士团来华至1858年中俄签定《天津条约》。14第一届传教士团由11人组成,学生3人。这三名学生随传教士团来华,任务是学习汉语、满语为主,准备将来担任沙俄政府外交部的翻译。住在“尼古拉教堂”,即俄罗斯“北馆”,受到清政府照顾的北京东正教总会,“中国东正教会”其活动经费由沙俄政府提供。

1728年,中俄签定了《恰克图条约》。“北京俄罗斯馆今后仅由来京之俄人居住。中国协助在该馆内建造东正教堂。除原住北京的东正教教士(称喇嘛)1人外,准许补谴教士3人,来京后居住俄馆,照向例供以膳食。此外,接受6名俄国学生来京学习满、汉文,居住俄馆。由俄皇皇室供其膳费。”清政府于1732年出资为俄罗斯传教士团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兴建了新的东正教堂,“奉献节教堂”。由此可见,这个条约使沙俄帝国取得了向中国定期派遣传教士团的合法权利,使俄罗斯传教士团在北京由临时性机构变成了常设机构,使东正教在北京取得了立足点。

进入19C后,沙俄当局为适应扩大对华侵略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在北京的传教客?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领导。1818年,沙俄政府对华传教士团发出训令,规定“它今后的主要任务不是宗教活动,而是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进行全面研究,并应及时向俄国外交部报告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不是再单纯的传教了,而是逐渐变成使沙俄政府外交职能的机构,逐渐成为沙俄帝国对华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组织,“起着俄国政府的官方代表的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得到了俄人可以在华自由居住、自由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等特权,力量也扩展到中国许多地方。

在第二阶段这142年里,共有150多名俄国传教士、学生、来华传教和学习。在这个时期传教士团在中国发展的教徒很少。发展中国教徒不足200人。为什么俄国传教士团当时在中国发展的教徒如此少呢?

1在中国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他们在穿着方面没有中国化,不像西方天主教传教士那样,为了便于同中国人交往,并引导他们入教,一从欧洲来到中国,很快就穿上中国的服装;东正教主教头戴圆帽,身穿银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而天主教主教则头戴桃形尖顶帽,身着特制的黄色神袍,胸挂十字架,手带权戒。

2俄国传教士不熟悉中国的风俗习惯,对中国语言不同,难以开展传教活动;

3 他们没有在中国开办更多的宗教学校,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因而难以扩大影响;

4 没有像天主教,新教那样,在中国广泛建立慈善机构(如兴办医院,孤儿院)吸引中国人;

5 沙俄政府拨给传教士团的经费有限,因而传教士团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传教事业;

6传教士团内部真正懂宗教的人不多,多数人没有学问,传教能力差,因而在传教,发展教徒方面收效甚微;

7传教士内部混乱,人员良莠不齐,宗教纪律松弛,人员屡犯教规,给中国人的印象极坏,因而在中国人中间传教没有市场。

神学方面,东正教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守旧落后,缺乏活力。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许多进步神学。

第三阶段1858——1900年 中国传播

从《天津条约》签定至义和团运动。根据1858年签定的《天津条约》,沙俄政府得以把北京传教士团的外交职能同传教职能区别开来,外交权限交给了新设立的沙俄驻北京的公使馆,传教士团的委派不再是沙碚???怯啥砺匏苟??袒崾敌校?砻嫔鲜歉龃?袒?梗?导噬先匀皇苌扯碚??饨徊?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990099'>的控制,特权逐步从北京向中国其他地方扩展。其他地方(如哈尔滨、天津、上海、汉口、内蒙古、新疆)开始修建新教堂,成立新教会,发展新教徒。

42年的第三阶段,共四届传教士团。第十四届团长是修士大司祭古里·卡尔波夫,表面上把外交人员身份跟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加以分开,实际上他依然是以双重身份进行各种活动,学习多年,精通汉语,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出版了《圣经》,把它改编成《东正教规程》,曾参与《瑗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定工作。

到第十七届传教士团,1888——1898年,因为经费不足,传教工作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没有什么起色,东正教神职人员因此无法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开展传教活动,另外派来的教会人员不熟悉这里的工作情况,其中多数人水平极低,到第三阶段末期,在中国接受东正教受洗入教的人仍然为数不多,据有关文献记载,至多不超过500人,虽然新旧建了两座东正教堂,(张家口,汉口)但在传教活动方面也没有太大进展。

1900年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势不可挡。在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沙俄在中国的东正教会,也像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天主教会,基督教会一样,遭到了灭顶之灾,北京同天馆老爷庙的东正教堂和张家口的东正教堂都付之一炬。沙俄帝国在华的东正教变得奄奄一息。

第四阶段(1900——1917年)从义和团运动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按照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必须向帝国主义列强割地赔款,尤其必须向沙俄帝国赔款,沙俄将部分赔款用于传教事业,因此,在华的传教士团又开始活跃起来。据粗略统计,在这期间,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团在华修建了37所教堂,建立了四十多个传教点,创办了一所神学院,20所男女宗教学校。截止到1916年,教徒达5587人,其中北京有1000多人,在天津有200多人。

第五阶段(1917——1949年),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的指示,于1918年1月23日颁布了“关于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对俄罗斯东正教会进行了整顿,取消了东正教会的一切特权,但仍然允许它存在,许可教徒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当时,俄国驻北京的传教士团对苏维埃政权持敌对态度,拒不接受苏联国内整顿过的东正教会的领导,而却投靠流亡在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的“俄罗斯东正教会国外临时主教公会”。俄国流亡在外的东正教会不但管辖中国各地的东正教会,而且有权提拔和委任这些教会的负责人。

十月革命后,传教士团团长利用教权在中国各地大力进行传教活动,而且把他们所控制的教会变成白俄分子在中国的避难所,包括大地主,大资本家,贵族,军官等,纷纷逃到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得到当地东正教会的妥善安置,大肆进行传教活动。

十月革命后,传教士团虽然失去了沙俄政权这一政治支柱和经济来源,其力量有所减弱,但由于大批白俄分子的涌进,以及国际宗教组织的援助,此时他却兴旺了起来。

从1917——1949这32年中,东正教在中国的发展相当快

华北地区:教堂由北京的两座增加到十多座。

东北地区:教堂由几十座增加到上百座,形成了一个由齐齐哈尔沿中东铁路至大连的大教区。

西北和蒙古地区:有教堂若干座,形成了一个大教区。

华东地区:传教士团极力扩张力量,发展教徒,建造教堂,兴办学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哈尔滨教区主教向苏联莫斯科和全俄牧首公署提出东正教中国哈尔滨教区愿意归属其辖牧。之后,北京传教士团表示忏悔,愿意归属,接受领导,与流亡在塞尔维亚的俄罗斯东正教会断绝了关系。

第六阶段(1945——1956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俄国侨民撤离中国。

1956年,俄国大批侨民撤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