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夜市手机贴膜图片:我眼中的袁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09:56:19
对《黄生借书说》的作者——袁枚——的教育方式的看法,拜托大家了~

中学时读到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时感受并不太深,然而现在我却对“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重温这一名篇,仿佛随园老人正用他那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仿佛我自已就是黄生,望着他的目光,我惭愧读书。
古人借书如此之难,所以那时的读书人,尤其是贫苦知识分子,读书是十分不容易的。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此可见一斑。 黄生借书说》的作者袁枚就青年黄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上。文章内容是议论性的,却又不是侃侃而谈的大议论,是从日常见闻中信手拈来的小事,作者借此题生发开去,在看似平淡的叙议中寓以哲理。文章涉及的内容是关于借书、读书,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这样的文言短文,学生会喜欢读,文中提出的主张学生容易接受,也会由此生发出别样的主张,甚至是唱反调。总之,教师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好的学习心态,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快乐地学习这篇课文。

在这课的教学中是否可以考虑教师少讲。但是,并不等于教师可以省力省心,而是在备课中用气力、动脑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

介绍几种方法供老师参考。

方法一:把串讲文句的任务“下放”由学生完成。布置自学,结合注释自己翻译全文,讲不下去、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答疑。

方法二:串讲课文采用提问方式,让学生用原文回答问题,接着译成现代文。比如,教师可以问: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这篇短文是对黄生讲的一席话?学生会用第1段和最后一段回答,老师再请他讲清句意,这样一层层推下来,一题题回答,一段段明白句意,也是一举几得的好方法。

方法三:可以用诵读方法完成串讲文句的任务。指导学生多读几遍,运用多种方法,分段读,段中分层读,读的起止中教师暗示文章结构层次。每读一次问学生明白了些什么?读懂了哪些地方,大家发言互补,读几遍后文章大部分句意可以明白了,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方法四:这篇文章中心明确,结构缜密,这一特点也可以经教师提问,由学生发表意见,最后归纳出来,明确写出段落提纲。比如,教师可以问:袁枚借黄生借书一事发表了哪些意见、看法?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可能零乱,但是,能从中分辨出作者的一点看法就该肯定,最后教师归纳。

方法五:这篇文章语言上也有特色,比起前两篇——《曹刿论战》、《陈涉世家》来,语言生动性、形象性强,很有感染力,这一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会分析。比如,可以问学生:你觉得文章中哪些文句写得好?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等等,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再由教师归纳。

《黄生借书说》内容分析

《黄生借书说》收在《小仓山房文集》中,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它既不是以洋洋洒洒的叙写取胜,也不是用强烈的抒情,侃侃的议论见长;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借书端倪,平列展开。 开头一句:“黄生允修借书”,以素日习见之事发端,开卷即入正题,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立论,显现通篇紧凑的特点。“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接着,平列三事,内容相类,铢两悉称,逐一写来,从反面展开论证。其一,天之之家,《七略》《四库》的典籍尽皆存之,然天子悉心研读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装门面,讲排场罢了。其二,富贵人家也藏书极丰,塞满房舍,装运起来,竟累得老牛出汗,但苦读上进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充文雅,显博学罢了。其三,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这种败落的不景气状况,更不屑一提了。文中蝉联运用反问句,造成语气步步逼进,论述层层深入,宛若一浪推一浪奔向前方。“无论焉”,表示鄙夷,结束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

宕开及物,以事隐理。 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两句,既勾连上文,又宕开一笔,由书涉物,理隐事中,推进一层。作者以假托之人,借物摩玩为例,先描述借物人“惴惴焉摩玩不已”,担心主人逼取的不安神态;再写他艳羡不已,设为己有后,“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的心安理得情绪。前后两种异样的表现,具体形象,交相辉映。文章虽多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如话家常,未见哲理赞辞和大块论述,但在这一人一事中,却隐射入理性的判断,含蕴着人生哲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贪乐。这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单一的书拓展到天下的物,进入广阔的范畴,使“书非借不能读”的论证中心深化一步,包举着深广的内涵。

转述自身,引向纵深。 文章环绕借书端倪,循事物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事接一事边叙边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推向纵深发展。涉物泛论之后,即收搅视线,调转笔锋,回收至本题,述写自己通籍入仕前后的切身体验。幼年时,家贫难以致书,往借藏书之家,又吃尽闭门羹。“归而形诸梦”,飞来的传神一笔,活勾出求读心切的动人形象。尽管境遇惨淡,仍坚持不怠,奋然进取,一旦有书寻得,“辄省记”。而做官后,地位环境改变,花俸禄购书,书籍“落落大满”,即使“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也不肯伸手一摸。由幼时家贫到成人入仕,情景迥异,变化天渊,顿然使人联想到逆顺两种处境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不同,进而说明逆境能激发上进,磨练意志。至此,“书非借不能读”的论断就引入到了更深层。段末,从己之身世而发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策励晚辈勤学苦读,切勿虚掷年华,又为转接末段的议论铺垫过渡。

卒章总绾,对照明理。 全文在叙述中论理步步深入,至篇末以直议随感作收绾,点明要旨,显出本意。以黄生“贫”和自身幼时“贫”类比,再以“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和“生固幸而遇予”反衬,使两类人物、两种处境泾渭分明,所论道理更加清晰,富有逻辑力量。最后归纳出“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结论,跟开篇论点紧紧扣合,显出深邃的生活哲理:无论“幸与不幸”,顺逆与否,都要爱惜流水般的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应当自强不息,让青春焕发出光和热。篇末用“为一说,使与书俱”收结,点明本意,照应文题,形成首尾连贯,结构严整的一体。

综览全文,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运笔如风,具有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气势,却若随园的一缕泉流,潺潺荡漾,涟漪层生;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林林总总,具有千里原野、横无际涯的格局,却若随园的曲径回廊,蜿蜒变幻,臻妙传神。它是一篇玲珑剔透的小品佳作。