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筒灯:超时空让你返回三国时代,杀谁能挽救蜀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0:56:22
近日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颇有感受。我被为蜀国各英雄为复兴汉室而奋斗的事迹振惊不已。现提一问题:
如果让你现在超时空返回三国时代,让你改变历史,挽救蜀国,令蜀国统一天下,复兴汉室。赐你魔法,你只能杀一人。大家说谁可以达到目的,在什么时候杀这个人。
请注明:杀谁,大概何时杀,并说明达到目的的原因。
一楼朋友,杀司马懿治标不治本,即使没有他阻拦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国也会另派他人。或者就算诸葛亮取下长安,只怕诸葛亮阳寿已到等不到取下东吴那一天。

二三楼朋友说得有理,杀刘蝉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后主无道,若不是他听信旁言,也不致于诸葛亮和姜维九出祁山都无法取下长安。每次都打了胜仗,因为刘蝉被人使反间计昭回成都。哎……祁山离成都坐飞机也要几个小时啊,那时候步行至少要个吧来月吧。

杀刘蝉还有更好的详细的解释吗?还有杀谁更妙的吗?

曹操是个暴君,心太黑了。杨修……还有许多无辜的人都死于其手。他有一句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其实刘蝉个儿子,刘堪是人君子,不会比刘备差。大家还记得,刘蝉投降时吗?刘堪宁死不降,先杀了妻子和几个儿了,然后自杀。如果在诸葛亮五出祁山时杀了刘蝉,刘堪继位,怎么样都不会出现每每出山,每每招回的现象。实为后主不可辅佐。刘堪继位,即使诸葛亮死了,姜维也可以辅佐统一大业。则汉室可兴也。

其实不然也,曹操虽然爱民,但魏国还不是亡了被司马建立晋国?曹操是个暴君,杨修就是例子。曹操有句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这是厚黑学里说得黑,厚则指刘备脸皮厚,会哭得老百姓同情。改朝换代虽然是历史的必然发展。但汉未必就差于晋,楼主在讨论如何改变历史,楼上朋友说的话离题了。
我觉杀刘蝉可以达到目的,在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时杀了刘蝉,这样就不会造成每次北伐,刚千方百计打了胜仗,取长安胜利在握时被招回成都。而大家可能会疑惑,杀了刘蝉蜀国岂不无主?大家还记得,刘蝉在投降时,他有个儿子叫刘堪,非常明智,不比刘备差。当时刘蝉投降时,刘堪宁死不降,先杀了妻儿,然后自杀。如果早杀了刘蝉,他儿子刘堪继位,有诸葛亮和姜维辅佐难道还不能统一天下吗?

续:
怎么能在刘备死之前杀刘禅呢?以后谁继位?刘备死了?刘氏灭亡,何谈“汉室”?就在诸葛亮出祁山之时杀死刘禅,使刘禅之子刘堪继位。因为刘禅是昏庸之辈,迟早会被人使反简之计夺去江山。

杀了刘禅.
并不是说懦弱的人就一定会被社会淘汰……
是因为诸葛亮一个人支撑蜀国实在上是太累了,
刘备其实还有贤能的儿子呀!~
而且刘禅亲近小人,有一次诸葛亮不是快赢了么?他听信谗言把诸葛亮叫了回来……
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兴旺,国君必须要明智、伟大!
古往今来,但凡一个强盛的王朝或者国家都和国君有关,要振兴基本都要靠他们自身励精图治。
你看看,象西周的比干、南宋的岳飞哪个不是有惊世之才,碰到了昏庸之君,哎……
所以,杀刘禅!!!!

杀死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远见,聪明,果敢,自信,忠诚,遇事不慌。

其实我觉的正因为诸葛亮远见,聪明,果敢,自信,忠诚,遇事不慌乱害了蜀国,为什么呢,他办事处处想得周到,想的太周到,周到的别人做事不用去想,只要照做就行了,没有给别人发展的机会。等他一死,蜀国乱了套,没有人会拿主意,等待也只有灭国。

杀死曹操,还有第二个曹操,杀死司马懿还有第二个司马懿.曹魏或西晋最终会统一的.

蜀汉最终走向灭亡,我觉得主要原因是:
五虎上将不死蜀国并不能统一全国。其实蜀国会不会灭亡并不取决于几个五虎上将。需要的是人才,是军事实力、战略资源。

我同意楼上所说,刘备是好兄弟,不是好皇帝。意气用事,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元气大伤。

我觉得蜀国走向灭亡与刘禅弱不弱智关系不大,唱主戏的是诸葛亮,就连刘禅迎取皇后都是诸葛亮说了算,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张飞的女儿很丑。刘禅在蜀国是聋子的耳朵-摆饰。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不是盲目出击,他是有目地的,他唱的是一出大空城计,只有不断的进攻魏国,把战火烧到敌国,才让魏国觉得蜀国有军事实力,实际上是外强中干。他也是力不从心,采用六出祁山军事进击的办法,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曹魏。然而针对良将无数、谋臣辈出、幅员几千里的魏国,谈何容易。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指导思想下,诸葛亮终于落得个累死他乡的结局。如果蜀国一直处于防御状态,等魏国来进攻,蜀国灭亡更快。

诸葛亮诸葛亮远见,聪明,果敢,自信,忠诚,遇事不慌。其实我觉的正因为诸葛亮远见,聪明,果敢,自信,忠诚,遇事不慌乱害了蜀国,为什么呢,他办事处处想得周到,想的太周到,周到的别人做事不用去想,只要照做就行了,没有给别人发展的机会。等他一死,蜀国乱了套,没有人会拿主意,等待也只有灭国。

还有一点,蜀国无储备人才:在五虎上将相继过世后,蜀国战场无良将,朝堂无俊臣。有句俗语这样讲: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恰是蜀国战场缺大将的真实写照;而在朝廷之上,宦官乱朝纲,以致被诸葛亮托付重任的姜维还需借屯田避祸。从诸葛亮病逝算起,蜀国只存在了29年。而从宦官干政之后,没有两年蜀国就灭亡了。相较而言,曹魏自曹操死后,能人辈出,良将千员。像司马师、司马昭、钟会、邓艾、羊牯、杜预等皆有经天纬地之材。经过这些人的努力最后得以完成三家归晋的统一大业。孙吴在蜀国灭亡之后,仍然在丁奉、陆抗等的辅佐下坚持了17年才为杜预所灭。

文化的差异:益州乃巴蜀之地、邻接诸戎、夷越皆非汉族文化,按当时的话就是蛮夷之邦,其民尚不开化。
三国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域是曹魏,其次孙吴,最末刘蜀。春秋时期,大部分楚地也属于蛮夷之地,以后经过战国、秦汉朝代,随着人群迁移与文化交流,楚地才跟上北方先进文化。但是巴蜀在三国时期尚远不能与孙吴与曹魏文化相提并论,它只相当于春秋早期楚地的文化地位。起先,刘备尚据有荆州,可惜因为关羽的刚愎自用又失了荆州。最后刘蜀的根据地只能依托文化落后的巴蜀。而文化氛围将直接决定教育结果,也就是人才的数量。

回到三顾茅庐之前,杀掉曹操。
曹操的几个儿子必当争夺继承权,北方随即大乱。司马氏当时仅是小小一支力量,根本成不了气候。
这样,刘备也不至于为诸葛亮所误。毛主席曾经精辟的下了一个结论“诸葛亮其误使于隆中对”。使得刘备军势兵力分散,忽略荆州战略要地而分兵取西川贫瘠之地。最终不得自保。
孙权也没有必要连接刘备抗曹,这样,东吴支柱的鲁肃也就没有上台的机会,而周瑜大才,非孙权所能用。其功高盖主,自以为是,心胸狭窄的个性,必定为他带来杀身之祸。
这样,历史就会发展为,徐庶回来投奔刘备。刘表已死,刘备谋夺荆州必然成功。假意与东吴结盟,以当时刘备声望,孙权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必然不敢违约。刘备以大义旗号号令天下讨伐正一团乱麻的曹操诸子。并定将取得胜利。此时刘备声望已非天下任何人所及。只要他假意迎立汉献帝为君。则天下莫敢不从之。等待时机再行禅让。至此,刘备统一天下,中兴汉室。

实在想不出去除掉谁,在三国时期,任何人都有功过,若杀人则可免灾,实在大谬矣!
杀人免灾同时,其人之功亦不存矣。况且诸葛在华容道故意不杀曹操,还关羽一人情,可见一斑。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乱而必治,终归一统,三国群英,天时地利,各有其能,群雄逐鹿,终成灰土。,后人凭吊,空有牢骚。
前人尚有高见,后人岂能又入俗套?

蜀国的灭亡不是由哪个人来决定的,蜀国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又不产马匹。加上荆州帮和益州帮一直以来都不是很融洽,刘备托孤为什么是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就是因为李严是益州原有官员的头。刘备这样作也是要平衡一下两方面的关系,这些在三国志和后来的一些文献中也能见到。种种不利因素均表明了蜀国的灭亡是历史的选择,不是哪个人,或是杀了哪个人能解决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