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红牙青图片:北芪和黄芪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3 02:43:12

北芪:别名黄芪,为双子叶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干燥根 。黄芪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 、叶酸。

性味:气温,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补中益气,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 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又名黄耆.
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与人参比较,则参气味甘平,阳兼有阴,耆则秉性纯阳,而阴气绝少,凡中气不正,脾土虚弱,清气下泻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肺脾两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和迅?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1膜夹黄芪
黄芪甙,谷甾醇,棕榈酸,胆碱,蔗糖,叶酸,黄酮类等等.
2蒙古黄芪
皂甙类,多糖类,黄酮类等等
另外还包括12种氨基酸几14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降压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镇静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提高免疫力
对机体代谢的作用:加快代谢
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
治疗神经衰落,失眠多梦.
用于大手术后气血的恢复.
治疗慢性肾炎.next北 芪

北芪,即东北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县。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长呈棒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茎叶均有白色柔毛;总状花序对生,开淡黄色蝶形小花;荚果膜质,花期7-8月,果期8-9月。北芪喜凉爽干燥气候,以排水良、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为佳,多生于海拔800-1300米间的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北芪的根为补虚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其“为补药之长”,可见北芪做补益药历史悠久。

应该可以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