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有文字的图片:“揠苗助长”的故事形成于何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23:56:37

“揠苗助长”出自《孟子》的一个故事,载《公孙丑》篇:
宋人有闵(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也叫“拔苗助长”。故事大意为:
宋国有个性急的人,嫌自己田里禾苗长得太慢,因而将其一棵棵往上拔。拔后看看,禾苗果然高得多了。他又兴奋又疲乏地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可累坏了!我帮助禾苗一下子长起来了。”他的儿子很觉惊疑,赶到田里一看,见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违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而主观急躁冒进的害处。对于禾苗,不加管理不行,而揠苗助长,更有大害。所以孟子又说:“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唐朝诗人陆龟蒙诗:“孟子讥宋人,非其揠苗躁。”宋朝陆游诗:“揠苗农害稼,过剂药伤人。”所说意思相同。

揠苗助长的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讲给公孙丑听的一个寓言故事,原文是:“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故事大意为:
宋国有个性急的人,嫌自己田里禾苗长得太慢,因而将其一棵棵往上拔。拔后看看,禾苗果然高得多了。他又兴奋又疲乏地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可累坏了!我帮助禾苗一下子长起来了。”他的儿子很觉惊疑,赶到田里一看,见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违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而主观急躁冒进的害处。对于禾苗,不加管理不行,而揠苗助长,更有大害。所以孟子又说:“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唐朝诗人陆龟蒙诗:“孟子讥宋人,非其揠苗躁。”宋朝陆游诗:“揠苗农害稼,过剂药伤人。”所说意思相同。
文中“揠”字,一般释作“拔”,《说文解字》云:“揠,拔也。”今之成语,也作“拔苗助长”,各类词书,一般也都是以“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互见,把“揠苗”解释为“拔苗”,其实“揠苗助长”不等于“拔苗助长”。
拔,是指用手将原来固定或隐藏未露的东西往外拉。拔苗,就是把苗身连同根部从土中往外拉出,当然,这里是指拉起一点,没有拉离地面。然而苗一经拉动,自然就不能存活,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农夫种稻,禾苗出土后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间苗,即拔苗,就是把不需要的苗拔出使死。所以,凡农夫不能不知苗拔即死的道理。间苗之后的中耕、培土都是为了保护和培养苗根,使之不受损伤。根伤则苗不长,拔动苗根来助长显然不合情理。孟子之言虽然是寓言,但也不能说得过于离奇和荒谬,何况宋人本来就“闵”其苗之不长,是不会将苗连根拔动的。所以,这里的“揠”一定不同于一般的“拔”。
而且,拔苗并不十分费力,只需一手捏住苗身轻轻往上一提就行,不至于使人“病(累坏)”,原文说“病”表明宋人做的事一定比一般的“拔”要累。
何况,苗若拔动根部,萎则偃卧,其状不同于“槁”。槁,《说文》作“槀”,训“木枯”。木枯从上端枝叶开始,枯后树干仍立原处,根部不会移动。木枯如此,苗枯也当如此。孟子说“苗则槁矣”,说明苗的根茎仍立于原处而没有动摇。可见宋人“揠”苗时并没有将苗连根拔动。
那么,“揠”究竟是何意?
《小广雅·广物》云:“拔心曰揠,拔根曰擢。”“心”与“根”相对,指植物之心,以苗言,指苗心,即禾苗最上端那层叶子所包的部分。以此义来解释《孟子》原文,相当符合。首先,拔心固然苗也要死,但和连根拔起比稍胜一筹,没有离奇荒谬之感,作为“宋人”的行为较为可信;其次,拔心需要一手持茎(防止连根拔起),一手抽动苗心,还要全神贯注,掌握分寸,所以容易疲劳,久之必能致“病”;再次,苗心拔动而根茎未动,其枯之状正如木枯之状,故言“苗槁”。苗心拔动则苗高,所以宋人以为是帮苗长高。可见,“揠”释为“拔心”比较准确。
郭璞《方言注》云:“今呼拔草心为揠。”说明晋代还有拔心曰揠之说。所以《小尔雅》之说应该可信。可见“揠苗”是指拔高苗心,而非简单的“拔苗”,“揠苗助长”也不等于“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